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深海用海底电缆透水试验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721639A

    公开(公告)日:2020-09-29

    申请号:CN202010738424.3

    申请日:2020-07-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深海用海底电缆透水试验系统,包括样品安装组件、耐压组件、盐水循环系统、液压系统以及电控系统,样品安装组件与耐压组件结合设置,样品通过样品安装组件装入耐压组件中,盐水循环系统与耐压组件结合安装,液压系统与盐水循环系统结合安装,电控系统与耐压组件、盐水循环系统、液压系统电连接。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深海用海底电缆透水试验方法,自动配比盐水,自动控制压力环境,便捷高效的完成透水试验。所述深海用海底电缆透水试验系统能够满足4000米以内深水海底电缆的试验需求,所述深海用海底电缆透水试验方法高效便捷,且检测准确性好。

    动静态铠装缆及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292889A

    公开(公告)日:2020-06-16

    申请号:CN202010105204.7

    申请日:2020-02-20

    Abstract: 一种动静态铠装缆及制造方法,所述动静态铠装缆包括静态缆、动态缆及过渡组件,所述静态缆及所述动态缆共用同一缆芯,所述缆芯上设有过渡区,所述静态缆及所述动态缆分别位于过渡区的两侧,所述静态缆包括包覆于所述缆芯的第一铠装层,所述动态缆包括包覆于所述缆芯的第二铠装层,所述第二铠装层的层数不小于所述第一铠装层的层数,所述过渡组件安装于所述过渡区周侧,所述过渡组件两端分别套接于所述静态缆及动态缆端部。上述动静态铠装缆及制造方法中,所述静态缆及所述动态缆共用同一缆芯,所述过渡组件安装于所述过渡区周侧,所述过渡组件两端分别套接于所述静态缆及动态缆端部,以加强所述动静态铠装缆的结构强度。

    线缆生产设备及线缆生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841350A

    公开(公告)日:2019-06-04

    申请号:CN201711194343.6

    申请日:2017-11-24

    Abstract: 一种线缆生产设备,包括:线缆转承设备,包括:转盘转动轴;与所述转盘转动轴固定连接的底板;转盘,包括设置在所述底板上的内筒体;及设置在所述底板上的外筒体,所述外筒体与所述内筒体同轴设置,所述内筒体外周壁与所述外筒体内周壁之间形成容设线缆的承载空间;及驱动电机,用于驱动所述转盘转动轴转动,从而带动所述内筒体和所述外筒体中的至少一者转动;收放线设备,包括支撑底座及设置在所述支撑底座上的滚轮;及绕线盘具,旋转地支承在所述收放线设备的滚轮上,所述绕线盘具在所述滚轮的驱动下能够随着所述滚轮的旋转而旋转。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线缆生产方法。所述线缆生产设备及生产方法能够生产大尺寸线缆。

    超高压交联聚乙烯绝缘柔性直流光纤复合海底电缆

    公开(公告)号:CN103000292B

    公开(公告)日:2015-04-08

    申请号:CN201210559578.1

    申请日:2012-12-21

    Abstract: 本发明超高压交联聚乙烯绝缘柔性直流光纤复合海底电缆涉及的是一种直流电缆,特别是用于VCS换流技术的柔性直流输电系统中大功率远距离海底输电,以及非周期运行的风力发电、潮汐发电等新能源交流系统之间的并网连接。超高压交联聚乙烯绝缘柔性直流光纤复合海底电缆包括直流电缆、光纤单元、接地馈线、填充条、总铠装层和外护层,两根直流电缆分别置于左侧和右侧,光纤单元置于两直流电缆的中部上方,接地馈线置于两直流电缆的中部下方,通过平托非绞合方式成缆;成缆间隙采用圆弧形填充条进行填充;直流电缆、光纤单元以及接地馈线成缆后采用总铠装层铠装,总铠装层表面具有外护层,每层聚丙烯绳涂覆防腐绝缘胶,在其外部缠绕高强度自粘胶带。

    一种基于扭矩平衡设计的金属铠装电缆及其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112509A

    公开(公告)日:2014-10-22

    申请号:CN201410347594.3

    申请日:2014-07-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扭矩平衡设计的金属铠装电缆及其设计方法,光单元和控制单元螺旋绞合在一起,接地线单元分布在光单元和控制单元之间的间隙中构成内层缆芯,在内层缆芯的光单元、控制单元和接地线单元的间隙中进行水密填充,在内层缆芯外有绕包层;动力单元和填充芯螺旋绞合在内层缆芯的周围,接地线单元分布在动力单元和填充芯之间的间隙中构成外层缆芯,在外层缆芯的动力单元、接地线单元和填充芯之间的间隙中进行水密填充,在外层缆芯外有绕包层;在外层缆芯外部挤包有内护层,内护层外绞合有铠装层。铠装层采用了扭矩平衡设计方法,有效解决了金属铠装电缆钢丝铠装层内部层与层之间在结构设计层面存在的扭矩偏差,保证金属铠装电缆在承受工作载荷时无旋转。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