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透明电极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6406215A

    公开(公告)日:2023-07-07

    申请号:CN202310436823.8

    申请日:2023-04-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透明电极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属于透明导电薄膜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用功率为2~10W的直流溅射在电池基片的缓冲层表面沉积厚度为5~15nm的透明导电薄膜形成透明电极缓冲层;采用射频溅射在所述透明电极缓冲层表面继续沉积透明导电薄膜形成透明电极薄膜层。本发明的方法在溅射透明导电薄膜之前采用超低频直流溅射替代射频溅射制备超薄透明电极缓冲层,达到对电池光电学性能影响较小的情况下有效降低射频溅射对电池基片表面和内部材料的溅射损伤,降低接触电阻,使得电池性能提高且光学性能优异。

    一种光伏组件实况工作温度的室内模拟平台

    公开(公告)号:CN120016960A

    公开(公告)日:2025-05-16

    申请号:CN202411305274.1

    申请日:2024-09-19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太阳能电池实验领域,公开了一种光伏组件实况工作温度的室内模拟平台,包括实验区域和暖风机区域,实验区域设置有光伏组件安置处、风扇和数字源表,暖风机区域设置有暖风机,暖风机的性能满足开机30分钟后,实验区域温差小于1℃,风速小于0.1m/s,实验区域温度在25‑50℃之间可调节。本申请的室内模拟平台,具有环境温度控制、风速/风向控制功能,通过对光伏组件施加正向偏压来给电池片供能,通过控制源表功率模拟不同光辐照度下的发热量,从而实现不同光辐照度下光伏组件的实际发热情况模拟,给通过pn结的电流‑电压关系控制光伏组件的实际发热提供了可能。

    将固体分频和液体分频组合的光谱分频组件及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016761A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410157518.X

    申请日:2024-02-04

    Abstract: 一种固体和液体组合的光谱分频组件及方法,属于太阳能光谱分频利用技术领域。该光谱分频组件的具体结构主要包括液体分频层和固体分频层。其工作原理为,将全光谱中电池无法利用的能量在液体分频层中转化为热能,可利用的能量通过固体分频层中的固体分频器件透射,由电池转化为电能。其区别于常规分频方式的主要特征是,通过固体分频器件的反射和透射,使不可利用的能量在液体器件中实现两次吸收过程,而可利用的能量仅有一次吸收过程。采用这种针对不同光谱区间的单光程‑双光程设计,能够解决液体吸收材料厚度大时减弱电池可利用光谱区间的能量穿透,而厚度小时减弱电池不可利用光谱区间的能量吸收这一技术矛盾。

    一种考虑温度分布的光伏组件电池片选择及排布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454830A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311530612.7

    申请日:2023-11-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考虑温度分布的光伏组件电池片选择及排布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选定安装地区,获取安装地区的年度平均环境参数,并测试光伏组件在该环境参数下的温度分布;S2.根据温度分布将光伏组件划分为若干个温区;S3.以位于各温区的光伏组件部分作为一个光伏子组件,选择其中一个作为基准子组件,计算其他光伏子组件所需单体电池的电气特性;S4.根据各温区的光伏子组件所需单体电池的电气特性,选择合适的单体电池串并联,构成各温区的光伏子组件。其在各个温区选择电气特性一致的单体电池,确保各个温区的单体电池输出的电压与电流大小一致,减少了串并联之后的光伏组件的串并联损耗,提高光伏组件的输出功率,延长光伏组件的使用寿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