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管开卷控制方法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117781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223632.4

    申请日:2024-09-0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线管生产设备领域,涉及线管开卷控制方法,适用于盘绕在卷筒上的线管。线管开卷控制方法包括沿线管的牵拉方向,依次布置卷筒、排管器、导向组件,当线管发生偏移时,卷筒沿卷筒轴线方向横移,和/或排管器横向滑移,横向滑移方向平行于卷筒轴线方向,以使线管始终垂直于卷筒轴线方向。本发明通过在卷筒出口侧设置能够沿平行于卷筒轴向方向滑移的排管器,消除了线管与排管器、导向轮的夹角,使得线管始终以垂直于卷筒轴线的状态被牵引拉出,同时,保证线管开卷时不产生内应力,不出现擦伤线管外表面的情况。

    一种加热与水压耦合作用的双金属复合管成形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5215219B

    公开(公告)日:2017-09-26

    申请号:CN201510708705.3

    申请日:2015-10-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这种加热与水压耦合作用的双金属复合管成形工艺及系统,首先需要将基管加热,之后将基管与衬管穿套在一起,当基衬管穿套完成后,对衬管进行水压涨形,衬管首先发生弹性变形,当水压压力继续加大后,衬管发生塑性变形,衬管外表面与基管内表面紧密贴合,之后继续增加水压压力,衬管与基管同时发生变形,此时基管仅仅发生弹性变形;之后水压涨形压力降为0,冷却衬管;最后将复合好的复合管自然冷却至室温,复合工艺完成。此双金属复合管成形工艺,一方面提高了双金属复合管的成形质量,另一方面解决了衬管材质优于基管材质的双金属管的复合成形的难题,该方法更适用衬管材质较基管材质差的双金属管的复合成形。

    一种加热与水压耦合作用的双金属复合管成形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5215219A

    公开(公告)日:2016-01-06

    申请号:CN201510708705.3

    申请日:2015-10-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这种加热与水压耦合作用的双金属复合管成形工艺及系统,首先需要将基管加热,之后将基管与衬管穿套在一起,当基衬管穿套完成后,对衬管进行水压涨形,衬管首先发生弹性变形,当水压压力继续加大后,衬管发生塑性变形,衬管外表面与基管内表面紧密贴合,之后继续增加水压压力,衬管与基管同时发生变形,此时基管仅仅发生弹性变形;之后水压涨形压力降为0,冷却衬管;最后将复合好的复合管自然冷却至室温,复合工艺完成。此双金属复合管成形工艺,一方面提高了双金属复合管的成形质量,另一方面解决了衬管材质优于基管材质的双金属管的复合成形的难题,该方法更适用衬管材质较基管材质差的双金属管的复合成形。

    一种作用力在中心线上的通径机缓冲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4061271B

    公开(公告)日:2015-12-30

    申请号:CN201410280624.3

    申请日:2014-06-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钢管通径设备使用的枪膛缓冲技术领域,本发明的一种作用力在中心线上的通径机缓冲系统,包括枪膛及其水平贯穿枪膛左侧面的缓冲气缸,所述缓冲气缸缸杆右端部通过螺钉固定有缓冲垫总成并且缓冲垫总成右端面为圆弧型的缓冲接触头;所述缓冲气缸通过软气管连接有安装与其上的缓冲气缸控制阀组;所述枪膛内设置有位于缓冲气缸右侧的偏心套筒缓冲装置。通径工具与其接触的受力作用点始终在圆球面最高点,即作用在缓冲气缸缸杆的冲击力始终与缸杆在同一轴线上,不产生偏心力,使缓冲气缸缸杆不易折断;快速排气阀的出气口设有节流阀,能够控制排出气体的速度,从而控制缓冲气缸回退速度,进而控制通径工具产生的冲击。

    一种用于液胀成型的等边三角管件成型度检测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646289B

    公开(公告)日:2022-08-12

    申请号:CN202210548619.0

    申请日:2022-05-2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液胀成型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液胀成型的等边三角管件成型度检测装置。该装置包括工作台,工作台的上端后侧固定连接有L形定位板,L形定位板的水平部固定插套有两个第一气动推杆,两个第一气动推杆的上端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同一个误差识别机构,工作台的上端后侧固定连接有分类标记机构。本发明只需检测三角管件的一个内角即可快速判断三角管件是否为等边三角形,无需进行三边长度的逐一测量,提高了检测效率,实现对三角管件的残次程度进行有效的分类划分,进而给予后续对三角管件的修复处理提供了有效的数据支撑。

    一种大型多向模锻液压机水平锻造协同控制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922270A

    公开(公告)日:2020-11-13

    申请号:CN202010672090.4

    申请日:2020-07-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大型多向模锻液压机水平锻造协同控制系统及方法,包括水平锻造单元和垂直锤头锻造单元,还包括PLC控制系统,水平锻造单元包括左锤头锻造单元和右锤头锻造单元,左锤头锻造单元和右锤头锻造单元对称安装在机架框架的水平中心线上,左锤头锻造单元和右锤头锻造单元均通过管线连通液压泵站,PLC控制系统电连接有HMI人机界面,垂直锤头锻造单元、左锤头锻造单元和右锤头锻造单元均与PLC控制系统电信号连接。本发明在多向模锻水平锻造过程中实时动态闭环调节比例方向阀和伺服比例阀适应值,保证左锤头和右锤头快速前进和加压运行的的稳定性、准确性,大幅提高大型多向模锻液压机水平锻造自动控制的智能化水平。

    一种钢管自动水平排管装置及其排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059602B

    公开(公告)日:2017-10-17

    申请号:CN201510453125.4

    申请日:2015-07-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钢管自动水平排管装置及其排管方法,装置包括送料辊道、定位挡板、斜台架、翻料钩、排料仓、挡料架、限位器以及侧导向板;定位挡板位于送料辊道左侧;翻料钩位于斜台架的上端;挡料架设于斜台架下端,排料仓位于斜台架下方,侧导向板的数量为2个,分别固定于排料仓的左右两侧地面上,限位器的数量为2个,分别固定于两个侧导向板之间的上下两端的地面上。本排管方法每排好一根管子,排料仓水平移动一个管径距离,依次实现每一层的排列过程。初始位置时油缸在上止点,第一层完成后下降一个管径的距离,进行第二层的排列,这样依次实现全部排列过程。本发明实现了钢管全自动水平排管码垛,能大大提高排管生产效率并降低生产成本。

    一种适用于变长钢管的通径机进出料机构

    公开(公告)号:CN104773500B

    公开(公告)日:2017-03-08

    申请号:CN201510145046.7

    申请日:2015-03-30

    Abstract: 一种适用于变长钢管的通径机进出料机构,包括旋转台架,旋转台架通过支撑环安装在旋转支撑台架上,在支撑环与旋转支撑台架内部安装有旋转驱动装置,支撑环位于旋转台架和旋转驱动装置间,翻料驱动装置通过旋转支撑台架安装在旋转台架一侧,翻料装置安装在旋转台架上,并与翻料驱动装置铰接连接,固定台架的一端与旋转台架的一端接触;当来料钢管长度变化时,无需人工调整进出料装置,只需控制旋转驱动装置驱动旋转台架旋转,使旋转台架与固定台架分开,通径小车便可以靠近钢管端面进行通径,整个过程无需停机和操作人员安装和拆卸。本发明具有自动化程度高,生产效率高,工作量小,对操作人员技术水平要求低,维护成本低等显著优点。

    一种双作用充液阀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402185A

    公开(公告)日:2016-03-16

    申请号:CN201510896293.0

    申请日:2015-12-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5B15/202 F16K27/0254 F16K31/1221

    Abstract: 一种双作用充液阀,包括双作用油缸,双作用油缸的上部安装有保护罩,双作用油缸通过连接件与阀口装置连接成一体,双作用油缸的活塞杆上套装有支撑环,支撑环和阀口装置组成的空腔内安装有油缸复位弹簧,阀口装置下方为压机主缸,法兰通过螺钉将充液阀把接在压机主缸端面上;在双作用油缸的作用下,不仅充液阀芯关闭可靠,而且减少了压机频繁动作而产生的冲击力,这大大延长了充液阀的使用寿命,它结构紧凑、维修方便,提高了压机的工作性能。油缸复位弹簧的设置,保证了压机在非工作时充液阀处于关闭状态。

    一种作用力在中心线上的通径机缓冲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4061271A

    公开(公告)日:2014-09-24

    申请号:CN201410280624.3

    申请日:2014-06-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钢管通径设备使用的枪膛缓冲技术领域,本发明的一种作用力在中心线上的通径机缓冲系统,包括枪膛及其水平贯穿枪膛左侧面的缓冲气缸,所述缓冲气缸缸杆右端部通过螺钉固定有缓冲垫总成并且缓冲垫总成右端面为圆弧型的缓冲接触头;所述缓冲气缸通过软气管连接有安装与其上的缓冲气缸控制阀组;所述枪膛内设置有位于缓冲气缸右侧的偏心套筒缓冲装置。通径工具与其接触的受力作用点始终在圆球面最高点,即作用在缓冲气缸缸杆的冲击力始终与缸杆在同一轴线上,不产生偏心力,使缓冲气缸缸杆不易折断;快速排气阀的出气口设有节流阀,能够控制排出气体的速度,从而控制缓冲气缸回退速度,进而控制通径工具产生的冲击。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