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515086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489137.3
申请日:2023-11-09
Applicant: 中建三局第一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合肥工业大学
IPC: F16F1/36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减震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可变刚度的磁敏金属橡胶活塞型阻尼器,包括:导磁壳体、线圈、导磁压力板、中心轴、磁敏金属橡胶、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导磁壳体包括导磁外筒、导磁内筒、第一导磁板和第二导磁板;导磁外筒间隙包围在导磁内筒的外部,线圈设置于导磁外筒与导磁内筒之间;导磁压力板活动设置于导磁内筒的内部;导磁内筒的内部,且位于导磁压力板的上端和下端分别填充有磁敏金属橡胶;中心轴的上端连接第一连接板,中心轴的下端连接导磁压力板;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分别与不同的构件连接。本发明结构形式简单,易安装、易更换、成本不高,结构合理,有良好的实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5357965A
公开(公告)日:2022-11-18
申请号:CN202210737996.9
申请日:2022-06-27
Applicant: 中建三局第一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桥梁技术领域,提供一种自锚式悬索桥及其成桥线形确定方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基于弹性悬链线理论计算出悬索桥的主缆和吊杆的初始无应力长度,并计算出悬索桥的加劲梁的初始变形;建立悬索桥的有限元模型,模拟桥面成桥线形,判断桥面成桥线形是否满足误差要求:若不满足误差要求,则迭代更新无应力长度以及加劲梁的变形,直至有限元模型模拟的成桥线形满足误差要求。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避免超宽加劲梁在成桥状态下出现下挠情况,保证成桥状态下桥梁通车的安全性;同时通过迭代更新主缆的无应力长度和加劲梁的变形,提高计算精度,可得到更为理想的加劲梁成桥线形,提高结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7025342B
公开(公告)日:2018-04-27
申请号:CN201710205546.4
申请日:2017-03-31
Applicant: 中建三局第一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敏度分析的斜拉索一次张拉动态施工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利用有限元软件建立斜拉桥竣工期模型,利用有限元法对模型进行计算,得到各索张拉力导入值;根据建立的斜拉桥竣工期模型对不可控外部因素进行敏度分析;根据建立的斜拉桥竣工期模型分析确定各拉索的敏度;根据拉索敏度分析结果预确定多种张拉顺序方案以及对应的张拉力大小,通过有限元方法对不同张拉顺序方案进行计算,以选择最优张拉顺序方案;根据计算出的最优张拉顺序方案、各索张拉力大小以及不可控外部因素敏度分析结果进行施工。本发明提出的基于敏度分析的斜拉索一次张拉动态施工控制方法,简化了拉索施工过程。
-
公开(公告)号:CN118349773A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410512398.0
申请日:2024-04-26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 , 中建三局第一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17/11 , G06F17/10 , G06F30/2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桥梁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索夹滑移后悬索桥缆索系统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实测索夹滑移后的主缆节点坐标,计算主缆节段吊杆倾斜角度及主缆水平力变化;以主缆总无应力长度不变作为收敛准则,假定主缆端部水平力,根据分段悬链线理论依次计算主缆的所有悬链线索单元;计算满足收敛准则的准确吊杆张力;识别各构件力的变化情况,判断悬索桥结构是否安全。本发明基于分段悬链线理论可将各悬链线索节段转化为关于无应力长度与吊索张力的方程,迭代更新计算满足误差要求的主缆水平力,能够准确确定滑移后主缆线形、张力和吊杆张力等的变化情况,进一步完善对运营阶段悬索桥构件性能的分析手段。
-
公开(公告)号:CN115357965B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210737996.9
申请日:2022-06-27
Applicant: 中建三局第一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桥梁技术领域,提供一种自锚式悬索桥及其成桥线形确定方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基于弹性悬链线理论计算出悬索桥的主缆和吊杆的初始无应力长度,并计算出悬索桥的加劲梁的初始变形;建立悬索桥的有限元模型,模拟桥面成桥线形,判断桥面成桥线形是否满足误差要求:若不满足误差要求,则迭代更新无应力长度以及加劲梁的变形,直至有限元模型模拟的成桥线形满足误差要求。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避免超宽加劲梁在成桥状态下出现下挠情况,保证成桥状态下桥梁通车的安全性;同时通过迭代更新主缆的无应力长度和加劲梁的变形,提高计算精度,可得到更为理想的加劲梁成桥线形,提高结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922093A
公开(公告)日:2022-08-19
申请号:CN202210737992.0
申请日:2022-06-27
Applicant: 中建三局第一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IPC: E01D21/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钢桁梁的步履式顶推系统和顶推方法,步履式顶推系统包括:移动式转换柱,设置在纵梁上,移动式转换柱用于支撑支撑钢桁梁;顶推设备,设置在纵梁上,顶推设备至少部分位于移动式转换柱内;固定式转换柱,设置在纵梁上,固定式转换柱与移动式转换柱在第一方向上间隔设置。基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顶推设备置于移动式转换柱内,通过移动式转换柱实现顶推设备与支撑钢桁梁的接触连接,结合顶推设备实现对支撑钢桁梁的顶推功能。该种利用移动式转换柱对钢桁梁进行顶推的方式快捷便利,大大地提高了步履式顶推系统的工作效率,从而克服了相关技术中的步履式顶推系统存在的工作效率较低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7025342A
公开(公告)日:2017-08-08
申请号:CN201710205546.4
申请日:2017-03-31
Applicant: 中建三局第一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7/5004 , G06F17/5018 , G06F2217/78 , G06Q50/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敏度分析的斜拉索一次张拉动态施工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利用有限元软件建立斜拉桥竣工期模型,利用有限元法对模型进行计算,得到各索张拉力导入值;根据建立的斜拉桥竣工期模型对不可控外部因素进行敏度分析;根据建立的斜拉桥竣工期模型分析确定各拉索的敏度;根据拉索敏度分析结果预确定多种张拉顺序方案以及对应的张拉力大小,通过有限元方法对不同张拉顺序方案进行计算,以选择最优张拉顺序方案;根据计算出的最优张拉顺序方案、各索张拉力大小以及不可控外部因素敏度分析结果进行施工。本发明提出的基于敏度分析的斜拉索一次张拉动态施工控制方法,简化了拉索施工过程。
-
公开(公告)号:CN221836541U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323469364.8
申请日:2023-12-19
Applicant: 中建三局第一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IPC: B66C1/10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钢结构吊装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用于钢结构吊装的吊点转换装置,包括固定节点杆、节点转换件以及多个连接节点杆;节点转换件为绕固定节点杆的竖立的中心轴均匀分布的对称结构;节点转换件与固定节点杆连接;多个连接节点杆绕固定节点杆的中心轴均匀分布,每个连接节点杆的上端与节点转换件连接,每个连接节点杆的下端用于与待吊装的钢结构连接。通过将连接节点杆与待吊装的钢结构连接,从而在吊装钢结构时,钢结构具有多个吊点,进而使钢结构吊点均匀受力,保证吊装安全,解决因局部不均匀受力带来的困扰,避免吊装时发生倾斜,减少晃动,提高质量,保证施工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221524294U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2323205572.7
申请日:2023-11-27
Applicant: 中建三局第一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钢柱校正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便捷可拆卸式钢柱校正顶推装置,包括:分布于对接钢柱周围的连接组件和校正顶推组件;对接钢柱包括第一钢柱及其顶端的第二钢柱;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连接耳板、第二连接耳板和两个连接夹板;第一连接耳板与第一钢柱连接,第二连接耳板与第二钢柱连接;两个连接夹板夹持于第一连接耳板和第二连接耳板的两侧;校正顶推组件包括千斤顶以及两个校正板,一个校正板位于第一钢柱的一侧,另一个校正板位于第二钢柱的一侧;校正板的一端为转动端,另一端为绕转动端转动的自由端;两个校正板的自由端分别与千斤顶的两端连接或相抵紧。本实用新型的钢柱校正顶推装置可有效提高校正效率,缩短施工周期。
-
公开(公告)号:CN221742055U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323469430.1
申请日:2023-12-19
Applicant: 中建三局第一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IPC: E04G21/1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大跨度网壳结构的同步卸载装置,包括:多个同步卸载组件,间隔设置在大跨度网壳结构的底端;以及控制装置,与多个同步卸载组件连接:其中,同步卸载组件包括卸载千斤顶,控制装置控制能够控制多个同步卸载组件的卸载千斤顶同步升降,以同步支撑大跨度网壳结构。本申请中控制装置控制同步卸载装置的多个卸载千斤顶同步动作,这样能够使得大跨度网壳结构均匀受力。从而确保大跨度网壳结构的支撑胎架拆除时,多个卸载千斤顶能够同步支撑大跨度网壳结构,以保证大跨度网壳结构在支撑胎架拆除时能够整体均匀转换受力,从而保障结构的自身安全。进而避免大跨度网壳结构发生二次变形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