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固体分频和液体分频组合的光谱分频组件及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016761A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410157518.X

    申请日:2024-02-04

    Abstract: 一种固体和液体组合的光谱分频组件及方法,属于太阳能光谱分频利用技术领域。该光谱分频组件的具体结构主要包括液体分频层和固体分频层。其工作原理为,将全光谱中电池无法利用的能量在液体分频层中转化为热能,可利用的能量通过固体分频层中的固体分频器件透射,由电池转化为电能。其区别于常规分频方式的主要特征是,通过固体分频器件的反射和透射,使不可利用的能量在液体器件中实现两次吸收过程,而可利用的能量仅有一次吸收过程。采用这种针对不同光谱区间的单光程‑双光程设计,能够解决液体吸收材料厚度大时减弱电池可利用光谱区间的能量穿透,而厚度小时减弱电池不可利用光谱区间的能量吸收这一技术矛盾。

    确定光伏热系统分频流体流速的图像插值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8096510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410139789.2

    申请日:2024-02-01

    Abstract: 确定光伏热系统分频流体流速的图像插值方法及应用,该方法绘制光伏热系统分频流体最佳流速随太阳辐照和风速变化的图像,插值计算实际工况的最佳流速。首先设定可能的太阳辐照上下限和步长、风速上下限和步长、流速上下限和初始步长;设定风速为下限、太阳辐照为下限、流速为下限,以初始步长增加流速,遍历设定范围,在每一个流速计算系统效率,确定最佳流速,并围绕最佳流速,不断缩小范围和步长,确定需求精度下的最佳流速;以步长增加太阳辐照,以步长增加风速,重复上述最佳流速确定过程,确定范围内所有风速下所有太阳辐照对应的最佳流速,画图;针对实际太阳辐照和风速,采用线性插值方法,确定相邻风速下的最佳流速,并确定最佳流速。

    具有多重旋转切换结构柔性热电输出二阶聚光PVT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7053424A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310802137.8

    申请日:2023-07-0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具有柔性热电输出的二阶聚光光伏/光热系统,其包含:主抛物面聚光镜,旋转切换结构,光伏(PV)组件。其中,旋转切换结构由三个不同光热功能属性的元件所组成,即纯二次反射镜,曲面集热槽,滤光反射槽,且三者具有相同的旋转焦点。系统实际运行时,当旋转结构切换为二次反射镜模式时,此时系统为纯聚光光伏系统,可以实现高效的电输出;当旋转结构切换为曲面集热槽模式时,此时系统转换为纯聚光光热结构,可以实现高品位热输出;当旋转结构切换为滤光反射槽模式时,此时,系统为转换PVT复合系统,可以输出电能与热能两种不同品位的能量,满足应用末端的不同能源需求。本项目通过改变二阶聚光系统运行特性实现系统热电柔性输出的特性。

    一种基于特征分析的业务数据归纳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6611793B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310698769.4

    申请日:2023-06-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特征分析的业务数据归纳方法及系统,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连接项目管理平台,获取第一项目的信息;确定第一项目对应的所需业务模块;对第一项目进行业务数据分解,得到多组业务数据集,每一组业务数据集存储于对应的业务区块中;根据多组业务数据集分别进行数据特征分析,得到多组业务数据特征集;对所需业务模块进行关联分析,获取模块关联系数;根据模块关联系数对多组业务数据特征集进行分析,获取业务连接组;以业务连接组对多组业务数据特征集进行组合存储。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业务数据复杂,处理效率低的技术问题,达到了根据特征进行业务数据整理,提高数据存储质量的技术效果。

    加筋土结构的数值计算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4969951B

    公开(公告)日:2022-10-25

    申请号:CN202210889270.7

    申请日:2022-07-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加筋土结构的数值计算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该方法包括:对加筋土进行受力分析,基于加筋土的筋材轴力分布和筋材加筋作用的影响范围,计算施加在填土上的平均水平等效附加应力增量;基于邓肯张模型,根据填土原有应力和施加在填土上的平均水平等效附加应力增量确定的主应力计算填土模量和填土强度增量;根据填土模量和填土强度增量构建加筋土结构数值模型;根据加筋土结构数值模型进行数值计算。通过实施本发明,在构建模型时,考虑了筋材轴力分布对等效附加应力的影响,考虑了等效附加应力在填土中的影响范围及空间分布规律,使得模型计算结果更加准确。且无需设置筋材单元和筋土接触面单元,提高了建模效率。

    加筋土结构的数值计算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4969951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889270.7

    申请日:2022-07-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加筋土结构的数值计算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该方法包括:对加筋土进行受力分析,基于加筋土的筋材轴力分布和筋材加筋作用的影响范围,计算施加在填土上的平均水平等效附加应力增量;基于邓肯张模型,根据填土原有应力和施加在填土上的平均水平等效附加应力增量确定的主应力计算填土模量和填土强度增量;根据填土模量和填土强度增量构建加筋土结构数值模型;根据加筋土结构数值模型进行数值计算。通过实施本发明,在构建模型时,考虑了筋材轴力分布对等效附加应力的影响,考虑了等效附加应力在填土中的影响范围及空间分布规律,使得模型计算结果更加准确。且无需设置筋材单元和筋土接触面单元,提高了建模效率。

    加筋土挡墙筋材轴力分布模型确定方法及分布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081089B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210889275.X

    申请日:2022-07-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加筋土挡墙筋材轴力分布模型确定方法及分布计算方法,该模型确定方法包括:基于胡克定律描述土体的应力应变关系,确定土体应变和土体受到的应力的第一关系;根据剪力滞原理,确定土体受到的应力和筋材轴力的第二关系;基于土体位移和土体应变的关系、筋材轴力和筋‑土界面剪应力的关系,根据第一关系和第二关系确定土体位移和筋‑土界面剪应力的第三关系;基于筋‑土相对位移和土体位移、筋材变形的关系以及筋‑土界面剪胀模型,根据第三关系以及筋材轴力的应变关系确定筋材轴力的分布模型。该分布模型确定方法,通过考虑筋‑土界面相对位移以及筋‑土界面的剪胀特性,使得确定的筋材轴力的分布模型更加符合实际,更加准确。

    加筋土挡墙筋材轴力分布模型确定方法及分布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081089A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2210889275.X

    申请日:2022-07-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加筋土挡墙筋材轴力分布模型确定方法及分布计算方法,该模型确定方法包括:基于胡克定律描述土体的应力应变关系,确定土体应变和土体受到的应力的第一关系;根据剪力滞原理,确定土体受到的应力和筋材轴力的第二关系;基于土体位移和土体应变的关系、筋材轴力和筋‑土界面剪应力的关系,根据第一关系和第二关系确定土体位移和筋‑土界面剪应力的第三关系;基于筋‑土相对位移和土体位移、筋材变形的关系以及筋‑土界面剪胀模型,根据第三关系以及筋材轴力的应变关系确定筋材轴力的分布模型。该分布模型确定方法,通过考虑筋‑土界面相对位移以及筋‑土界面的剪胀特性,使得确定的筋材轴力的分布模型更加符合实际,更加准确。

    一种基于特征分析的业务数据归纳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6611793A

    公开(公告)日:2023-08-18

    申请号:CN202310698769.4

    申请日:2023-06-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特征分析的业务数据归纳方法及系统,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连接项目管理平台,获取第一项目的信息;确定第一项目对应的所需业务模块;对第一项目进行业务数据分解,得到多组业务数据集,每一组业务数据集存储于对应的业务区块中;根据多组业务数据集分别进行数据特征分析,得到多组业务数据特征集;对所需业务模块进行关联分析,获取模块关联系数;根据模块关联系数对多组业务数据特征集进行分析,获取业务连接组;以业务连接组对多组业务数据特征集进行组合存储。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业务数据复杂,处理效率低的技术问题,达到了根据特征进行业务数据整理,提高数据存储质量的技术效果。

    一种基于水合盐复合材料的全温域电池热管理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6315296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314536.X

    申请日:2023-03-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水合盐复合材料的全温域电池热管理方法及装置,在电池外侧设置复合材料,所述复合材料包括多孔介质骨架和水合盐,所述电池热管理方法包括步骤:S1,充放电前预热:在电池充放电之前,对环境温度T环进行检测,若T环<T0,则对电池进行预热;若T环≥T0,则直接进行充放电;S2,充放电过程控温:在充放电过程中,当电池温度T电池处于最佳工作温度区间T0~T1内时,对电池进行中温控温;当T电池>T1时,通过高温吸热对电池进行降温,本发明所述电池热管理方法及装置通过充放电前预热,充放电过程中中温控温、高温吸热降温等方式将加热及冷却功能集于一体,具有多段控温能力,对电池实现了全温域范围内的热管理。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