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金属复合管穿管机用辅助穿管装置及穿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570359A

    公开(公告)日:2023-01-06

    申请号:CN202211074802.8

    申请日:2022-09-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金属复合管穿管机用辅助穿管装置及穿管方法,所述辅助穿管装置,包括安装在基管端部外壁面的基管导向装置和安装在衬管端部内壁面的衬管导向装置,衬管导向装置包括衬管支撑环,所述衬管支撑环为一具有径向开口的薄壁圆环,在薄壁圆环开口处设置有用于调节开口大小的调节组件,衬管支撑环的开口大小可根据衬管直径尺寸进行相应调节;衬管及安装于其端部内壁面的衬管导向装置整体装入基管中。本发明通过在基管外部和衬管内部安装导向装置的方式,避免了基管内壁与衬管外壁的摩擦损耗,提升了穿管效率,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保证了穿管质量、双金属复合管成形质量,提升了双金属复合管产线生产效率。

    一种碳纤维火箭发动机壳体水压爆破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266383A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211008021.9

    申请日:2022-08-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碳纤维火箭发动机壳体水压爆破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该系统包括:增压系统、充水系统、泄压排水系统、气动控制系统、数据收集系统、防爆系统。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碳纤维火箭发动机壳体水压爆破测试系统的测试方法。该方法用于碳纤维火箭发动机壳体水压试验、水压爆破试验;能记录壳体在水压试验时各个保压、稳压阶段的应变值和变形量以及水压试验前后的容积增量;记录水压爆破试验壳体的爆破压力值。本发明具备压力控制精度高,速度可调、增压速度快、压力曲线稳定、安全系数高、实验数据准确、手自转换补压降压、泄压排水简单便捷,节能等优点;是一种高效、安全、可靠地完成碳纤维火箭发动机壳体水压试验、水压爆破试验的方法。

    一种超高压增压装置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046277A

    公开(公告)日:2022-02-15

    申请号:CN202111313103.X

    申请日:2021-11-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高压液胀成形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超高压增压装置。本发明包括超高压增压缸体、低压机构、连接件和冲头;超高压增压缸体水平设置且其至少包括由两层或三层筒体构成;低压机构水平设置且其一端与超高压增压机构的一端密封连接;连接件将低压机构和超高压增压机构紧密连接;冲头水平设置,其一端通过连接件与超高压增压机构固定且密封连接,且冲头与超高压增压机构内部连通。本发明通过两层或三层筒体构成预应力结构的超高压增压缸体,解决了材料无法承载600MPa内压强的关键问题,为超高压液胀成形提供了技术保障。

    一种双工位进料装置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6185211B

    公开(公告)日:2018-10-09

    申请号:CN201610721753.0

    申请日:2016-08-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这种双工位进料装置,采用齿轮齿条驱动送料小车实现管料的横向移动,采用带阻尼的摆动油缸实现送料翻板正反翻转90°动作,满足钢管的接放,以上两个独立动作在空程时同时完成,即送料小车回程时翻板可同时翻起,节省了送料时间进而提高了水压试管机的节奏,送料小车采用导轨与辊轮进行送进的结构,减小了试压中心偏离试压大梁的尺寸,改善了试压主机的受力状况,进而优化了主机设备设计。送料小车和导轨形成悬臂送料,当管料送入双试压工位后送料小车将即时的离开试压工位,不再占用双试压工位空间,使主机设备的结构设计更加简单方便。

    一种大型模具的快速更换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6270166B

    公开(公告)日:2018-06-29

    申请号:CN201610751088.X

    申请日:2016-08-26

    Abstract: 一种大型模具的快速更换装置,包括连接架和模具,所述模具插入到连接架内部,通过摆臂销轴与连接架连接,限位套安装在摆臂销轴上,一侧紧靠连接架,另一侧紧靠摆臂;摆臂底部插在摆臂销轴上,挡板通过螺钉安装在摆臂销轴上;压板通过螺钉安装在摆臂底部;摆臂顶部插入到连杆上,通过销轴与连杆铰接连接;销轴一侧的轴端挡板通过螺钉与摆臂连接;本发明实现了通过控制油缸的伸长和缩短实现模具和连接架的脱离和连接,大大简化了模具与连接架间的连接结构,提高了模具更换效率,降低了维护和制造成本,提高了产品生产率。

    一种大口径管道升降对中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4961076B

    公开(公告)日:2017-07-04

    申请号:CN201510411347.X

    申请日:2015-07-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口径管道升降对中装置,包括多个并列排列的升降对中单元,升降对中单元包括托辊和托辊支架,托辊安装在托辊支架上,托辊支架固定于连接盖,连接盖下表面连接升降杆和螺旋升降机,升降杆的另一端位于固定筒内部,固定筒固定于支架上,螺旋升降机也固定于支架上;固定筒内装有液压油,固定筒下部开有油管接头,固定筒通过油管接头连通液压油管线;螺旋升降机连接伺服电机。这种升降对中装置,通过控制伺服电机的旋转实现控制螺栓升降机升降高度,实现不同管径的管道中心精确达到试压中心;管道充满试压介质后主要由升降杆承受管道重量和试压介质重量,大大降低了螺旋升降机的提升吨位,使支撑装置更为简单,造价更低,便于维护。

    一种双金属复合管液涨成形上料装置和上料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5195637B

    公开(公告)日:2017-04-19

    申请号:CN201510708878.5

    申请日:2015-10-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这种双金属复合管液涨成形上料装置和上料工艺,首先将穿套好的基管和衬管轴向送至移动夹具上,在输送前,首先将基管的焊缝朝向12点方向,由于在轴向输送过程中,基管不会旋转,因此焊缝朝向不会改变,当基管轴向运动到位后,左右移动夹具在各自油缸作用下将基管夹紧,然后移动夹紧装置将钢管运送至水压复合工位,之后左右固定夹紧装置闭合,上卡箍落下,将需要复合的基管夹紧在一封闭模具内,该上料装置一方面解决了钢管对设备的冲击问题,另一面也解决了钢管焊缝朝向问题,再者该装置整个工艺流程可实现自动控制,大大提高了设备的自动化程度,也大大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一种用于封闭容器内壁自动清洗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5903733A

    公开(公告)日:2016-08-31

    申请号:CN201610389652.8

    申请日:2016-06-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8B9/08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封闭容器内壁自动清洗的装置,其包括底座,夹具底座与可移动式左支架卡接,固定式右支架与夹具底座固接,左夹具与可移动式左支架固接,右夹具与固定式右支架固接,底座上侧与第一气缸一端、第二气缸一端、第三气缸一端固接,第一气缸伸出杆与第一旋转支座一端固接,第一旋转支座另一端与第一旋转耳轴一端固接,第一旋转耳轴另一端与第一旋转轴一端连接,第一旋转轴另一端与夹具底座连接;第二气缸伸出杆与第二耳轴支座一端固接,第二耳轴支座另一端与第二旋转轴一端铰接,第二旋转轴另一端与夹具底座固接,第三气缸伸出杆与第三耳轴支座一端固接,第三耳轴支座另一端与第三旋转轴一端铰接,第三旋转轴另一端与夹具底座固接。

    一种加热与水压耦合作用的双金属复合管成形工艺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5290241A

    公开(公告)日:2016-02-03

    申请号:CN201510708758.5

    申请日:2015-10-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1D39/04 B21D26/03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这种加热与水压耦合作用的双金属复合管成形工艺及系统,首先需要将基管加热,之后将基管与衬管穿套在一起,当基衬管穿套完成后,对衬管进行水压涨形,衬管首先发生弹性变形,当水压压力继续加大后,衬管发生塑性变形,衬管外表面与基管内表面紧密贴合,之后继续增加水压压力,衬管与基管同时发生变形,此时基管仅仅发生弹性变形;之后水压涨形压力降为0,冷却衬管;最后将复合好的复合管自然冷却至室温,复合工艺完成。此双金属复合管成形工艺,一方面提高了双金属复合管的成形质量,另一方面解决了衬管材质优于基管材质的双金属管的复合成形的难题,该方法更适用衬管材质较基管材质差的双金属管的复合成形。

    一种双金属复合管液涨成形全抱持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5215131A

    公开(公告)日:2016-01-06

    申请号:CN201510705102.8

    申请日:2015-10-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这种双金属复合管液涨成形全抱持装置,由上模具和下模具在管径方向上形成一封闭模腔,该封闭模腔可以将钢管在整长范围内进行夹持,又称之为全夹持装置,并由左右勾头将上下模具紧紧卡箍住,以承受水压涨形过程的分模力。由于上下模具形成的模腔对钢管外径有限制作用,因此在双金属复合管液涨成形过程中,即使水压涨形力超过基管的最大屈服强度,也不会使基管发生超过API标准要求的变形,由于钢管在整长范围内都受到模具限制,因此基管也不会发生轴向弯曲变形,相反会提高基管直线度并降低基管的椭圆度,因此该全夹持装置不仅可以充分发挥基管的性能,提高复合管的成形质量,并能提高基管的直线度降低基管的椭圆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