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嵌十字型圆管吊柱节点构件及其制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150770B

    公开(公告)日:2023-08-25

    申请号:CN202111546283.6

    申请日:2021-12-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内嵌十字型圆管吊柱节点构件及其制作方法,采用以开槽的翼板一侧装配腹板形成L型翼腹板结构,之后将工字型构件焊接在L型翼腹板结构上,并使工字型构件的竖向加劲板贯穿开槽,再行装配另一侧腹板、两道平行于带槽翼板的加劲板;后续装焊另一侧翼板,完成箱型柱本体的焊接,然后将变截面牛腿、箱型牛腿和内嵌十字型圆管依次焊接在箱型柱本体上,最后装焊楼承板、吊耳板、连接耳板等,待所有零部件焊接完成后进行构件完整性验收。本申请不仅结构简单,装配便捷,便于焊接;而且通过内嵌十字型圆管与箱型的整体刚性连接,避免了节点转换带来的连接强度和刚度不够高的问题,提高了转换层节点连接强度和刚度。

    一种支撑结构及连接方法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164935A

    公开(公告)日:2022-03-11

    申请号:CN202111506173.7

    申请日:2021-12-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支撑结构及连接方法,以其中一个为例,一种支撑结构,包括:箱型本体,箱型本体呈竖直设置,箱型本体内设置有灌浆通道,箱型本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灌浆孔,灌浆孔与灌浆通道连通,灌浆通道内设置有加强组件,加强组件包括多个第一加强板,多个第一加强板沿灌浆通道的灌浆方向依次设置,第一加强板上设置有通孔,通孔与灌浆通道连通;牛腿组件,牛腿组件连接于箱型本体的外侧壁。箱型本体内设置加强组件,加强组价包括多个连接于灌浆通道的第一加强板,通过第一加强板有助于增强箱型本体本身的结构强度。

    一种不锈钢复合钢板的焊接方法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197497A

    公开(公告)日:2023-06-02

    申请号:CN202310376844.5

    申请日:2023-03-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不锈钢复合钢板的焊接方法,步骤包括:S1,开设“V”型坡口:S2,根据实时温度状况及被焊板厚度确定在焊接之前是否需要预热;S3,基层打底焊接:焊接时采用小电流、摆动焊接,控制层间温度≤150℃;S4,基层焊接填充:焊接时采用多层多道焊,控制层间温度≤200℃,基层焊接控制在不锈钢层以下1mm~2mm;S5,基层背面清根:采用碳弧气刨的方式完成清根打磨清根处,直至露出金属光泽;S6,过渡层焊接:焊接时选用小电流,控制层间温度≤150℃,能够保护不锈钢层免受基层金属侵蚀;S7,不锈钢层焊接:焊接过程选用小电流,控制层间温度≤150℃。本发明能够避免复合钢板焊接时不锈钢层易被侵蚀的现象,保证良好的焊接质量。

    一种吊装方法
    5.
    发明公开
    一种吊装方法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4368695A

    公开(公告)日:2022-04-19

    申请号:CN202111479279.2

    申请日:2021-12-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吊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a:布置第一吊车、第二吊车、钢梁构件、第一临时支撑架体和第二临时支撑架体;步骤b:布置吊耳的位置和数量,设置第一套吊装吊耳和第二套吊装吊耳;步骤c:第一吊车使用第一套吊装吊耳起吊钢梁构件,直至第一吊车平移至自身的极限工作半径,使钢梁构件临时落位于第一临时支撑架体;步骤d:第二吊车扣接于其中一个第二套吊装吊耳,第一吊车和第二吊车相互之间配合,使第一吊车和第一套吊装吊耳分离,第一吊车扣接于另一个第二套吊装吊耳;步骤e:第一吊车和第二吊车同步起吊钢梁构件。吊装体系的转换,大幅度降低了选用吊车的规格,节约大量的吊车成本。

    张紧组件
    7.
    发明公开
    张紧组件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6181085A

    公开(公告)日:2023-05-30

    申请号:CN202310376590.7

    申请日:2023-03-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张紧组件,张紧组件用于使第一楼承板与第二楼承板之间张紧。张紧组件包括第一杆件与第二杆件。第一杆件包括第一手持端和第一张紧端。第二杆件包括第二手持端和第二张紧端,第二杆件与第一杆件沿第一方向相对布置。第二手持端能够沿第二方向靠近第一手持端,以使第二张紧端沿第二方向靠近第一张紧端。第一杆件配置成具有使第一手持端与第二手持端间隔第一距离的第一位置以及第一手持端与第二手持端间隔第二距离的第二位置。第一手持端通过相对第二手持端沿自身轴线方向转动,以在第一位置以及第二位置之间切换。本发明的张紧组件能够便捷地切换单人或多人操作状态,适用于多种规格楼承板的张紧安装场景,保障楼承板的安装质量。

    大跨度建筑柱顶连接结构
    1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9175482U

    公开(公告)日:2023-06-13

    申请号:CN202320018944.6

    申请日:2023-01-0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大跨度建筑柱顶连接结构,包括下支座、球冠衬板和上支座,所述下支座底端的边沿设有环形凸缘,所述环形凸缘竖直设有多个第一螺栓孔,所述环形凸缘外侧壁的底端沿周向开设有第一焊缝坡口,所述下支座的顶端设有球形凹面,所述球冠衬板的底端设有球形凸面并通过所述球形凸面配合安装于所述球形凹面内,所述上支座设于所述球冠衬板的顶端,所述上支座竖直设有多个第二螺栓孔,所述上支座外侧壁的顶端沿周向开设有第二焊缝坡口。本实用新型的大跨度建筑柱顶连接结构,不仅使得支撑柱与罩棚的连接强度更高,连接更加稳固,而且使得罩棚抗震性以及抗风荷载能力更好,进而使得大跨度建筑的屋顶结构更加安全可靠。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