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754531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858519.3
申请日:2024-12-17
Applicant: 中建一局集团第二建筑有限公司 , 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具技术领域,一种可用于溶洞地质条件的钢结构液压同步脚手架,包括有防护框;还包括有耐力板和喷头;防护框上开设有环形槽;防护框上开设有四个导流槽,每个导流槽均与环形槽连通;防护框上设置若干个用于对碎石进行阻挡的耐力板;防护框上开设有八个排水槽,每个排水槽均与对应的排水沟连通;每个耐力板上均固接有一个喷头;每个喷头上均开设有若干个出水口。通过防护框上的保护杆对大于两个保护杆之间间隙的碎石进行拦截,从而避免大的碎石,对耐力板产生过大的冲击力,导致耐力板损坏,从而提高本发明的实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565123B
公开(公告)日:2022-07-01
申请号:CN202110801562.6
申请日:2021-07-15
Applicant: 中建一局集团第二建筑有限公司 , 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移动式变配重钢结构临时支撑基础及其安装方法,包括基础底座,基础底座为四根基础背楞交叉固定组成的井字形框架结构,每对平行设置的基础背楞两端均通过竖向高度可调的移动装置封口,且基础背楞的交叉点处通过临时支撑安装螺杆设有一块固定钢板;临时支撑安装螺杆外侧的基础背楞上螺纹安装有竖向延伸的配重安装螺杆,配重安装螺杆上穿设有若干层配重块,配重块包括自下而上设置的一层基础配重块和若干层调节配重块。本发明通过大小可调的基础底座和数量可调的配重块实现了临时支撑钢柱基础的设置,为不同的临时支撑钢柱均提供了足够的抗倾覆能力,提高了临时支撑的适用性和安全系数。
-
公开(公告)号:CN118657299A
公开(公告)日:2024-09-17
申请号:CN202411148307.6
申请日:2024-08-21
Applicant: 中建一局集团第二建筑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 , G06Q10/10 , G06Q10/30 , G06Q50/08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一种市政道路的智慧管理建造系统,涉及道路施工管理技术领域,该系统包括:物料库管理模块,用于管理建造道路工程的物料,并将物料存放至物料库中;信息采集模块,用于采集现场施工的道路信息;模型生成模块,用于获取施工信息,并根据道路信息和施工信息确定道路的施工结构模型信息;施工管理模块,用于根据施工结构模型信息进行施工建造施工结构;回收模块,用于监测现场道路施工的状态并在现场道路施工完成后拆除现场道路施工结构,并将临时结构层中铺设的多个土工袋回收至物料库内。本实施例通过该系统达到对市政道路的施工结构以及施工过程中的各种自动化管理,减少人力资源的浪费,提升工程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148286A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311761226.9
申请日:2023-12-20
Applicant: 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建一局集团第二建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一种具有隔音与支承功能的楼承板。所述具有隔音和支承功能的楼承板包括:板体,所述板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扣边;支撑结构,连接在所述板体上,并且所述支撑结构设置在两个所述扣边之间;支承隔音模块,连接在所述扣边和所述支撑结构之间,所述支承隔音模块具有支承功能和隔音功能。本发明实施例可以通过设置支承隔音模块于扣边和支撑结构之间,以加强楼承板的结构稳定性,增加楼承板的牢固性和强度,并且通过支承隔音模块的隔音效果减少楼层板传递的噪声,提高楼层板的功能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919006A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510398107.4
申请日:2025-04-01
Applicant: 中建一局集团第二建筑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9 , G06Q50/08 , G06N3/0499 , G06N3/084 , G06N3/092 , G06N7/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建筑工程管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绿色建造评价方法及系统,S101.通过物联网监测设备实时采集建造现场的能耗数据、材料使用数据及环境参数;S102.基于BP神经网络模型构建包含资源利用效率、碳排放强度、环境影响系数的多维度评价指标体系;S103.采用层次分析法结合时间因子计算动态权重系数;S104.利用模糊综合评价算法生成绿色建造综合得分;S105.基于强化学习算法对评价模型进行迭代优化。区别于传统的静态评价模式,本发明借助物联网监测设备实时采集建造现场的各类数据,实现了施工过程的动态监控。从能耗数据到环境参数,每一个环节都能及时反馈,让管理者随时掌握项目的绿色建造情况,不再局限于竣工验收阶段的一次性评估。
-
公开(公告)号:CN113565123A
公开(公告)日:2021-10-29
申请号:CN202110801562.6
申请日:2021-07-15
Applicant: 中建一局集团第二建筑有限公司 , 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移动式变配重钢结构临时支撑基础及其安装方法,包括基础底座,基础底座为四根基础背楞交叉固定组成的井字形框架结构,每对平行设置的基础背楞两端均通过竖向高度可调的移动装置封口,且基础背楞的交叉点处通过临时支撑安装螺杆设有一块固定钢板;临时支撑安装螺杆外侧的基础背楞上螺纹安装有竖向延伸的配重安装螺杆,配重安装螺杆上穿设有若干层配重块,配重块包括自下而上设置的一层基础配重块和若干层调节配重块。本发明通过大小可调的基础底座和数量可调的配重块实现了临时支撑钢柱基础的设置,为不同的临时支撑钢柱均提供了足够的抗倾覆能力,提高了临时支撑的适用性和安全系数。
-
公开(公告)号:CN118345866A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410513262.1
申请日:2024-04-26
Applicant: 中建一局集团第二建筑有限公司 , 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2D29/02 , E02D17/20 , E04F11/02 , E02D3/10 , E04B2/02 , E03F3/04 , E01C5/04 , E01C11/22 , E04H3/10 , A01G1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名贵古树的就地保护体系及其施工方法,通过在名贵古树生长的原址地面进行回填,并在回填土层上设置多道挡土墙,解决了名贵古树原址地面和新建项目土层新建地面标高不一致的问题,使名贵古树无需开挖移栽,实现了名贵古树的就地保护,提高了名贵古树的存活率,便于名贵古树的保护;通过在回填土层的倾斜坡面上设置多道阶梯状分布的挡土墙,发挥了挡土墙的挡土作用,避免了回填土体产生滑坡,同时在回填土层的倾斜坡面上修筑了台阶,能够供游人游玩欣赏,整体的保护体系与名贵古树融合形成一道自然景观,景色优美,赏心悦目。
-
公开(公告)号:CN117868080A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410182585.7
申请日:2024-02-19
Applicant: 中建一局集团第二建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冲孔灌注桩桩基土层类别自动判别系统及方法,属于土木工程技术领域,该系统包括,传感器组、无线传输模块及远程控制终端,其中所述传感器组与所述无线传输模块连接,所述传感器组与所述无线传输模块设置于所述冲孔灌注桩桩机的冲锤中,所述无线传输模块与所述远程控制终端连接;通过所述远程控制终端接收采用无线传输模块传输的传感器组采集的传感信号,并对所述传感信号进行处理及深度识别,生成土层类别判别结果以实现冲孔灌注桩桩基土层类别自动判别;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能够普遍适用于不同区域,同时对冲孔灌注桩桩基土层类别进行自动有效的判别。
-
公开(公告)号:CN117702814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311761216.5
申请日:2023-12-20
Applicant: 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建一局集团第二建筑有限公司
IPC: E02D29/045 , E02D17/02 , E02D17/04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楼承板支护施工方法及其楼承板支护结构,该方法包括:沿施工区域的边缘钻取多个间隔设置的边界井道;在多个边界井道中一一对应地放置并固定多个边界支撑柱,多个边界支撑柱组成边界支撑结构;在施工区域表面形成表层楼承结构,表层楼承结构连接且覆盖边界支撑结构;在表层楼承结构下重复进行基坑层挖掘加固,获得目标数量的基坑层,目标数量的基坑层共同形成基坑;在基坑底部形成主基,主基连接边界支撑结构。通过设置多个边界支撑柱实现了利用边界支撑柱支撑表层楼承结构的技术效果;因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楼承板支护施工方法可以使施工区域以及施工区域周围的建筑物保持稳定,进而实现在建筑物紧密区域施工的技术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7627269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1764405.8
申请日:2023-12-20
Applicant: 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建一局集团第二建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一种用于钢管束及砌筑墙外部的保温复合板。所述用于钢管束及砌筑墙外部的保温复合板包括:保温板,包括:本体,具有第一表面;凸起部,所述第一表面上间隔设置有多个所述凸起部;钢丝网,设置在多个所述凸起部的间隙内,所述钢丝网位于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凸起部远离所述本体的一端之间,所述钢丝网与所述凸起部远离所述本体的一端之间存在第一预设距离;保护层,包覆于所述保温板和所述钢丝网。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一种用于钢管束及砌筑墙外部的保温复合板的制作方法。本发明实施例减少了保护层的使用,减轻了其重量的同时增强了用于钢管束及砌筑墙外部的保温复合板的强度与刚度,提升了使用安全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