-
公开(公告)号:CN117262208A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310889976.8
申请日:2023-07-19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低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飞机舵面射流激励器,涉及射流激励器技术领域,包括介质入口、射流腔、射流缝以及过渡流道,射流腔沿舵面长度方向布置在舵面内部,射流缝沿舵面长度方向布置在舵面的上表面,过渡流道位于舵面内部,过渡流道一端与射流腔连通,另一端与射流缝连通,介质入口与射流腔的一端连通。本发设计的射流腔采用单端供气,可用于内部空间较小的舵面,采用射流缝(狭缝)吹气,在单端供气的前提下能够保证长度方向射流速度的均匀性,过渡流道用于连接射流腔和射流缝,目的是减小介质的能量损失;射流腔为用于连接介质入口和射流缝的装置,为射流缝提供稳定均匀的气源。
-
公开(公告)号:CN116952525A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311211539.7
申请日:2023-09-20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低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风洞实验的翼型壁面摩阻非接触测量方法及系统,其中方法包括:针对用于风洞实验的翼型模型,在所述翼型模型的待测壁面区域处设置透明嵌块,所述透明嵌块的下表面即靠近翼型模型侧粘贴有背景点阵,所述背景点阵发出的光线能够从透明嵌块的上表面射出;所述透明嵌块的上表面与翼型模型共形,且涂刷有一层透明粘性介质,所述透明粘性介质在流场作用下能够发生堆积和形变;通过图像采集设备记录背景点阵在风洞实验中畸变前后的图像,并通过图像处理设备或上位机计算背景点阵的位移情况,确定翼型模型的待测壁面区域内的摩擦阻力大小。本发明可实现鲁棒性更好的摩阻测量。
-
公开(公告)号:CN113602489A
公开(公告)日:2021-11-05
申请号:CN202111180678.9
申请日:2021-10-11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低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IPC: B64C27/46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大前进比旋翼桨叶反流失速主动控制后缘小翼装置,包括主旋翼和在主旋翼后缘设置的反弧小翼,主旋翼内部设置有传动装置,传动装置用于带动反弧小翼做正弦振荡运动;传动装置包括电机、偏心轮、往复滑块和传动齿轮组,电机带动偏心轮旋转,进而带动往复滑块做直线往复运动,往复滑块远离偏心轮的一端设置有齿条,齿条与传动齿轮组啮合,反弧小翼内设置有与传动齿轮组啮合的小翼齿轮,齿条带动传动齿轮组旋转,进而带动小翼齿轮旋转。反弧小翼在主旋翼后缘做正弦振荡运动,通过曲面变形反折后缘,使得翼型后缘能够更紧密地对准迎面而来的气流,从而大大缓解反流气动问题,进而控制反流失速。
-
公开(公告)号:CN109580163B
公开(公告)日:2020-10-16
申请号:CN201811589606.8
申请日:2018-12-25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低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扭秤式两自由度测力天平及其校准、测力方法,属于试验测试领域。该测力天平,包括天平台架机构,光学测量机构,标定机构;天平台架机构用于将试验模型受到的矢量力分解为水平与竖直方向分量,并在水平和竖直方向上产生扭转形变;光学测量机构用于测量天平台架机构的水平和竖直方向的扭转形变;标定机构用于对光学测量机构的测量过程开展标定。天平台架机构实现对试验模型两个方向的受力分量开展测量,天平利用永磁体阵列与直导线阵列分别在两个测力自由度上构成的电磁标定装置,能够实现对测力过程的在线实时标定。
-
公开(公告)号:CN109724771B
公开(公告)日:2020-07-14
申请号:CN201811541521.2
申请日:2018-12-17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低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测量水下航行体阻力的单摆式天平。本发明包括钢丝,平板,水翼,单摆机构,光学测量机构,标定机构;所述的平板布置在水面上方,平板的下方通过钢丝悬吊试验模型;试验模型的后端设有水翼;水翼与平板上部的单摆机构相连;试验模型推动水翼摆动,水翼带动单摆机构振动;光学测量机构测量记录单摆机构的振动;标定机构对天平测力过程进行标定。本发明采用了用于测量水下航行体阻力的单摆式天平,可方便地调整光路长度,提高了天平对单摆机构振动的分辨能力;便于进行电磁屏蔽和恒温恒湿保持,有助于解决试验模型复杂工作过程对天平测量的干扰问题;能够实现对测力过程的在线实时标定。
-
-
公开(公告)号:CN119503117B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510083336.7
申请日:2025-01-20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低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飞行器技术领域,本申请公开用于方向舵的吹气调节结构及其调节方法和飞行器,吹气调节结构包括,进气筒,进气筒用于与供气管道连接,进气筒包括气流闸口;旋转体,旋转体至少部分可转动地连接于进气筒,旋转体包括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第一腔室的第一进气口、第二腔室的第二进气口均与气流闸口连通,旋转体与方向舵连接,并随方向舵偏转而与进气筒相对转动,以调节气流闸口分别与第一进气口、第二进气口连通的开口的面积;气流分别通过第一腔室的第一出气口与第二腔室的第二出气口吹出至对应的吹气控制器。该方案中,转动方向舵,带动与方向舵连接的旋转体转动,以改变吹入吹气控制器的气体量,结构轻巧,操作便捷,价格低廉。
-
公开(公告)号:CN118882996B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11321788.6
申请日:2024-09-23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低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真实风浪环境的翼型射流增升试验装置,涉及飞行器试验领域,本发明包括风洞,具有风道,风道用于引导气流;支架,连接于风洞,支架至少部分设置于风道;固定翼模型,连接于所述支架,并位于风道;水体,设置于固定翼模型的下方,并位于风道,固定翼模型向水体侧的投影位于水体内;以及造波系统,用于使水体形成波浪;其中,固定翼模型的至少一端设置有端板,风道内的支架位于端板背离所述固定翼模型侧。本申请有效解决了传统风洞试验中无法同时模拟空气和水体交互作用的局限性,使得飞行器在起降过程中的气动性能评估更加准确、全面,有效解决了水陆两栖飞机难以在真实水面上开展风洞试验的困难。
-
公开(公告)号:CN118066189B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410501969.0
申请日:2024-04-25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低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IPC: F15D1/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流动控制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横向移动射流激励器装置及控制方法,装置包括外侧面设置有螺旋状缝道的内筒、套装在内筒外侧且沿其轴向设置有直缝道的外套筒、用于驱动内筒在外套筒内沿其轴向转动的驱动组件、以及与内筒连通且向内筒内注入压缩气体的气体输送组件;所述螺旋状缝道沿内筒的轴向呈螺旋状设置;所述外套筒呈固定设置。以及公开了其控制方法;本发明能够使得螺旋状缝道与直缝道所形成的射流孔沿内筒的轴向移动,压缩气体将从射流孔喷出,实现横向移动射流;本发明可以在较小的流量供应下完成较广泛的射流覆盖范围;本发明能够模拟真实流态,能够用于针对圆柱背风区开展的主动流动控制试验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7054037B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311318257.7
申请日:2023-10-12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低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流动控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针对混合翼身布局飞机的边界层吸入风洞试验装置,包括:混合翼身布局风洞试验模型、与混合翼身布局风洞试验模型连接的整流挂架支撑块、与整流挂架支撑块连接的整流挂架侧盖板;分别与整流挂架支撑块、整流挂架侧盖板连接的的整流挂架垫块;电涵道风扇、与整流挂架垫块连接的短舱下盖板;整流挂架支撑块、整流挂架侧盖板、整流挂架垫块、短舱下盖板装配后组成一个连续的腔体通道,电涵道风扇电缆通过该腔体通道伸入混合翼身布局风洞试验模型内部。本发明(56)对比文件Rasimarzabadi, F等.An altitudecapable rig for studying engine inletvelocity profile effects: Boundary layergenerator.AERONAUTICAL JOURNAL.2022,第126卷(第1302期),第1430-1446页.高正红;黄江涛.机翼-机身-挂架-短舱复杂流场数值模拟.应用力学学报.2009,(第04期),第747-751页.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