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下连续墙施工设备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605410A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311565881.7

    申请日:2023-11-22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地下连续墙施工设备,包括底架和固定连接于底架侧壁的支撑架,底架顶壁还固定连接有关于支撑架对称设置的支撑杆,底架的两个支撑端外壁还滑动连接有用于提升整体稳定性的伸展部件,滑动杆顶部还设置有打孔部件,顶架顶部还设置有防护部件,底架外壁还设置有用于提升架与伸展部件之间进行联动的联动部件,推杆侧壁还设置有与限位板相配合的限位部件,固定架内部还设置有支撑部件;本申请通过杠杆原理与固定杆配合,完成装置与墙面的固定,施工过程无需人工扶持,提高了施工过程中的稳定性和施工质量,可对粉尘和碎渣进行收集,并实现对破碎桶的降温,增加破碎桶的使用寿命,提升了施工的环境。

    一种建筑工程用隔震支座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843780A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411952723.1

    申请日:2024-12-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建筑工程用隔震支座,包括承板和隔震件;隔震件连接在两个承板之间;两个承板相互远离一面固连着连接件;承板为环形;两个承板与单个隔震件组合形成一组隔震组件;多组隔震组件相互组合形成隔震支座;多组隔震组件相互嵌套;内侧的隔震组件中的承板外径与外侧的隔震组件中的承板内径相适应;承板内外壁沿着径向贯穿设置有插槽;插槽内滑动连接着插块;相邻组隔震组件中承板上的插槽相互对应,且能够通过插块插接;同一个承板上的插槽数量不少于两个。本方案通过将多个隔震组件相互嵌套并连接,从而隔震支座的规格能够根据现场实际的使用需求进行组装,进而形成不同规格的隔震支座,本方案的适用范围更广,实用性更强。

    一种应用于基坑地形的稳定型建筑物支护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5538452A

    公开(公告)日:2022-12-30

    申请号:CN202211120607.4

    申请日:2022-09-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基坑地形的稳定型建筑物支护结构,包括基坑,在所述基坑外侧充填有加固层,在建筑物临近基坑一侧设置有支护桩,加固层和支护桩之间通过固定件固定连接;支护桩的上端固定连接冠梁,冠梁远离基坑的一侧固定连接金属盖板,金属盖板远离基坑的一侧固定连接混凝土底板,混凝土底板的下端依次固定有承台和桩基础。本发明通过对基坑外侧进行注浆,形成固定层,能够有效的提高该侧地层的稳定性,减小基坑侧土层对支护桩的侧压力,同时也能够防止基坑侧边变形;本发明通过固定件将支护桩与固定层进行连接,提高了支护桩的稳定性,而且施工方式简单易操作。

    一种具备弹性水平恢复力与阻尼的复合隔震支座

    公开(公告)号:CN119332842A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411715029.8

    申请日:2024-11-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备弹性水平恢复力与阻尼的复合隔震支座,属于建筑隔震用支座技术领域,包括对称设置的上支板和下支板,所述上支板的下侧设有第一安装板,所述下支板的上侧设有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之间设有竖向隔震结构,所述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上均均匀固定连接有四个固定耳,四个所述固定耳上均转动第一连接头,所述第一连接头上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阻尼杆。本发明通过设置的第一安装板、第二安装板、固定耳、第一连接头、第一阻尼杆、第二连接头、第一弹簧和承载架,实现了隔震支座具有弹性水平恢复力,能够进行水平方向的隔震保护,提高防护的效果,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不便进行水平方向隔震的问题。

    一种地下结构施工用裂隙水引流导出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846694A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311742241.9

    申请日:2023-12-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下结构施工用裂隙水引流导出装置及方法,包括多个首尾相连的裂隙水导出组件,位于尾端的裂隙水导出组件的裂隙水导出管的尾端封堵有导向凸头,所述裂隙水导出管的首端连通有外弹簧管。本发明,螺纹轴转动通过过滤孔疏通座上的过滤孔疏通刺带动研磨锤向研磨座方向靠近,并带动研磨锤转动,研磨锤初始阶段对研磨座内的杂质进行捶打破碎处理,后续阶段研磨锤对研磨座内的杂质进行研磨粉碎处理,通过对混入裂隙水中杂质进行过滤和粉碎处理,能够在较高的程度上避免杂质在地下结构施工用裂隙水导出管道内的拐角处发生对接造成堵塞,利用虹吸原理对地下结构裂隙内的裂隙积水进行有效抽吸。

    一种控制筏板表面渗漏水流向的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030232A

    公开(公告)日:2022-09-09

    申请号:CN202210773378.X

    申请日:2022-07-0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控制筏板表面渗漏水流向的施工方法,自下而上依次进行素土层、混凝土垫层、第一道防水层、细石混凝土保护层、筏板、排水板、细石混凝土找坡层、细石混凝土面层的施工。本发明将渗漏水的处理方法从传统的“堵”转向“引”,能够控制筏板水流方向,渗漏后的渗漏水不再渗漏至面层,而是会被隔离在筏板与细石混凝土面层之间,并最终引入排水沟,有效确保了地坪表面的观感完整性,减少渗漏情况的发生,大大降低了渗漏的修补率。

    一种便于安装的裂隙水压力监测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21549908U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323451325.5

    申请日:2023-12-1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安装的裂隙水压力监测装置,包括调距板,调距板顶壁开设有滑槽,滑槽侧壁滑动连接有移动块,移动块侧壁固定连接有密封环,移动块关于密封环的中轴线对称设置有两组,调距板底壁连接有用于对监测装置进行安装的固定部件,密封环顶壁转动连接有用于提高密封性的封闭部件,密封环顶壁固定连接有稳定杆,稳定杆关于密封环的中轴线对称设置有两组,两组稳定杆顶壁固定连接有一组连接板,通过移动块在滑槽内滑动,在进行安装时只需要把安装板放置在大概的位置上,然后根据裂隙的位置对水压传感器的位置进行调节,有利于提高使用的便捷性,同时通过密封管和封闭环便于增加其密封性,提高监测的准确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