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872920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411892795.1
申请日:2024-12-20
Applicant: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模块化多功能卫星构型,包括一体化平板、外围框架、加强框架、承力柱和外挂侧舱,一体化平板和加强框架设置在外围框架内,外挂侧舱数目为1‑4,承力柱数目为4,多颗卫星可通过承力柱多层叠放,卫星具备两种叠放方式,其一为上下层卫星之间4处承力柱同轴叠放;其二为上下层卫星之间2处承力柱同轴叠放,另2处承力柱在上下层卫星之间设置补偿柱,补偿柱高度适应层间卫星叠放高度设计。本发明可满足不同卫星设备安装面积、运载整流罩状态、一箭多星发射方式的工程需求,无需额外设置电缆安装支架,简化了电缆网安装工艺,为电缆网批量化总装提供了便利。
-
公开(公告)号:CN114955014B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210310685.4
申请日:2022-03-28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IPC: B64G1/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高轨道航天器的双流体回路热控系统,所述系统包括两条独立的流体回路;两条独立的流体回路的一端均预埋在航天器的仪器板内,另一端预埋在辐射器上,流体回路内的工质分别流经两条流体回路时,收集仪器板上安装载荷的热量,把热量传递至各自的辐射器,排散至外太空;本发明采用双流体回路,解决系统的单点故障风险,当其中一条流体回路发生故障无法正常工作时,另一条流体回路仍可以通过仪器板预埋管路带走仪器板上载荷的热量,虽然整个航天器的散热能力略有下降,通过仪器板预埋管路的布局设计可实现保持原散热能力的75%,但是提高了热控系统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310704A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410174215.9
申请日:2024-02-07
Applicant: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IPC: G01M7/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批产卫星振动试验方法、装置及设备,方法包括:根据第一预设振动试验量级下批产卫星中当前卫星各测点响应,确定当前卫星各测点在第二预设振动试验量级下的测点下凹条件;获取当前卫星各测点对应的总下凹参与度;在当前卫星中至少一个测点对应的总下凹参与度大于预设阈值时,调整预设卫星下凹条件,使得当前卫星下凹条件包络测点一下凹条件的最小值,在批产卫星的后续卫星振动试验时保留必检测点及测点一,取消测点下凹条件不小于预设卫星下凹条件的测点二和总下凹参与度不大于预设阈值的测点三;在当前卫星中所有测点对应的总下凹参与度不大于预设阈值时,在批产卫星的后续卫星振动试验时保留必检测点,取消所有非必检测点。
-
公开(公告)号:CN113650807B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110332568.3
申请日:2021-03-26
Applicant: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于多层叠放的开敞式卫星构型,包括:平板、侧板A、侧板B、侧板C、侧板D、侧板E、侧板F、对接筒A、对接筒B、对接筒C、对接筒D和对接筒E。本发明通过卫星层叠压紧实现卫星组合体与运载的连接,避免了多星分配器的使用,进而节省了整流罩空间和运载能力。
-
-
公开(公告)号:CN113277121B
公开(公告)日:2022-12-13
申请号:CN202110638613.8
申请日:2021-06-08
Applicant: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一种面向星座部署的小卫星构型,包括载荷模块(1‑0)、服务模块(2‑0)、推进模块(3‑0)、+Y板(41)、‑Y板(42)、太阳翼(411)、电池组;载荷模块(1‑0)包括+Z板(11)、+X板(12)、隔板(13),以及安装在+Z板(11)、+X板(12)、隔板(13)上的载荷设备;服务模块2‑0包括‑Z板(21)、安装在‑Z板(21)上的平台设备;推进模块3‑0包括‑X板(31)、安装在‑X板(31)上的电推进设备;蓄电池组(312)根据整星质量安装在‑X板(31)的外侧或+X板(12)的外侧;太阳翼(411)安装在+Y板(41)和‑Y板(42)上;+X板(12)、‑X板(31)、+Y板(41)、‑Y板(42)、+Z板(11)、‑Z板(21)组成横截面为梯形的直角六面体;隔板位于直角六面体内。
-
公开(公告)号:CN113524128B
公开(公告)日:2022-08-12
申请号:CN202110725994.3
申请日:2021-06-29
Applicant: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低轨互联网卫星载荷模块精度保持工装,包括下保持架、上保持架、定位板、+Y连接角件、‑Y连接角件、吊点、扶手和脚轮;所述下保持架和定位板是载荷模块的安装基础,用于+Z载荷模块和+X载荷模块的安装定位;所述上保持架包括上主体框架、连接条、连接板、连接梁;上主体框架与下保持架对接,连接条与+Z载荷模块及上主体框架连接,+Y连接角件、‑Y连接角件分别与下保持架及定位板连接,用于维持+Z载荷模块运输、总装工况下的结构精度;连接板、连接梁同样与+Z载荷模块及上主体框架连接,用于维持+Z载荷模块起吊工况下的结构精度。所述吊点、扶手与上保持架连接、脚轮安装在下保持架底部。本发明精度保持工装结构紧凑,精度保持特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09474324A
公开(公告)日:2019-03-15
申请号:CN201811259127.X
申请日:2018-10-26
Applicant: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IPC: H04B7/185
Abstract: 一种利用相控阵波束重构规避极轨星座同频干扰的方法,计算不同纬度情况下的平均覆盖重数;确定保证连续覆盖条件的最小平均覆盖重数;根据极轨星座运行规律和卫星波束策略,计算卫星不产生同频波束交叠的最大平均覆盖重数;根据卫星运行过程中所处于的纬度范围,确定不同纬度范围卫星所采用的对地覆盖波束;根据已确定的不同纬度范围下的卫星所采用的对地覆盖波束,生成卫星运行过程中相控阵天线对地覆盖波束控制策略,极轨星座自动根据其卫星星下点纬度按照该相控阵天线对地覆盖波束控制策略进行相控阵天线的波束控制,能够在保证连续覆盖的条件下确保高纬度地区不会产生同频波束的交叠的情况,从而避免同频波束之间的同频干扰。
-
公开(公告)号:CN114218771B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111454232.0
申请日:2021-12-01
Applicant: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IPC: G06F30/20 , G06F17/16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实时调节并联贮箱排放以减小变轨发动机干扰力矩的方法,步骤包括:获取卫星输入信息;获得反映贮箱安装位置和系统混合比的矩阵、卫星机械坐标系下的推力矢量、卫星机械坐标系下发动机推力作用点信息;确定变轨开始时的贮箱推进剂装填量、卫星质心、发动机推力矢量与卫星质心处XY平面的交点坐标;分时间步逐步迭代计算变轨过程中卫星X、Y向质心调节目标值等;卫星变轨时,根据确定的贮箱的落压/恒压模式,在轨操作相关阀门,实时调节并联贮箱排放,以减小变轨发动机干扰力矩。本发明综合考虑了发动机的性能参数和装星精度误差等因素,贴紧工程实际,便于工程应用并助于提升计算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675922B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211385511.0
申请日:2022-11-07
Applicant: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超大型航天器平台系统,包括:若干个子平台,每个所述子平台具有相同的几何构型形式,所有所述子平台组成超大型阵列,形成特定的平面或曲面;核心平台,用于负责整个平台的管理和维护;保持系统,用于使所述核心平台与所述超大型阵列之间保持固定的几何关系。本发明还提供了用于在轨组装该系统的方法。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平台组装运输和维修困难的技术问题,能够灵活扩大或缩小平台整体的规模;发生故障的子平台可以从整个平台系统中分离,新的替代子平台可以与整个平台系统连接,因此,整个平台系统的可靠性得到极大的提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