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振动测量系统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4088188B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111401909.4

    申请日:2021-11-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振动测量系统,包括:激光器、准直透镜、多象限光电探测器及信号调理电路。其中,激光器用于发射激光光束;准直透镜设置在激光器的输出光路上,用于将激光光束转换成准直光束;多象限光电探测器设置在激光器的输出光路上,且固定在被测物上,用于根据接收的准直光束产生各象限对应的光电流信号;信号调理电路与多象限光电探测器连接,用于根据各象限对应的光电流信号确定被测物的振动信号。本发明结合电测法和光测法的优势,采用多象限光电探测器探测各象限对应的光电流信号,利用信号调理电路对光电流信号进行处理,从而确定被测物的振动信号,测量准确度高、灵敏度高,频率响应范围大。

    一种振动测量系统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088188A

    公开(公告)日:2022-02-25

    申请号:CN202111401909.4

    申请日:2021-11-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振动测量系统,包括:激光器、准直透镜、多象限光电探测器及信号调理电路。其中,激光器用于发射激光光束;准直透镜设置在激光器的输出光路上,用于将激光光束转换成准直光束;多象限光电探测器设置在激光器的输出光路上,且固定在被测物上,用于根据接收的准直光束产生各象限对应的光电流信号;信号调理电路与多象限光电探测器连接,用于根据各象限对应的光电流信号确定被测物的振动信号。本发明结合电测法和光测法的优势,采用多象限光电探测器探测各象限对应的光电流信号,利用信号调理电路对光电流信号进行处理,从而确定被测物的振动信号,测量准确度高、灵敏度高,频率响应范围大。

    一种落射式紫外光学显微镜光源多维调节机构

    公开(公告)号:CN111399206A

    公开(公告)日:2020-07-10

    申请号:CN202010331853.9

    申请日:2020-04-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落射式紫外光学显微镜光源多维调节机构,主要包括用于转换光路的落射照明盒、支撑零部件用的笼杆、安装各种透镜的笼板、光圈可调的可变光阑以及安装并调节紫外光源用的光学调整架。通过调节安装透镜的笼板和安装紫外光源的光学调整架在笼杆上的位置,能够实现成像要求的紫外光源的消色差、扩束和准直,通过移动可变光阑上的拨杆,能够调节紫外光源入射到落射照明盒的光束范围,通过调节安装紫外光源的光学调整架上面的旋转调节螺钉,能够实现紫外光源在俯仰、偏摆方向的微调,紫外光学显微镜在三种紫外光源调节方式下,互相配合,共同作用,从而达到高分辨率成像的显微镜光源需求。

    一种激光干涉位移测量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234818B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111552361.3

    申请日:2021-12-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激光干涉位移测量系统和方法,利用光纤跳线的出射端面和被测物表面构成开放式法布里珀罗腔,将激光光束在光纤跳线的出射端面与空气端面发生后向菲涅尔反射的部分作为参考光,将透射至被测物表面并反射耦合进光纤跳线的部分作为测量光,使参考光与测量光在光纤跳线内部发生干涉。当被测物发生位移时,法布里珀罗腔的腔长发生相应改变,相当于改变了测量光和参考光之间的光程差,从而导致测量光和参考光的相位差发生变化,最终影响二者的干涉信号,通过干涉信号调理模块和信号解调模块对干涉信号进行处理,计算得到被测物的位移量,从而实现了对位移的非接触、高精度测量。

    一种光学多倍程纳米级位移测量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405469B

    公开(公告)日:2023-04-21

    申请号:CN202110723170.2

    申请日:2021-06-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学多倍程纳米级位移测量系统,该系统包括:包括:光源、偏振分束棱镜、第一相位改变模块、第二相位改变模块、第一直角棱镜、第二直角棱镜和位移测量模块;在设置光源、偏振分束棱镜、第一相位改变模块、第二相位改变模块和位移测量模块的基础上增设第一直角棱镜和第二直角棱镜,实现了光束在第一平面反射镜(即测量镜)与第二平面反射镜(即参考镜)间的多次反射,和现有的基于矢量涡旋光场干涉的位移测量相比,增加了信号光与参考光之间的光程差,提高了位移测量的分辨力。

    一种双激光干涉纳米级定位测量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418453A

    公开(公告)日:2021-09-21

    申请号:CN202110721179.X

    申请日:2021-06-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激光干涉纳米级定位测量系统,包括:光源、第一分束棱镜、第一直角棱镜、第二直角棱镜、第二分束棱镜、标量干涉光采集模块、矢量干涉光采集模块和位移计算模块。本发明中的光电探测器采集待测物体位置移动过程中的反射干涉光的光强,并生成周期性的光强变化曲线,CCD相机采集待测物体位置移动前后的涡旋干涉光电的图像,根据光强变化曲线的整数周期与待测物体位置移动前后的涡旋干涉光的图像的变化的角度计算待测问题的位移量,光电探测器采集的反射干涉光为标量信号,CCD相机采集的涡旋干涉光为矢量信号,将二者综合计算位移量,在提高测量的分辨率的同时实现了干涉信号的快速采集与解调。

    一种多维纳米位移装置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739830A

    公开(公告)日:2020-10-02

    申请号:CN202010719317.6

    申请日:2020-07-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维纳米位移装置,包括固定框架、移动框架、移动台、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二驱动装置,移动框架套在移动台外周并与移动台形成柔性连接,且移动框架内壁与移动台外壁之间有间隙,固定框架套在移动框架外周并与移动框架形成柔性连接,固定框架内壁与移动框架外壁之间有间隙,移动台中部用于放置待测样品,固定框架的一侧框上固定设有至少两个第一驱动装置,第一驱动装置驱动移动框架和移动台往复移动,移动框架的一侧框上固定设有至少一个第二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驱动移动台往复移动,第一驱动装置的驱动方向与第二驱动装置的驱动方向垂直,该多维纳米位移装置能够提高重载大行程的纳米位移精度,以及修正运动过程中的偏摆。

    一种杠杆式表面轮廓测量传感器

    公开(公告)号:CN112902826B

    公开(公告)日:2023-01-06

    申请号:CN202110441050.3

    申请日:2021-04-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杠杆式表面轮廓测量传感器,涉及零件几何轮廓测量技术领域,包括杠杆测量模块、测量力恒定控制模块、测量范围调整模块和数据处理模块;杠杆测量模块包括触针、杠杆和支点,杠杆转动安装于支点上,触针安装于杠杆的第一端,用于与被测样品接触,被测样品放置在载物台上;测量力恒定控制模块包括力传感器、力补偿装置和连接杆,力传感器以及力补偿装置均与数据处理模块连接,力传感器安装于载物台的下方,连接杆与杠杆的第二端连接,力补偿装置与连接杆连接;测量范围调整模块与数据处理模块连接,实现测量范围的调整。本发明在测量过程中控制测量力恒定,增加测量结果的真实性与可信度,并且实现对不同范围的轮廓进行高精度测量。

    一种杠杆式表面轮廓测量传感器

    公开(公告)号:CN112902826A

    公开(公告)日:2021-06-04

    申请号:CN202110441050.3

    申请日:2021-04-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杠杆式表面轮廓测量传感器,涉及零件几何轮廓测量技术领域,包括杠杆测量模块、测量力恒定控制模块、测量范围调整模块和数据处理模块;杠杆测量模块包括触针、杠杆和支点,杠杆转动安装于支点上,触针安装于杠杆的第一端,用于与被测样品接触,被测样品放置在载物台上;测量力恒定控制模块包括力传感器、力补偿装置和连接杆,力传感器以及力补偿装置均与数据处理模块连接,力传感器安装于载物台的下方,连接杆与杠杆的第二端连接,力补偿装置与连接杆连接;测量范围调整模块与数据处理模块连接,实现测量范围的调整。本发明在测量过程中控制测量力恒定,增加测量结果的真实性与可信度,并且实现对不同范围的轮廓进行高精度测量。

    垂直式表面粗糙度测头及表面粗糙度仪

    公开(公告)号:CN111366108A

    公开(公告)日:2020-07-03

    申请号:CN202010298483.3

    申请日:2020-04-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垂直式表面粗糙度测头及表面粗糙度仪,垂直式表面粗糙度测头包括固定架、移动架、位移测量模块、针杆、触针和导向装置,移动架竖向滑动连接于固定架上,移动架上设置针杆,移动架的底板上设有导向装置,导向装置能够用于对针杆进行竖向导向以防止针杆摆动,针杆的底端固定设置有触针,针杆穿过导向装置,触针贯穿移动架的底板,位移测量模块用于测量针杆竖直方向上的移动距离;表面粗糙度仪包括架体、移动装置和上述的垂直式表面粗糙度测头。本发明中,触针与针杆在导向装置的作用下,测量过程中始终与工件表面垂直,操作简便、测量精准程度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