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746137A
公开(公告)日:2024-10-08
申请号:CN202411011729.9
申请日:2024-07-25
Applicant: 中国航发湖南动力机械研究所
IPC: F23R3/4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燃烧室技术领域,公开了火焰筒及具有其的燃烧室,火焰筒围合形成有燃烧腔且设有气道,气道包括进气口和冷却流道,进气口和冷却流道连通,进气口适于与燃料管道连通;火焰筒包括:端壁,位于燃烧腔的一端,进气口设于端壁;环壁,与端壁连接且环绕燃烧腔,冷却流道设于环壁内。本发明实施例的火焰筒利用燃料冷却燃烧腔,降低冷却成本,减少了热力型NOx的生成。
-
公开(公告)号:CN118129182A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410372455.X
申请日:2024-03-29
Applicant: 中国航发湖南动力机械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航空发动机技术领域的一种抗进气畸变火焰筒及燃烧室,一种抗进气畸变火焰筒,包括环形的筒体和安装于筒体上的混合单元,混合单元包括固定安装于筒体头部的一级涡流器以及穿过一级涡流器与一级涡流器同轴安装用于向筒体内输送燃油的燃油喷嘴,筒体上安装有用于罩住一级涡流器的整流罩,通过整流罩开设的进气口控制一级涡流器的进气均匀性,整流罩尺寸与一级涡流器相匹配用于罩住单个一级涡流器,通过采用与一级涡流器尺寸相匹配的整流罩罩住单个的一级涡流器,多个整流罩之间相互独立,相比于通过增加涡流器叶片稠度或增大进气道等方式增强涡流器进气均匀性,整流罩可以通过更小的重量实现更大的整流收益。
-
公开(公告)号:CN118049666A
公开(公告)日:2024-05-17
申请号:CN202410325455.4
申请日:2024-03-21
Applicant: 中国航发湖南动力机械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掺混斗,用于布设于火焰筒壁面上,掺混斗包括内锥部、环设于内锥部外的外环部以及用于连接火焰筒壁面的斗帽,内锥部和斗帽围合形成用于高温燃气和冷却气流掺混的掺混腔,内锥部和外环部围合形成用于冷却气流流动的冷却间隙,内锥部上开设有分别与掺混腔和冷却间隙连通的用于将冷却气流引入至冷却间隙内以对外环部进行冲击冷却并在内锥部上形成冷却气膜的冷却孔,外环部配合冷却孔主动使用少量的冷却气流有效降低掺混斗壁温,防止掺混斗烧蚀,同时外环部还可遮蔽内锥部的部分壁体,以尽可能防止内锥部烧蚀,冷却效果好,延长了掺混斗的使用寿命,使得掺混斗可在火焰筒内长期使用。此外,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燃烧室。此外,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航空发动机。
-
公开(公告)号:CN118310037A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410504442.3
申请日:2024-04-25
Applicant: 中国航发湖南动力机械研究所
IPC: F23R3/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航空发动机技术领域的一种掺混斗及燃烧室,掺混斗筒体部分直径小于掺混孔直径,使掺混斗与掺混孔之间形成一圈冷却间隙,同时掺混斗上开设有分别连通掺混斗内腔与冷却间隙的冷却孔,通过冷却孔将冷却气流引入冷却间隙中,并通过冷却间隙引导冷却气流的走向,在冷却间隙的引导下使冷却气流在掺混斗位于火焰筒内部的部分表面形成一层冷却气膜,对掺混斗位于火焰筒内部的部分进行冷却,防止高温燃气对掺混斗位于火焰筒内部的部分造成烧蚀,增加火焰筒的使用寿命,在不增加结构复杂性以及掺混斗尺寸的情况下提升掺混斗的冷却效果,加工更加简单,更加适用于紧凑型高温升燃烧室的设计。
-
公开(公告)号:CN119103566A
公开(公告)日:2024-12-10
申请号:CN202411352147.7
申请日:2024-09-26
Applicant: 中国航发湖南动力机械研究所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改善燃烧室温度场的燃油喷嘴与涡流器组配方法,包括步骤:S1、根据设定间隔,将各涡流器按空气流量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交替地对应装配到火焰筒的各涡流器安装位置上;S2、根据与涡流器相同的设定间隔,将各燃油喷嘴按燃油流量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交替地装配在燃油总管的各燃油喷嘴安装位置上;S3、将带燃油喷嘴的燃油总管装配在燃烧室上,燃油总管的燃油喷嘴安装位置与火焰筒的涡流器安装位置对应,使得火焰筒上每个头部的油气比相当。本申请提高了燃油周向均匀性,使火焰筒内不同头部之间的油气比更为均匀,以获得更佳的燃烧室出口温度场,保证不同工况下的燃烧室出口温度分布品质,提高燃烧室性能。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