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664504B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211316773.1
申请日:2022-10-26
Applicant: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IPC: H04B7/185 , H04L67/568 , H04L67/06 , H04L47/28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卫星边缘缓存网络内容分发与资源管控算法的装置,包括通信模块、存储模块、内容分发模块、计费模块与资源管理模块;通信模块:负责星地/星间的信令及数据传输;存储模块:负责存储网络中的部分内容文件。本发明中,充分利用了卫星网络的多轨道多层次结构特征与卫星存储能力,借鉴地面网络先进的边缘缓存技术,利用卫星的缓存能力,将热点文件缓存在各卫星节点中,从而实现网络内容与功能的下沉,形成卫星边缘缓存网络,并利用高低轨卫星不同通信及处理能力特性,构建多级网络内缓存,增加了内容获取的灵活性,进一步降低卫星网络的业务时延。
-
公开(公告)号:CN118175550A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410241184.4
申请日:2024-03-04
Applicant: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IPC: H04W16/06 , H04W72/0453 , H04W72/54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波束内均分四色频率复用的同频干扰抑制方法,将各个固定波束按照各自覆盖面积,均匀划分为四个不同频段的区域;接收用户终端的接入请求;根据所述接入请求中的位置信息进行区域带宽资源匹配,并将匹配区域的第一业务频段预分配给用户终端;判断第一业务频段是否为基于历史接入信息预测的拥塞频段;若非拥塞频段,则将第一业务频段对应的第一反馈信息发送至用户终端;若是拥塞频段,则为所述用户终端动态分配固定波束内预测流量空闲区域的第二业务频段,并将第二业务频段对应的第二反馈信息发送至用户终端。如此,本发明能够抑制多波束卫星扩频通信系统用户间的同频干扰,降低系统内生干扰,增加系统的通信容量。
-
公开(公告)号:CN116707610A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310620139.5
申请日:2023-05-29
Applicant: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IPC: H04B7/185 , H04W72/044 , H04W72/50 , H04W72/541 , G06N3/0895 , G06N3/092 , H04W84/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卫星通信系统的两阶段多维资源联合分配方法,包括步骤:收集星上信息和用户信息;将U个用户聚类为B个用户簇,B个用户簇由B个波束进行覆盖;构建自监督学习网络模型,建立损失函数进行模型训练,将收集的用户信息输入到优化好的自监督学习网络模型,输出波束级资源分配方案;基于近端策略优化算法建立行动网络和评价网络,形成并训练用户级资源分配模型,得到当前波束级资源分配方案配置下最优的用户信道分配决策。本发明能够大幅度提升资源分配的灵活性,在满足各波束动态流量需求的同时提高卫星的资源利用率,实现“按需覆盖、按需分配”。
-
公开(公告)号:CN115664504A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211316773.1
申请日:2022-10-26
Applicant: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IPC: H04B7/185 , H04L67/568 , H04L67/06 , H04L47/28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卫星边缘缓存网络内容分发与资源管控算法的装置,包括通信模块、存储模块、内容分发模块、计费模块与资源管理模块;通信模块:负责星地/星间的信令及数据传输;存储模块:负责存储网络中的部分内容文件。本发明中,充分利用了卫星网络的多轨道多层次结构特征与卫星存储能力,借鉴地面网络先进的边缘缓存技术,利用卫星的缓存能力,将热点文件缓存在各卫星节点中,从而实现网络内容与功能的下沉,形成卫星边缘缓存网络,并利用高低轨卫星不同通信及处理能力特性,构建多级网络内缓存,增加了内容获取的灵活性,进一步降低卫星网络的业务时延。
-
公开(公告)号:CN115189750A
公开(公告)日:2022-10-14
申请号:CN202210638873.X
申请日:2022-06-07
Applicant: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两星等时延差线分区的RA前导长度降低方法,属于通信技术领域;设计了一种基于两星等时延差线分区的RA前导长度降低方法,地面终端依靠两颗卫星进行自主定位分区,通过对子区最小往返时延进行更加精确的补偿,减小波束覆盖范围内子区的最大往返时延差,达到降低RA前导长度的目的。本发明地面终端依靠两颗卫星进行自主定位分区,通过对子区最小往返时延进行更加精确的补偿,减小波束覆盖范围内子区的最大往返时延差,达到降低RA前导长度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4785381A
公开(公告)日:2022-07-22
申请号:CN202210472925.0
申请日:2022-04-29
Applicant: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IPC: H04B7/0408 , H04B7/185 , H04B17/318 , H04B17/345
Abstract: 一种基于多波束卫星系统前向链路模型的干扰消除方法,对多波束卫星系统的前向链路进行了系统化分析饼建模,对各固定用户终端的接收信号进行分析,对各固定用户终端链路的信道增益矩阵进行描述,同时描述多波束卫星系统链路的衰落,确定dB形式的降雨衰减为对数正态分布,利用地面网关侧应用信道状态信息获得预编码矩阵,对发送信号进行处理以减少干扰,依次通过迫零算法、正则化迫零算法、正则化迫零脏纸算法作为预编码算法进行多波束卫星系统干扰消除。
-
公开(公告)号:CN106850084B
公开(公告)日:2020-09-18
申请号:CN201611140241.1
申请日:2016-12-12
Applicant: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IPC: H04B17/00 , H04B17/391 , H04L12/26 , H04B7/185
Abstract: 一种多制式的移动卫星通信验证系统及验证方法,包括终端模拟器、用户链路信道模拟器、接收多波束天线模拟器、返向链路处理器、子带交换处理器、信号再生处理器、前向链路处理器、发射多波束天线模拟器、馈电链路信道模拟器、信关站模拟器和控制中心,分别模拟了移动卫星通信系统的用户段、空间段、地面段和移动卫星通信信道。本系统能够对采用了多种星上处理方式和多种通信体制的移动卫星通信系统的链路性能及业务能力进行演示验证,解决了目前缺乏相关验证系统与验证方法,无法为工程应用提供技术可行性验证的问题。同时本发明还公开了本验证系统的验证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9420434A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1550801.5
申请日:2024-11-01
Applicant: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IPC: H04B17/309 , H04B17/318 , H04B17/391 , H04B17/345 , H04B1/6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码分多址扩频通信系统的容量评估方法,根据码分多址扩频通信系统的用户配置信息,选择一参考用户,计算参考用户与其他用户的扩频码之间的互相关系数,并分析所述互相关系数的随机特性;根据系统用户分布和波束方向图,获得系统用户的信号强度比值关系;并基于所述信号强度比值关系、随机特性、系统通信要求和非理想功率控制,推导计算参考用户的失效概率;通过条件概率方式计算参考用户的失效概率随系统用户数目变化的曲线,并按照系统通信要求选择目标失效概率,以获得对应所述目标失效概率的系统用户容量估计数值。如此,本发明可以实现更准确地多波束码分多址系统容量评估。
-
公开(公告)号:CN114884828B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210473721.9
申请日:2022-04-29
Applicant: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IPC: H04L41/14 , H04L41/142 , G06Q10/063 , G06Q50/50
Abstract: 一种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天基组网效能评估系统及方法,天基组网效能评估系统包括评估算法分系统、数据处理分系统,评估算法分系统根据经验数据及预设层次结构进行天基组网系统各指标的权重计算,数据处理分系统于天基组网系统数据文件中提取各指标进行量化,为天基组网系统效能评估结果提供对应形式的分析框架,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天基组网效能评估系统以及试验方法,既可在具备普遍适用性、可扩展性的同时,合理适当的量化整合不同种类数据指标,又可在获得效能评估结果后,明确清晰的给出分析框架。从而确保天基组网效能评估系统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740277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0768860.3
申请日:2024-06-14
Applicant: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IPC: H04B15/00 , H04B17/34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LFM导频的卫星天线收发共用干扰抑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下行链路发射LFM导频信号;S2:在导频时隙内,下行链路发送导频,上行链路星载接收机收到LFM导频通过收发共用天线激励产生并进入到接收频带内的PIM干扰;S3:计算检测统计量;S4:估计调频斜率;S5:估计信号幅度和初始频率;S6:抑制信号强分量对弱分量的干扰,重复执行步骤S3至步骤S6;S7:利用估计所得的多分量LFM参数计算出PIM模型参数;S8:在数据传输时隙,卫星上行链路发射信号,下行链路发射数据信号;S9:重建PIM干扰,估算PIM干扰功率;S10:设定PIM功率阈值;S11:若PIM干扰抑制有效或不作PIM抑制处理,则下行链路发射无导频数据信号;否则报告干扰对消策略无效。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