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796426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510209545.1
申请日:2025-02-25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江苏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罗必雄 , 张力 , 束加庆 , 赵云鹏 , 赵耀华 , 王小博 , 张戈 , 杨卧龙 , 樊子天 , 孙衍谦 , 顾晓庆 , 卢红前 , 刘爽 , 孙一帆 , 张彬 , 张涛 , 王韧 , 李燃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海上光伏发电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框架式近海漂浮式太阳能光伏设备。该设备包括多个漂浮式光伏模块,每两个相邻的漂浮式光伏模块通过两个钢制铰接件连接,以构成阵列模块,提高了光伏设备结构的稳定性,阵列模块的外侧的漂浮式光伏模块通过锚链扣和锚链连接混凝土锚块,以实现缓冲式系泊,漂浮式光伏模块包括平台框架和光伏组件,光伏组件设置在平台框架上方,平台框架设置有浮筒,以实现阵列模块在海上漂浮,平台框架的高度大于预设高度,以实现光伏组件正面吸收对其直接照射的光能和背面吸收海面对其反射的光能,以提高光伏设备的发电效率。因此,上述技术方案能够提高光伏设备结构稳定性以及发电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967485A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410214929.8
申请日:2024-02-27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江苏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消浪的风浪流联合发电系统,发电系统包括:消浪发电模块,所述消浪发电模块包括连接框架和浪流能发电门,所述浪流能发电门的门边与所述连接框架铰接,所述浪流能发电门与所述连接框架之间设有第一缓冲发电机构;安装模块,所述安装模块包括固定环,所述固定环与所述消浪发电模块之间设有第二缓冲发电机构;风机模块,所述风机模块包括固定架和风叶,所述风叶与所述固定架转动连接,所述固定环设于所述固定架上。本发明提升了发电系统的稳定性,降低平均能源成本,提升发电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796425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510209544.7
申请日:2025-02-25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江苏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束加庆 , 罗必雄 , 张力 , 赵耀华 , 赵云鹏 , 杨卧龙 , 孙衍谦 , 王韧 , 刘爽 , 顾晓庆 , 卢红前 , 张戈 , 孙一帆 , 张彬 , 张涛 , 樊子天 , 安鹏 , 乔照光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海上光伏发电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复合型近海漂浮式太阳能光伏设备。该设备包括多个漂浮式光伏模块,每两个相邻的漂浮式光伏模块通过带缆连接,构成阵列模块,以提高光伏设备的稳定性,阵列模块外侧的漂浮式光伏模块设有锚链,并通过锚链和桩基式锚块连接,以实现缓冲式系泊,漂浮式光伏模块包括主体框架和光伏组件,光伏组件设置在主体框架上方,主体框架底部设置有浮体,以实现阵列模块在海上漂浮,主体框架的高度大于预设高度,以实现光伏组件正面吸收对其直接照射的光能和背面吸收海面对其反射的光能,以提高发电效率。因此,上述技术方案能够提高光伏设备结构稳定性以及发电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803335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510209547.0
申请日:2025-02-25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江苏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顾晓庆 , 罗必雄 , 张力 , 王小博 , 赵云鹏 , 束加庆 , 王博臣 , 卢红前 , 杨卧龙 , 孙衍谦 , 王韧 , 刘爽 , 张戈 , 孙一帆 , 张彬 , 张涛 , 樊子天 , 张郁江
IPC: G01B11/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海上光伏发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海上薄膜式光伏结构的变形监测方法和装置。在海上薄膜式光伏监测中,本发明首先获取多个预设点位处光纤光栅的变形波长值。根据这些值,计算出每个预设点位光纤光栅的波长漂移量。紧接着,依据波长漂移量,确定每一个预设点位的曲率。随后,针对每两个预设点位之间的区域,运用基于预设点位曲率的插值算法进行处理,从而得到整条光纤光栅上各点的曲率分布。最终,基于整个光纤光栅的曲率信息,准确推算出海上薄膜式光伏结构的实际形变。通过这一整套流程,本发明能够实现对海上薄膜式光伏结构变形的实时、精准检测,为保障光伏系统的稳定运行与安全性提供有力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8007744A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410132228.X
申请日:2024-01-31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江苏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沉箱型式岸边泵房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泵房设计位置的水下开挖基床;利用钢浮箱预制中间镂空的水上作业平台;将钢沉箱吊装至水上作业平台中间;在钢沉箱上部接高钢沉箱侧壁;在箱体内绑扎泵房底板钢筋,浇筑底板混凝土以及高墙板导墙混凝土;再接高钢箱体侧壁至设计高度,随后浇筑泵房侧墙混凝土,待基础完成后将箱体浮运至泵房设计位置,并进行定位;在箱体内均匀注水,完成箱体坐底,再将箱体整平;继续在箱体上接高泵房墙壁,继续进行泵房内部结构施工;进行泵房的上部结构和后续结构的施工。本发明公开的一种钢沉箱型式岸边泵房施工方法,钢沉箱兼做施工围堰和结构本体混凝土浇筑模板,与结构本体部分产生较强关联作用,且取消传统施工围堰,能够减小对现有河道行洪通航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05421335B
公开(公告)日:2017-06-30
申请号:CN201510700508.7
申请日:2015-10-26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江苏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场地超孔隙水压比的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抗液化方法,根据“场地超孔隙水压比”的概念,利用FLAC3D软件对大量勘探孔处的实际工程场地进行数值模拟,据此求出各勘探孔处的“场地超孔隙水压比”;进而对各勘探孔处的液化指数与“场地超孔隙水压比”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出“液化指数~场地超孔隙水压比”之间的关系式;利用FLAC3D软件对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进行数值分析,求出复合地基桩间土的“场地超孔隙水压比”;并利用“液化指数~场地超孔隙水压比”之间的关系式,求出复合地基桩间土等效的液化指数;然后根据该液化指数,对复合地基的抗液化能力做出定量评判,对复合地基设计方案做出合理性评价。
-
公开(公告)号:CN118182715A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410428304.1
申请日:2024-04-10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江苏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海洋基础工程公开了一种鱼雷锚及其安装回收方法,其本体包括包括锚身,所述锚身下方焊接有扩底锚头,所述锚身四周焊接有尾翼,所述锚身端部焊接有端头,所述扩底锚头上设置有若干喷嘴,所述端头上设置有若干喷射器,所述端头上设置有吊环、固定式喷射器和转动式喷射器,所述吊环下方设有伸缩装置,所述伸缩装置连接传动装置,所述传动装置连接转动式喷射器,本发明利用喷射器和喷嘴显著提升鱼雷锚的拉拔承载性能同时实现高效回收。
-
公开(公告)号:CN106503329A
公开(公告)日:2017-03-15
申请号:CN201610914702.X
申请日:2016-10-20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江苏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G06F17/5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7/5009 , G06F17/50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超孔隙水压比的碎石桩复合地基抗液化判别方法,利用桩间土场地的液化指数-场地超孔隙水压比之间的关系,根据碎石桩复合地基的场地超孔隙水压比,得出复合地基的等效液化指数;根据复合地基等效液化指数的大小,依据现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对碎石桩复合地基的液化等级做出评价,克服了现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针对碎石桩复合地基抗液化的“标准贯入法”判别标准只反映了碎石桩的挤密和振密效应所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综合考虑了碎石桩的挤密和振密效应、减震效应、排水减压效应;在实际工程中应用本判别标准,可以使碎石桩复合地基的设计方案更加合理,可以减少地基处理工程量、缩短施工工期、节约工程投资,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5421335A
公开(公告)日:2016-03-23
申请号:CN201510700508.7
申请日:2015-10-26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江苏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场地超孔隙水压比的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抗液化方法,根据“场地超孔隙水压比”的概念,利用FLAC3D软件对大量勘探孔处的实际工程场地进行数值模拟,据此求出各勘探孔处的“场地超孔隙水压比”;进而对各勘探孔处的液化指数与“场地超孔隙水压比”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出“液化指数~场地超孔隙水压比”之间的关系式;利用FLAC3D软件对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进行数值分析,求出复合地基桩间土的“场地超孔隙水压比”;并利用“液化指数~场地超孔隙水压比”之间的关系式,求出复合地基桩间土等效的液化指数;然后根据该液化指数,对复合地基的抗液化能力做出定量评判,对复合地基设计方案做出合理性评价。
-
公开(公告)号:CN106503329B
公开(公告)日:2019-06-04
申请号:CN201610914702.X
申请日:2016-10-20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江苏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超孔隙水压比的碎石桩复合地基抗液化判别方法,利用桩间土场地的液化指数‑场地超孔隙水压比之间的关系,根据碎石桩复合地基的场地超孔隙水压比,得出复合地基的等效液化指数;根据复合地基等效液化指数的大小,依据现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对碎石桩复合地基的液化等级做出评价,克服了现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针对碎石桩复合地基抗液化的“标准贯入法”判别标准只反映了碎石桩的挤密和振密效应所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综合考虑了碎石桩的挤密和振密效应、减震效应、排水减压效应;在实际工程中应用本判别标准,可以使碎石桩复合地基的设计方案更加合理,可以减少地基处理工程量、缩短施工工期、节约工程投资,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