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876017A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311749919.6
申请日:2023-12-19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天津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天津津电供电设计所有限公司
IPC: G06Q30/0202 , G06Q30/0201 , G06Q50/06 , H02J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经验模态分解和度电成本核算的省级储能规划方法。本发明所提出的省级储能规划方法包含数据输入与处理、储能设施平准化度电成本计算、不平衡功率序列经验模态分解等步骤,其中不平衡功率序列经验模态分解由中心频率数选择和经验模态分解两个环节构成。数据输入与处理包括风电数据、光伏数据、负荷数据、可控电源数据和联络线数据;储能设施平准化度电成本计算包括储能平准化度电成本构成、储能平准化度电成本计算;不平衡功率序列经验模态分解完成中心频率数选择和经验模态分解。本发明解决现有省级储能规划配置方法中仅考虑技术性指标或仅考虑经济性指标以及调频和调峰需求的储能配置缺乏统一计算方法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8988454B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1810856820.9
申请日:2018-08-01
Applicant: 天津津电供电设计所有限公司 ,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天津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储能式母线电路结构与直流电源系统,涉及电路技术领域,其中,储能式母线电路结构包括:超级电容、保护电器、隔离电器和直流母线;其中,超级电容的两极分别连接一个保护电器;每个保护电器分别连接一个隔离电器;两个隔离电器分别连接直流母线的正极和负极;当与直流母线连接的负载发生故障时,通过保护电器的正确动作,切除故障。本发明通过将超级电容接入直流母线构成储能式母线,由储能式母线提供馈线严重过载或短路时的故障电流,保证馈线回路的保护电器可靠动作,及时切除故障,维持其他直流负载的正常供电。
-
公开(公告)号:CN117649138A
公开(公告)日:2024-03-05
申请号:CN202311559868.0
申请日:2023-11-22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天津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天津津电供电设计所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9 , G06Q50/06 , G06Q30/0201 , G06F17/16 , G06Q10/06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综合能源系统运行策略综合评价方法。本发明首先构建了一种综合能源系统运行策略多指标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在指标体系基础上,导入各综合能源系统运行策略的指标值,再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和准则的主观权重值,通过熵权法确定指标和准则的客观权重值;最终通过模糊综合评价法,分别确定单指标评分和方案评分,提供综合能源系统运行策略的综合评价,为运行策略的决策提供可靠依据。本发明为综合能源系统运行策略提供量化的综合评价,为综合能源系统运行策略的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3888204A
公开(公告)日:2022-01-04
申请号:CN202111046658.2
申请日:2021-09-06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天津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天津津电供电设计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主体博弈的虚拟电厂容量优化配置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多投资商虚拟电厂架构及其调节能力分析;步骤二、虚拟电厂聚合模型及成本效益分析指标构成;步骤三、多投资商虚拟电厂的容量配置模型;步骤四、基于改进Shapley值法的合作收益分配修正模型四个步骤;基于改进Shapley值法的合作收益分配修正模型提升虚拟电厂容量配置模型的鲁棒性。有益效果:本发明能够成功应对分布式电源投资商多种博弈模式,有效提升投资商个体收益,实现投资商群体收益最大化,稳固多投资商最优合作模式,降低可再生能源发电和电价不确定性造成的风险,提高了投资风险抵抗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1967715A
公开(公告)日:2020-11-20
申请号:CN202010679212.2
申请日:2020-07-15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天津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天津津电供电设计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基于地理信息的负荷分区方法,包括:根据地块中心平面坐标计算目标规划区域第一编号地块中心与其它地块中心的距离,将所获距离按从小到大排序形成距离集合;按序逐一累加第一编号地块与距离集合中的距离所对应地块的计算负荷,将负荷累加值与分区最大负荷值比较;剔除导致负荷累加值超过分区最大负荷值的最后一个计算负荷值,将不含前述最后一个计算负荷值的其它计算负荷值所对应地块集合作为一个负荷分区;将负荷分区从目标规划区域中去除,更新目标规划区域;重复前述步骤,直至每个编号地块被划分至负荷分区,完成负荷分区工作。本发明能够快速实现对规划区域内的负荷进行合理的分区,提高规划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308361B
公开(公告)日:2023-01-24
申请号:CN201911376916.6
申请日:2019-12-27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天津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天津津电供电设计所有限公司
IPC: G01R31/379 , G01R31/387 , G01R31/36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指数放电曲线的直流电源系统蓄电池容量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基于各类蓄电池的放电特性分析,将蓄电池容量分解为基础容量和消耗容量两部分,并计算得到蓄电池指数放电曲线;步骤2、基于步骤1得到的蓄电池指数放电曲线计算蓄电池容量。本发明可减小一定放电曲线时的计算容量,进而降低蓄电池容量选择,提高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705968A
公开(公告)日:2021-11-26
申请号:CN202110830689.0
申请日:2021-07-22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天津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天津津电供电设计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贡献因子的低压直流配电网节点惯性评估方法,引入模态矩阵将各节点状态变量的动态过程分解为基本模式分量,计算基本模式分量对各状态变量的贡献因子,计算用于最小二乘指数拟合的取值时间区间,计算最小二乘指数拟合的等效时间常数,计算出节点惯性指标。有益效果:本发明引入模态矩阵,将各节点状态变量的动态过程分解为一系列基本模式的叠加,各基本模式有其确定的衰减特性;定义贡献因子,提出基于贡献因子的节点惯性评估方法,并指出各模式的贡献因子与系统结构、系统参数和输入参数均有关;提出了取值时间区间的选取方法以及基于最小二乘指数拟合的等效时间常数计算方法,保证了曲线拟合的精度,具有较高的评价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879743B
公开(公告)日:2021-01-29
申请号:CN201810800204.1
申请日:2018-07-18
Applicant: 天津津电供电设计所有限公司 ,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天津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H02J3/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混合储能功率分配方法及系统,涉及功率控制技术领域,包括:采用二阶滤波的方法,将功率型储能器件应补偿功率中的低频功率分量进行滤除,得到对应的高频功率指令;根据能量型储能器件应补偿功率和高频功率指令得到能量型储能器件的低频功率指令;通过功率型储能器件提供高频功率指令,根据高频功率指令对储能状态进行控制,同时,通过能量型储能器件提供低频功率指令。本发明通过构造二阶滤波将高频功率指令分配至功率型储能器件,将低频功率指令分配至能量型储能器件,以延长能量型储能器件的使用寿命和功率型储能器件的最佳荷电状态,简化储能系统控制策略,减小功率型储能器件的容量选择,节省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1064190A
公开(公告)日:2020-04-24
申请号:CN201911380381.X
申请日:2019-12-27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天津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天津津电供电设计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维纳随机过程的风电场储能系统配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计算风电场输出功率;步骤2、根据步骤1得出的风电场输出功率计算储能系统的能量变化量存在最大值,并以不同时间间隔统计功率变化值的概率密度数据;步骤3、在储能系统的能量变化量的计算过程中,引入维纳随机过程;步骤4、基于维纳随机过程确定储能系统功率配置;步骤5、基于维纳随机过程确定储能系统能量配置。本发明统一了储能功率和能量的选择过程。
-
公开(公告)号:CN111030082A
公开(公告)日:2020-04-17
申请号:CN201911376920.2
申请日:2019-12-27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天津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天津津电供电设计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向多模式混合储能电路,包括:能量型储能元件BAT、功率型储能元件C、开关组K1、K2、K3、K4、电感L、双向DC/DC变换器D和负载R;所述能量型储能元件正极的一端通过第一开关K1与双向DC/DC变换器正输入端相连接;另一端依次通过电感L、第四开关K4与双向DC/DC变换器正输出端相连接;所述功率型储能元件正极的一端通过第二开关K2与双向DC/DC变换器正输入端相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三开关K3与双向DC/DC变换器的正输出端相连接;所述能量型和功率型储能元件负极共同与所述双向DC/DC变换器负输入端相连接;本发明实现了功率型储能元件的充分利用,延长了储能系统的使用寿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