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658061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311649395.3
申请日:2023-12-05
Applicant: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八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IPC: C01B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催化剂掺杂的镁基储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储氢材料及其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改善了现有镁基储氢材料吸放氢动力学,降低其放氢活化能,并解决了其循环稳定性较差的问题。本发明以Cu(NO3)2·H2O和H3BTC原料制备具有多孔结构的催化剂,并通过球磨技术将其掺杂在镁基储氢材料中,利用催化剂的多孔结构避免吸放氢过程中活性材料的团聚,同时引入的金属可以作为催化位点,改善储镁基储氢材料Mg85Ni10La4.5Y0.5的吸放氢动力学,降低其放氢活化能。
-
公开(公告)号:CN119897109A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510376432.0
申请日:2025-03-2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八研究所
IPC: B01J23/755 , B01J35/40 , B01J35/51 , B01J37/08 , C01B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储氢材料用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储氢材料及其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解决了现有镁基固态储氢材料放氢温度高以及低温动力学缓慢等问题。本发明以六水合氯化镍、聚醚P123、聚醚P127、盐酸多巴胺、1,3,5‑三甲苯和氨水为原料制备得到以碳为载体包裹单质Ni纳米颗粒的催化剂。该催化剂通过球磨法应用于Mg基储氢材料中,在球磨混合过程中,碳载体还能够充当研磨助剂,抑制Mg粉团聚,促进Mg和Ni之间的更好结合的同时,提高Mg粉储氢的循环性能。且在吸放氢过程中原位生成的Mg2NiH4/Mg2Ni继承了Ni纳米颗粒的超细尺寸和均匀分散性,在Mg的氢吸收和解吸循环中表现出高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725554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888647.2
申请日:2024-12-2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IPC: H01M4/66 , H01M4/80 , H01M4/13 , H01M10/052 , H01M10/0525 , H01M10/054 , C01B32/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泡沫铝内填充碳的复合集流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复合集流体及其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泡沫铝正极集流体存在的导电性能仍有待提高的问题。本发明以氯化钠为模版剂与聚丙烯腈共混后填充在泡沫铝的三维通孔内,兵通过阶段热处理后,使用水溶解氯化钠,在泡沫铝的三维通孔内构筑多孔碳结构,得到的复合集流体结合了泡沫铝的三维多孔结构和多孔碳的高导电性,在显著提高了材料的机械强度,增强了集流体的结构稳定性的同时,连续的的多孔碳结构有效降低了该集流体材料与电极材料的接触电阻,提高导电性。并且该集流体具有的丰富的孔隙结构还有效改善了集流体在充放电过程中的体积应变,提升电池的循环稳定性和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534811B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310356959.8
申请日:2023-04-0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IPC: C01B21/082 , H01M4/62 , H01M4/38 , H01M10/054 , B82Y30/00 , B82Y4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锑氮碳纳米片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新能源相关技术领域。本发明以糠醛、三氯化锑和N,N‑二甲甲酰胺为原料,通过一步水热方法合成锑氮碳纳米片,以该锑氮碳纳米片为负极材料的钾离子电池器件具有较高的比容量和循环稳定性。本发明利用N,N‑二甲甲酰胺分解产生一氧化碳将三价锑离子原位还原成单质锑,并利用糠醛的引入选择性地诱导了复合材料的生长方向,同时氮掺杂碳包覆层对体积膨胀起到缓冲作用,并提高了材料的导电性能和离子扩散速率,得到具有优越电化学性能潜力的锑氮碳纳米片材料。此外,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简单易行,对设备要求低且产率高,有利于大规模生产,具有广泛用于钾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18147466A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410173209.1
申请日:2024-02-0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有稀土元素的Mg‑Ni基储氢合金的制备方法,属于储氢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解决了现有储氢材料的活化和储氢量受限等问题。本发明使用稀土元素La对Mg‑Ni基储氢合金进行改性,改性后的Mg‑Ni‑La储氢合金的储氢性能得到了良好改善。进一步的在Mg‑Ni‑La合金基础上,通过稀土元素Y对La进行替代,并通过调节稀土元素Y和La含量增强合金动力学性能,同时提高了合金的储氢容量,替代后的储氢合金放氢峰值温度降为273℃,在220℃、5MPa条件下储氢量为4.645 wt.%。
-
公开(公告)号:CN117504918B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2410021829.3
申请日:2024-01-0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性催化剂及其在氢化铝储氢体系改性中的应用,属于储氢材料及其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氢化铝复合储氢体系中添加剂用量过多、低温动力学较差的问题。本发明首先以二氧化钛为前驱体,通过还原性气氛使二氧化钛中的Ti4+被还原为Ti3+,获得更高的催化活性。同时Ti元素具有的多价态特性更加有利于脱氢反应过程中的电子转移,降低了氢化铝材料的脱氢温度,同时也改善了氢化铝材料低温区的脱氢动力学。此外,本发明提供的复合储氢材料制备工艺简单成熟,且原料廉价易得,便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5050920B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210671963.9
申请日:2022-06-1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IPC: H01M4/04 , H01M4/134 , H01M4/1395 , H01M10/0525 , H01M4/6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锑基一体化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电极制备方法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依次利用溶剂热反应工艺在钴箔、镍箔和铜箔基底上沉积锑(Sb)和包覆碳(C)层,利用管式炉在乙炔气体环境中对所获产物加热进行包覆处理。该电极具有多层结构,包括金属箔,这些金属箔的表面依次沉积Sb层和包覆碳(C)层。该锑基一体化电极在制作过程中将电池活性物质牢固处理到电池极片集流体上,避免了添加剂的使用,应用于锂离子电池时,既能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又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Sb基沉积层的脱落。
-
公开(公告)号:CN117410437A
公开(公告)日:2024-01-16
申请号:CN202311722592.3
申请日:2023-12-1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IPC: H01M4/04 , H01M4/1391 , H01M10/0525 , H01M10/05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锑基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电极及其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首先利用沉积ZnO纳米层,得到具有阵列结构的沉积层,然后利用第一TiO2层、SbVO4层和第二TiO2层的多层沉积,将活性物质牢固的同时,有效避免添加剂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电池能量密度,且还可减少沉积层的脱落,进而有效抑制因沉积层脱落而导致的性能损失。本发明制备得到的锑基电极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使用,在2 A g‑1的电流密度下,经过1890次循环后,仍可保持448 mAh g‑1的比容量。作为钠离子电池负极使用,在1 A g‑1的电流密度下,经过1000次循环后,仍可保持288 mAh g‑1的比容量。
-
公开(公告)号:CN117154071A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2311109404.X
申请日:2023-08-3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IPC: H01M4/52 , C01G53/04 , C01G23/047 , H01M10/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Ti氢氧化亚镍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在镍氢电池中的应用,属于在镍氢电池用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解决现有镍氢电池用正极材料存在的制约电池高容量发展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高能球磨的方法,利用研磨球的高速运动不间断地撞击原材料,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的条件下,将Ti元素与氢氧化亚镍发生键合作用而化合在一起,使Ti元素复合到氢氧化亚镍晶粒表面,仍然表现α‑Ni(OH)2的结构特征,得到Ti复合改性的α‑Ni(OH)2正极材料。该Ti复合改性的α‑Ni(OH)2正极材料作为镍氢电池的正极材料使用时,在1C下的最大放电容量达到380mAh/g,在2C时达到390mAh/g。
-
公开(公告)号:CN117127078A
公开(公告)日:2023-11-28
申请号:CN202310809314.5
申请日:2023-07-0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易活化储氢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储氢合金技术领域。本发明采用廉价易得的Ti,Mn和Fe元素部分替代V形成化学式为TixV40MnyFez的四元储氢合金,式中x、y、z分别表示Ti、Mn和Fe的原子数百分比,30≤x≤40,2≤y≤22,3≤z≤18,x+y+z=60。该储氢合金的制备方法是采用真空非自耗电弧炉在氩气保护下熔炼3‑5次。本发明不仅有效地降低了储氢合金制备成本而且制备方法简单,解决了钒基储氢合金活化困难的问题,在氢气提纯以及氢燃料电池方面具有广泛的实用化前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