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880765A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0921169.4
申请日:2024-07-10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盾构近距离穿越既有运营铁路桥梁的加固装置及方法,其装置包括既有桥桩,所述既有桥桩外侧设置有补强桩,所述补强桩上设置有钢筋混凝土临时承台,所述钢筋混凝土临时承台上设置有钢结构支顶,所述钢结构支顶上端设置有对既有运营铁路桥梁进行顶托的顶托结构,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既有运营铁路桥梁的支座反力进行监测;测出注浆参数,并进行预注浆;施工补强桩;施工钢筋混凝土临时承台;施工钢结构支顶,进行加固顶紧;开挖基坑,并实时监测数据;判断是否需要完全脱换;施工补强承台;拆除钢筋混凝土临时承台和钢结构支顶。本发明能有效保证在盾构穿越时上部铁路桥结构不产生错动,有效保证既有线路安全运营。
-
公开(公告)号:CN118774875A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410921171.1
申请日:2024-07-10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IPC: E21D1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下工程重载条件下的钢混组复合型结构体系,包括钢箱型承力构件,钢箱型承力构件外设置有管片外保护层,管片外保护层、钢箱型承力构件连接为一个整体,钢箱型承力构件内形成多个空腔,空腔中填充有内部充填混凝土,内部充填混凝土与管片外保护层中的混凝土保护层内外共同作用,增强整体结构的稳固性和承载能力。发明通过钢箱型承力构件内部填充高性能混凝土的方式,能较大幅度提高管片自身承载能力;管片外部设置防裂钢筋网及混凝土保护层,极大提高了管片自身耐久性;管片环缝和纵缝的连接采用混凝土,能够适应各种模具的企口、凹槽等连接形式,便于利用各种模具生产,管片间采用专用搭接钢板连接,提高了管片整体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352987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702096.6
申请日:2024-11-26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机械法建造组合群洞式车站及其建造方法,其车站包括位于两侧的轨行区,轨行区之间设置有岛式人行区,岛式人行区与轨行区通过站台连接通道连通,一侧轨行区外设置有工作竖井,所述工作竖井与岛式人行区连通;其建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明挖施作工作竖井;以工作竖井作为盾构始发,施作轨行区和岛式人行区;在轨行区和岛式人行区之间施工站台连接通道;对工作竖井进行功能分区;完成整个车站的施工。本发明仅需占用较小面积地面空间用以施作工作竖井,能有效缓解地铁建造对城市繁忙地段造成的交通压力,便利市民出行。本发明机械化程度高,对地面交通影响小,能极大程度提升施工效率,缩短地铁项目建设周期,降低工程造价。
-
公开(公告)号:CN220909703U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322194299.6
申请日:2023-08-16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IPC: E21D11/0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装配式类矩形顶管管片的接头连接结构,包括顶管管片,顶管管片包括凸榫顶管管片、凹榫顶管管片,凸榫顶管管片、凹榫顶管管片之间采用多重连接结构进行固定,多重连接结构包括位于端面的对拼结构、位于内侧的钢板结构和位于外侧的连接件结构,多重连接结构左右对称布设。本实用新型不仅能精准地定位拼装,而且能增强抵御环境变形能力;通过矩形顶管受力特征分析,在承受拉力的内侧部位采取钢板之间的栓接连接方式,不仅能满足受力需求还可以采取措施进行耐久性把控,在承受压力的外侧部位采用弯型螺栓进行加固作用,增加了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和韧性。本实用新型降低了人工安装时的劳动强度,结构简单,操作简便,提高了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222810815U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421624852.3
申请日:2024-07-10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IPC: E21D11/0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地下工程重载条件下的钢混组复合型结构体系,包括钢箱型承力构件,钢箱型承力构件外设置有管片外保护层,管片外保护层、钢箱型承力构件连接为一个整体,钢箱型承力构件内形成多个空腔,空腔中填充有内部充填混凝土,内部充填混凝土与管片外保护层中的混凝土保护层内外共同作用,增强整体结构的稳固性和承载能力。本实用新型通过钢箱型承力构件内部填充高性能混凝土的方式,能较大幅度提高管片自身承载能力;管片外部设置防裂钢筋网及混凝土保护层,极大提高了管片自身耐久性;管片环缝和纵缝的连接采用混凝土,能够适应各种模具的企口、凹槽等连接形式,便于利用模具生产,管片间采用专用搭接钢板连接,提高了管片整体性。
-
公开(公告)号:CN219157758U
公开(公告)日:2023-06-09
申请号:CN202223406166.2
申请日:2022-12-15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龚贵清 , 李建伟 , 陈富东 , 张理维 , 李爱东 , 郭现钊 , 邹晋华 , 赵林 , 吴劭旸 , 唐锞 , 郄雪刚 , 文斯翔 , 焦隆新 , 黄靓钰 , 刘武通 , 黄永健 , 费瑞振
IPC: E02D29/04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地铁工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单柱双纵梁地铁结构,包括顶板、中板、底板和侧墙,所述顶板、中板、底板由上至下顺次架设在两个所述侧墙之间,并与所述侧墙构成框架式结构,在所述顶板上间隔布设有至少两个顶纵梁,所述顶纵梁沿着地铁线路纵向布设,相邻的两个顶纵梁之间通过上坦拱结构连接,所述上坦拱结构通过支撑柱与底板连接。本实用新型由双柱改为单柱,减小地铁结构宽度,减小顶板和底板的板厚和配筋,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采用坦拱结构的设置,充分利用了混凝土的受压性能,既保证了结构受力要求,也满足了站厅层与站台层的净高要求。(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