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209699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146040.7
申请日:2024-08-20
Applicant: 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抽水蓄能‑虚拟电厂联合运行系统及方法,抽水蓄能‑虚拟电厂联合运行系统内部包括定/变速抽蓄运营商、虚拟电厂运营商,各运营商之间进行电能与辅助服务交易,通过合理的利益分配策略使得各运营商的总体利益最大化。所述优化模型及方法包括:首先以联合运行系统建设成本最小为目标构建上层优化模型;然后以联合运行系统运行成本最低构建联合运行系统合作博弈模型;并且在考虑风光不确定性的基础上,引入虚拟博弈者“大自然”,构建非合作博弈模型以最小化风光不确定性对规划结果造成的影响;最后,采用改进布谷鸟算法进行求解。本发明有效提升了系统的鲁棒性,提升了系统内各运营商的收益,有利于联合运行系统的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9340981A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411442418.8
申请日:2024-10-15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运行优化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变速抽水蓄能电站的优化运行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建立日前市场投标模型;日前市场投标模型以配置有变速抽水蓄能电站的新能源基地在日前市场和实时市场的总收益最大为目标;建立实时市场自调度模型;实时市场自调度模型以配置有变速抽水蓄能电站的新能源基地在实时市场的总收益最大为目标;对包含日前市场投标模型和实时市场自调度模型的两阶段运行优化模型进行迭代求解,得到变速抽水蓄能电站的优化运行方案。本发明充分考虑了变速抽水蓄能电站对电力市场的影响,提高了变速抽水蓄能的运行效率与收益,为配套新能源基地的变速抽水蓄能电站的调度运行提供科学的依据和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18971050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0906484.X
申请日:2024-07-08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风光‑定/变速抽蓄联合容量配置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抽蓄联合运行系统的参数信息,基于所述参数信息构建抽蓄联合运行系统模型;建立基于数据驱动的分布式鲁棒优化模型;将抽蓄运营商与风光运营商分别映射为内部参数、信息一致的两个种群φinv、φdg,构建风光‑定/变速抽蓄联合运行系统演化博弈模型;将演化博弈模型与基于数据驱动的鲁棒优化模型耦合,得到风光‑定/变速抽蓄联合运行系统的容量配置模型;求解风光‑定/变速抽蓄联合运行系统的容量配置模型,得到风光‑定/变速抽蓄联合运行系统的容量配置方案。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在实现各方利益最大化的同时,提升模型的“鲁棒性”与“工程实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577621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706185.8
申请日:2024-11-26
Applicant: 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F18/2431 , G06F18/21 , G06N20/00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逻辑和I‑V趋势线的光伏阵列故障检测与分类方法,包括:S1、在串并联SP和TCT全交联配置下构建用于训练和验证的数据集;S2、对获取的数据集中数据进行预处理,基于光伏阵列I‑V趋势线和P‑V最大功率线性插值定义故障指数;S3、根据I‑V趋势线的变化,选择采用三角形隶属度函数来表征故障指数fi与最大功率点电压Vmpp不同数值范围;S4、根据隶属度函数的边界范围和数量,结合光伏阵列的故障特性,在模糊逻辑推理中定义“if‑then”规则;S5、利用最大隶属度法进行反模糊化处理并输出。本方法采用了最大隶属度法进行反模糊处理,从而实现对光伏阵列故障的准确检测与分类。
-
公开(公告)号:CN119340987A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411485683.4
申请日:2024-10-23
Applicant: 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配电网可控资源技术‑经济可行域聚合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S1、获取配电网的运行基础数据;S2、根据所述运行基础数据,构建考虑可控资源调节能力和系统运行经济特性的配电网可控资源技术‑经济可行域聚合模型;S3、根据最小外接圆法对所述配电网可控资源技术‑经济可行域聚合模型进行求解,得到配电网可控资源技术‑经济可行域;S4、根据配电网可控资源技术‑经济可行域,对配电网可控资源进行优化调度。本方法可以快速求取配电网可控资源技术‑经济可行域,促进海量异构可控资源参与配电网优化调度和新能源的就地消纳。
-
公开(公告)号:CN119171462A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411334883.X
申请日:2024-09-24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磁控电抗器的高低暂态电压模拟调控系统及方法,包括基于磁控电抗器的高/低暂态电压发生系统、就地测控系统和远方监控系统;还包括模拟调控系统进线开关K1、系统出线开关K2、旁路开关S1,磁控限流电抗器Xr、降压断路器K3、降压断路器K4、磁控降压电抗器L1、电容器C以及磁控升压电抗器L2,通过旁路开关S1的断开和闭合进行测试试验工况和常规工况的切换。磁控限流电抗器Xr与磁控降压电抗器L1构成阻抗分压,通过磁控实现阻抗值的平滑变化进而模拟电网电压跌落;磁控限流电抗器Xr、电容器C和磁控升压电抗器L2构成电容升压,通过磁控改变L2的电抗大小改变无功在线路中的流动,进而模拟电网电压抬升。
-
公开(公告)号:CN118761199A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410738776.7
申请日:2024-06-07
Applicant: 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 武汉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17/13 , G06Q50/06 , G06Q10/0639 , H02J3/00 , G06F113/04
Abstract: 一种面向电网仿真误差溯源的致差区域识别方法,属于电力电网仿真技术领域,引入综合扰动深度与仿真可信度评价体系,根据系统受扰后节点电压功率变化情况判断该节点的元件特性是否被充分激发,同时利用仿真数据与实测数据考察元件仿真模型的输出与实际系统的输出之间的相似度,通过刻画系统各节点受扰程度与仿真可信度,可以初步锁定误差子区域来缩小误差区域,随后继续混合动态仿真过程,继续利用仿真可信度评价体系逐步寻找误差主导区域及元件。与现有的识别方法相比,本方法不仅结合了扰动深度与仿真可信度共同判断误差区域,还建立起完整的评价体系、定义了综合扰动深度,能更有效进行判断,提高识别准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441778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567755.X
申请日:2024-11-05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负荷模型参数辨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目标负荷点的静态负荷参数、动态负荷参数以及功率、电压和相角的实测数据;将静态负荷参数和动态负荷参数代入预先建立的综合负荷模型,采用统计综合法对综合负荷模型中的第一独立参数求解,综合负荷模型包括静态负荷模型和动态负荷模型;基于改进的灰狼算法,将第一独立参数以及功率、电压和相角的实测数据代入目标函数,对综合负荷模型中的第二独立参数求解;基于第一独立参数和第二独立参数对综合负荷模型中的非独立参数求解。本公开通过统计综合法和改进的灰狼算法对综合负荷模型中的参数进行辨识,降低了对数据量的需求,同时提升了综合负荷模型的建模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8935506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1169212.2
申请日:2024-08-23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可再生清洁能源储热及供热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耦合太阳能与中深浅层地热能的跨季节储热及供热系统及方法,包括跨季节储热系统、供热系统以及用户端;跨季节储热系统包括太阳能集热器、中深层地埋管、跨季节储热水箱、热泵;供热系统包括浅层地埋管、中深层地埋管、跨季节储热水体、热泵、板式换热器。非供暖季节,太阳能集热器收集的太阳能以水的显热形式储存在水体中;浅层地埋管系统在春季开始启用,中深层地埋管系统在冬季耦合浅层地埋管以及储热水体通过板式换热器为用户侧进行供暖。本发明利用太阳能、中深层地热和浅层地热共同进行储热供热,实现了可再生能源的持续、稳定、高效利用,构建了低碳、清洁的供热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18757822A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410953562.1
申请日:2024-07-16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新能源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浅层与中深层地埋管相互切换的地埋管系统,旨在解决现有地埋管系统在浅层与深层地热利用上的局限性。系统由浅层地埋管与中深层地埋管组成,二者共用一个出水管,实现热能的有效传输和系统的紧凑布局,浅层地埋管采用U型管结构,中深层地埋管是U型管结构或套管结构,通过单向阀实现浅层与中深层地埋管之间的运行模式切换,该单向阀根据水流方向自动改变开关状态,简化了系统的控制流程。本发明的地埋管系统能够在夏季通过浅层地埋管取冷,冬季通过中深层地埋管取热,或根据需要进行模式切换,以实现地热能的多层次利用,提高全年能源利用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