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294281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190247.4
申请日:2024-08-28
Applicant: 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
IPC: G06F30/28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OpenFOAM的城市地区气态非放射性污染物扩散模拟方法,涉及计算流体力学模拟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S1、基于CAD软件和自定义脚本程序建立城市地区的三维模型;S2、基于OpenFOAM开源平台导入三维城市模型,对三维城市模型进行前处理,所述前处理包括自定义计算域和边界条件,对计算域进行网格划分,以及计算域分配;S3、利用ScalarTransportFoam求解器进行污染物扩散并行运算;S4、进行模拟结果查看和数据收集分析。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能够更加灵活和自由地去精确模拟气态非放射性污染物在城市中扩散的过程。
-
公开(公告)号:CN118709346A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410520363.1
申请日:2024-04-28
Applicant: 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
IPC: G06F30/20 , G06F111/10 , G06F113/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数据驱动的铀屑燃烧流场模态分解及预测方法,通过针对燃烧场景建立模型,根据实际现场数据对建立的模型进行调整,以得到燃烧场景的准确模型;采用燃烧场景的准确模型进行数值模拟以获取不同时刻的流场数据;对获取的不同时刻的流场数据进行动态模态分解,提取流场的主要模态;利用提取的流场模态进行流场数据结果分析与预测。采用本发明中公开的方法,通过动态模态分解的方法,利用传统数值模拟方法得到的历史数据来构建铀屑燃烧近似线性模型,提升传统数值模拟方法的时效性,能够快速实现对流场的分析及预测,为更进一步估算燃烧事故源项和后果评估提供数据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7391676A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2311172944.2
申请日:2023-09-12
Applicant: 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
Inventor: 罗恺 , 李洋 , 王彦 , 廉冰 , 顾志杰 , 董志强 , 赵杨军 , 陈海龙 , 陈运利 , 罗国州 , 王猛 , 康晶 , 刘腾 , 杨洁 , 陈佳 , 陈佳辰 , 岳琪 , 武翡翡 , 陈泓旭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中放固体废物处置场景象开发方法,进行两部分的景象开发,包括处置场运行工况下的景象开发及处置场关闭后的景象开发。以建立的低中放固体废物处置场FEPs清单为基础,综合考虑处置场在运行阶段的处置废物、处置工程和处置场运行状态以及处置场关闭后的处置设施工程屏障特征、处置废物及废物容器特征和处置设施的监督管理,结合处置场场址特征将FEPs清单归类耦合、建立初始景象清单,通过初始景象、事件、照射途径等分析,形成低中放固体废物处置场景象。本发明的方法可用于处置场运行和关闭后的景象开发工作,开发的景象与FEPs清单开发工作具有连续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390356A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2311172840.1
申请日:2023-09-12
Applicant: 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稳态烟羽扩散模式的剂量估算方法,属于辐射防护领域,根据AERMOD计算模块的气象数据、地形数据以及污染物释放数据等输入参数计算污染物年平均分布数据或获取污染物监测数据,根据计算得到的污染物年平均分布数据或污染物监测数据,结合放射性核素信息以及预设公式计算辐射剂量年平均分布数据。采用本发明中公开的方法,针对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能够实现基于稳态烟羽扩散模式的剂量估算自动化,降低辐射剂量估算工作量,提高剂量估算效率,可通过两种不同来源的数据进行辐射剂量估算,降低了对模式输入参数的依赖性,提高了估算方法的应用范围和实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216460A
公开(公告)日:2023-12-12
申请号:CN202310983968.X
申请日:2023-08-07
Applicant: 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火灾事故后考虑毒性分组的吸入剂量转换因子估算方法,在火灾事故后,通过根据应急人员在火灾事故救援时的活动强度,确定人的呼吸率,根据不同时间段含铀氧化物种类的特点,参考不同含铀化合物在GB18871中的F、M、S类具有不同的剂量转换因子,结合火灾的温度、时间点,估算出参与应急的工作人员吸入剂量的精细化剂量转换因子。采用本发明中公开的方法,考虑火灾发展的阶段性,以及不同燃烧温度情况下的不同氧化物的毒性对吸入剂量转换因子的影响不同,从而对事故后的工作人员的吸入剂量进行了精细化评估,相对于以往事故估算方法,对参与火灾应急的工作人员的事故后剂量估算更为精准、更接近于现实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17214045A
公开(公告)日:2023-12-12
申请号:CN202311028598.0
申请日:2023-08-15
Applicant: 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属废物切割过程中放射性气溶胶释放行为的研究方法,本发明中结合放射性金属废物污染水平、含铀金属废物切割前后的相关参数及切割过程中的放射性气溶胶释放份额估算关系,建立释放源项估算方法,并获取典型切割方式、不同污染水平废金属在切割过程中的气溶胶释放份额。本发明的方法可用于计算放射性废物切割过程的气溶胶释放份额,为整备过程中辐射防护和环境保护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5841039A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2211618239.6
申请日:2022-12-15
Inventor: 廉冰 , 陈海龙 , 董豫阳 , 陈佳辰 , 苏自强 , 于志翔 , 康晶 , 王猛 , 王彦 , 李洋 , 赵杨军 , 杨洁 , 罗恺 , 刘畅 , 武翡翡 , 陈佳 , 蒙滨驰 , 熊纬佳
IPC: G06F30/20 , G16C60/00 , G06F119/12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然条件下超铀核素再悬浮释放源项估算方法。本发明通过获得污染区域所在地环境特征参数、计算超铀核素污染状况相关参数、计算污染区域土壤表面覆盖层因子、计算超铀核素再悬浮释放源项,能够从土壤环境的特征、核素特征、自然条件三方面出发,基于颗粒物的质量荷载理论,采用污染区土壤中颗粒物的释放通量与土壤中放射性活度浓度水平计算超铀核素的再悬浮释放源项,实现科学准确地评估自然条件下土壤环境污染中超铀核素的再悬浮释放量。
-
公开(公告)号:CN115759324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162817.X
申请日:2022-09-23
Applicant: 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核事故后环境气溶胶监测位置优化方法,通过初步预估核设施发生事故造成的释放源项,结合气象参数以及事故发生地的地形参数,基于大气扩散模型,初步预测放射性核素在环境中的浓度分布;基于环境气溶胶监测数据对基于大气扩散模型得到的放射性核素在环境中的浓度分布进行修正;使用空间模拟退火算法,生成具有采样代表性的应急监测点位置布置方案,以优化气溶胶监测位置采样布点。采用本发明中公开的方法,系统化地整合基于环境气溶胶监测数据对预测浓度分布进行修正,并对环境监测位置进行优化,提高在核设施发生事故后对放射性核素在环境中分布的评估准确性以及实时性,满足核设施事故后对环境影响快速精准评估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5691693A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211198894.0
申请日:2022-09-29
Applicant: 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气氚排放环境影响评价分析方法,包括步骤:建立核设施大气氚排放环境影响评价模型;获取特征参数取值信息;进行特征参数灵敏度分析;进行评价结果的不确定性分析。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存储介质及大气氚排放环境影响评价分析系统,采用一种大气氚排放环境影响评价分析方法、存储介质及系统可通过制定合理的参数测量分析策略有助于减少工作量,并且对氚评价模型输出结果中存在的不确定性进行量化。
-
公开(公告)号:CN115469059A
公开(公告)日:2022-12-13
申请号:CN202210968010.9
申请日:2022-08-12
Applicant: 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数据检测的放射性污染场地治理效果评估方法,属于后评价和风险评估领域,建立在根据不同程度的放射性核素污染,进行地块分类基础上,开展基于布点、检测数据统计和分析的治理效果评估方法。采用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基于数据检测的放射性污染场地治理效果评估方法,填补了放射性污染场地治理效果评估方面的空白,能够科学充分地对放射性污染场地治理效果进行评估,对于人员防护提供了可靠依据。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