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多协议及网络自适应的虚拟物联网网关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2045896A

    公开(公告)日:2011-05-04

    申请号:CN201010562325.0

    申请日:2010-11-22

    Inventor: 叶灿才 卢林发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实现多协议及网络自适应的虚拟物联网网关系统,为通过虚拟物联网网关实现感知网络与传统通信网络连接,实现不同类型感知网络之间的协议转换、设备局域互联和远程控制的网关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虚拟物联网网关包括位于感知接入层的感知接入模块、位于协议适配层的协议适配模块和网元服务模块、位于控制层的物联业务控制模块、位于广域接入层的异构网络接入模块,系统整体采用虚拟网关的方法,部署有该虚拟物联网网关系统的网关设备,只需要增加若干物理接口,而不需要对内部电路结构做很大改变即可以满足未来多变网络需求,满足未来物联网发展需要;有效解决已有普通网关对未来物联网兼容问题,使安装有该虚拟网关系统的网关具有广泛的网络适用性。

    基于IPV6协议的响应并发请求和携多地址流水线数据广播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662479A

    公开(公告)日:2010-03-03

    申请号:CN200910192499.X

    申请日:2009-09-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通信技术领域,公开一种基于IPV6协议的响应并发请求和携多地址流水线数据广播方法,该方法特点在于包括步骤:1)源站主机/服务器将时间单元内来访的终端IP划分为一个或一个以上的IP集合;2)从各IP集合中选定一个IP及终端作为数据报直接接收客户端;3)源站主机/服务器以数据报直接接收客户端IP为目的地址形成IP数据报并将IP集合其它IP的部分或全部添加于IP数据报首部与TCP/UDP首部之间形成二级目的地址报文段;4)源站主机/服务器将具有二级目的地址报文段的IP数据报发送至数据报直接接收客户端;5)数据报直接接收客户端接收IP数据报,并将该数据报进行重组后向二级目的地址报文段的IP终端转发等,并且具有数据报重发机制、数据报直接接收客户端重选策略、反馈机制和IP集合重划分策略,通过本发明方法可以带来有效降低负载,发挥IPV6的优势和提高数据发送速度等明显有益效果。

    一种云操作系统的驱动安装和管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385523A

    公开(公告)日:2012-03-21

    申请号:CN201110319745.0

    申请日:2011-10-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云操作系统的驱动安装和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a)核心硬件驱动安装步骤、b)外部硬件驱动安装步骤、c)驱动加载步骤;其中外部硬件驱动安装步骤时客户终端的浏览器/客户端检测并发现新硬件,判断是否核心硬件,如果是则启动核心硬件驱动安装;否则浏览器/客户端通过互联网接入云操作系统并通过系统服务接口进行驱动安装协作请求,云操作系统检索自身功能驱动数据库找出与其对应的驱动程序引导文件,云操作系统的第二设备管理器读取该硬件驱动程序引导文件,把这个设备注册为特定的设备接口并建立符号链接,并将驱动程序拷贝到为用户端分配的系统目录,并写入该系统相关注册表信息然后才建立服务。

    一种居民医疗数据移动存储装置及实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184317A

    公开(公告)日:2011-09-14

    申请号:CN201110095905.8

    申请日:2011-04-14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居民医疗数据移动存储装置和实现方法,包括用于存储居民医疗数据的IC卡、用于读写IC卡的读卡器设备和运行于主机或移动终端内的软件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IC卡包括:(a)非接触式存储单元和(b)接触式存储单元;所述读卡器设备包括:(c)非接触式读卡单元和(d)接触式读卡单元,所述运行于主机或移动终端内的软件部分至少具有:(e)用户验证模块,根据读卡器设备获取并识别IC卡内非接触式存储单元的居民身份标识、密钥及相关的基本信息,并进行验证及服务授权;(f)医疗数据读写控制模块,根据用户验证模块的结果,判断是否向IC卡的接触式存储单元的快闪存储器卡进行读写数据;形成待存储的医疗数据文件列表,并自动将该列表的医疗数据文件存储到快闪存储器卡内。

    一种多协议的医疗数据共享和服务集成系统及实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185898A

    公开(公告)日:2011-09-14

    申请号:CN201110095901.X

    申请日:2011-04-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网络通讯领域,提出一种多协议的医疗数据共享和服务集成系统及实现方法,其中该系统特征在于,其包括多态接口模块(1)、第一封装模块(2)、医疗服务协同模块(3)、服务管理器模块(4)协同数据元模型库(5)、服务单元模型库(6)、第二封装模块(7)和应用接口模块(8),其中多态接口模块(1):用于为不同协议医疗数据输入提供各种开放接口以实现医疗数据的输入采集;第一封装模块(2):用于将多态接口模块(1)输入的医疗数据根据HL7或DICOM标准规范进行封装,实现数据资源发现及与网格环境的集成。

    一种数字家庭区域医疗协同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170477A

    公开(公告)日:2011-08-31

    申请号:CN201110126334.X

    申请日:2011-05-1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网络通讯领域,特别是一种应用于数字家庭行业实现区域医疗协同系统及方法,其中系统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医疗资源节点、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应用节点、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平台节点;各医疗资源节点、平台节点分别设有一用以使其具有客户端及服务器功能的对等节点交互模块;各医疗资源节点、平台节点之间通过对等节点交互模块与自己相邻的一组邻居节点通过端到端连接构成一个逻辑覆盖的医疗资源共享网络;各应用节点以其临近的平台节点为中心构成一个自治的簇,该平台节点集中存储应用节点资源目录,并监控着应用节点行为。

    一种实现远程监护的装置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694585A

    公开(公告)日:2010-04-14

    申请号:CN200910192735.8

    申请日:2009-09-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90/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和通讯领域的一种实现远程监护的装置或方法,该装置包括一个通讯主机、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副机、一监护策略,其特征在于:通讯主机包括调制解调模块、主处理器、低功率无线接收模块、数据存储模块、供电模块等;副机则至少包括一低功率无线发射模块;装置使用时候通讯主机接收来自副机无线信号并判断其是否在监护范围,同时通过响应副机呼叫请求并自动拨号呼救。本发明的装置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等特点。

    一种数字传感网络及通讯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223273A

    公开(公告)日:2011-10-19

    申请号:CN201110201612.3

    申请日:2011-07-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通过网络实现传感节点通讯的技术,特别是提出一种数字传感网络和通讯方法,其中传感网络由传感节点、交叉节点和主机组成分布式结构网络,并且相邻传感节点和交叉节点之间串联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节点和交叉节点内设有上行控制装置和下行控制装置;传感节点和交叉节点的上行控制装置之间通过独立的网络线连接以实现采集数据的传输;传感节点和交叉节点的下行控制装置通过独立的网络线连接以实现来自主机的指令传递。上行控制装置之间的通讯协议栈具有三层结构,协议栈自下至上分别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和应用层。

    一种应用于数字家庭并基于医学影像的会诊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222159A

    公开(公告)日:2011-10-19

    申请号:CN201110126343.9

    申请日:2011-05-1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网络通讯领域,特别是应用于数字家庭并基于医学影像的会诊系统及方法,其中系统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医疗资源节点、一个或一个以上的会诊节点、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医生客户端;所述的医疗资源节点、会诊节点分别设有一用以使其具有客户端及服务器功能的第一对等节点交互模块;各医疗资源节点、会诊节点通过第一对等节点交互模块连接成第二对等点对点网络;所述的会诊节点和医生客户端具有一用以使其具有客户端及服务器功能的第二对等节点交互模块;会诊节点和医生客户端通过第二对等节点交互模块连接成第一对等点对点网络;存储于医疗资源节点的医学影像依次经过第二对等点对点网络、第一对等点对点网络传输后到达各医生客户端,各医生客户端基于医学影像进行会诊。

    一种叠层复合型太阳能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02097592A

    公开(公告)日:2011-06-15

    申请号:CN201010562295.3

    申请日:2010-11-22

    Inventor: 叶灿才 卢林发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4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叠层复合型太阳能电池,其由十一个不同功能层组成。依次是透明基板、阴极层、极性有机层、第一光敏层、半透明阳极层、P型半导体层、P-N过渡层、N型半导体层、透明导电层、第二光敏层、不导电反光层,其中半透明阳极层呈网状,同时采用了多途径提高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其中包括有机太阳能电池与无机太阳能电池的叠层,充分利用太阳光能,实现有机和无机太阳能电池的巧妙叠合,发挥最大光电转换性能同时,均衡生产成本;采用第二光敏层和不导电反光层结构,对太阳预光进行重复利用,加强有机太阳能电池的二次光电转换,实现整体电池的转换效率可以达到35%以上。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