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固态锂离子电池的同源化纤维素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9297393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697210.0

    申请日:2024-11-26

    Applicant: 中山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固态锂离子电池的同源化纤维素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同源化纤维素材料由纤维素纳米晶、高分子成膜剂、锂盐三者组成。该同源化纤维素材料通过高分子成膜剂将纤维素纳米晶粘结在一起,形成高韧性膜的同时构筑连续的离子传输通道,可作为良好的锂离子电池固态电解质。同时,高分子成膜剂和纤维素纳米晶可凭借链段互锁形成高强度网络结构,因此也可用作电极粘结剂。制备电池时,固态电解质和电极粘结剂都使用同源化纤维素材料将有效改善电极‑电解质界面,达到降低离子传输阻碍、减少界面副反应、简化电池制备等目的。

    一种新型生物降解聚酯聚碳酸酯共聚物二元醇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027376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410395618.6

    申请日:2024-04-02

    Applicant: 中山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生物降解聚酯聚碳酸酯共聚物二元醇及其制备方法。新型生物降解聚酯聚碳酸酯共聚物二元醇的结构式中具有三种链段,是一种无规共聚物,各链段的含量、产物的分子量可通过原料投料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等进行调节。针对不同应用场景所需的耐热性能、机械性能、透明度、可生物降解等性能,可作为后续合成聚氨酯等产品的单体。本发明与PET材料具有相似的结构,但是具有非常低的结晶度(小于10%),因此其与PET相比,除具备有相当的力学和热性能外,还同时兼具可生物降解性能,符合当下的绿色发展理念。本发明制备中所使用的单体均为成本较低、产量较大的单体,在工业上具有较大的成本优势。

    一种高韧性二氧化碳基聚酯-聚碳酸酯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217904B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211649383.6

    申请日:2022-12-21

    Applicant: 中山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韧性二氧化碳基聚酯‑聚碳酸酯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使用商业化的、简单高效的非金属路易斯酸碱对作为催化剂,催化引发环氧丙烷、二氧化碳、邻苯二甲酸酐和降冰片烯二酸酐进行四元共聚反应,成功地制备了含有双键的二氧化碳基聚酯‑聚碳酸酯。降冰片烯二酸酐在聚合物中的含量为0.01‑20%。该含有双键的二氧化碳基聚酯‑聚碳酸酯在热引发剂与交联添加剂三羟甲基丙烷三(3‑巯基丙酸)酯存在下高温熔融挤出,得到含有垂挂的长侧链的交联聚合物。制备的交联聚合物与环氧丙烷/苯酐/二氧化碳三元共聚物(PPC‑P)相比,具有提升的断裂伸长率和韧性。本发明可用于合成改性的聚甲基乙撑碳酸酯(PPC)生物降解材料,扩大PPC材料的应用范围。

    一种多硼有机无金属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6948073A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310842871.7

    申请日:2023-07-11

    Applicant: 中山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硼有机无金属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使用含有双键的聚合物与含有硼氢键的化合物通过硼氢化反应,一步法制备出新型的多硼有机无金属催化剂,操作简单,且具有100%原子经济性。该催化剂与目前存在的小分子有机硼烷相比,具有宽的单体适用范围、高选择性、宽的温度使用区间以及制备过程简单的特点,可应用于催化环氧化物均聚反应以及环氧化物共聚反应,由于增大了增长链周围活化环氧化物的浓度,具有极高的催化活性。

    一种三聚氰胺-三聚氰酸超分子纳米片表面改性的质子交换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4539579B

    公开(公告)日:2023-09-08

    申请号:CN202210206732.0

    申请日:2022-03-04

    Applicant: 中山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聚氰胺‑三聚氰酸超分子纳米片表面改性的质子交换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通过将三聚氰胺和三聚氰酸在水中溶解、分散,随后进行水热反应,得到了氢键组装的三聚氰胺‑三聚氰酸超分子。再利用合适浓度的Nafion溶液,通过超声剥离的方法,得到三聚氰胺‑三聚氰酸超分子纳米片分散液。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分散液用于质子交换膜表面改性的方法,该方法使用喷涂的方式,将含有三聚氰胺‑三聚氰酸超分子纳米片的分散液均匀喷涂在质子交换膜的表面,并形成甲醇阻隔性能良好的阻隔层。该复合膜改性的方法操作简单、易于大规模应用;此外,最终得到复合质子交换膜,在甲醇燃料电池方面有极大的应用潜力。

    一种用于光伏组件封装胶膜的超支化脂肪族聚碳酸酯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003728A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310029331.7

    申请日:2023-01-09

    Applicant: 中山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光伏组件封装胶膜的超支化脂肪族聚碳酸酯及其制备方法。以二氧化碳基聚碳酸酯二(多)元醇为软段,二(多)异氰酸酯和小分子二元醇扩链剂构成的硬段通过一步聚合反应而成。聚碳酸酯二元(多)醇是由二氧化碳、环氧化物以及链转移剂在非金属催化剂下直接反应得到的。本发明制备方法所获得的热塑性聚碳酸酯型聚氨酯胶粘剂在保证耐水、良好的粘接性能以及机械强度的同时,可以避免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变黄,优异的水汽、氧气阻隔能力避免酸性分子的腐蚀以提高光伏电池的寿命。超支化脂肪族聚碳酸酯(PPC‑T)可以替代传统的EVA胶膜用于光伏电池的封装,为光伏组件封装领域提供新型实用的薄膜材料。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