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643617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814485.8
申请日:2024-12-11
Applicant: 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确定岩石表面弛豫率的方法、装置及计算设备,该方法包括:获取作为样品的岩心;获取岩心的基础数据;基于岩心的基础数据计算岩心比表面积,记录岩心饱和状态时的岩心质量;对岩心进行多次离心处理,记录每次离心后的岩心质量以及每次离心后的T2截止值,计算岩心在饱和状态时的岩心质量与每次离心处理后的岩心质量的质量差;将各次离心处理后的质量差与对应的T2截止值进行拟合处理,得出岩心在饱和状态时的T2截止值;基于岩心比表面积与所述岩心在饱和状态时的T2截止值计算岩心的表面弛豫率。本发明通过结合低场核磁仪和比表面积仪来确定岩石表面弛豫率,使得在测量非均质砂岩的表面弛豫率时更精确、更简便。
-
公开(公告)号:CN119192470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688846.9
申请日:2024-11-25
Applicant: 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8F222/08 , C08F218/08 , C08F218/10 , C08F212/08 , C08F212/14 , C09K8/59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油气田开发领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超临界CO2驱油的CO2增稠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一种用于超临界CO2驱油的CO2增稠剂的制备方法,包括:(1)将马来酸酐系化合物与苯乙烯系化合物混合后溶于水中,通入惰性气体并加热;(2)缓慢滴加乙酸乙烯酯系化合物和引发剂的混合溶液,反应结束后,冷却;(3)过滤,采用无水醇类物质洗涤固相后,经干燥、研磨得到增稠剂产物。通过本发明制备的增稠剂增稠的超临界CO2,可以有效减缓驱替过程中的黏性指进现象,提高CO2波及效率,从而提高原油采收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357780A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2210017307.7
申请日:2022-01-07
Applicant: 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E21B43/16 , E21B49/00 , G06F111/10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纳米驱油技术的效果预测方法与装置。其中,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区域的基本数据,构建对应的三维地质模型;利用油藏数值模拟软件构建表征生物纳米驱油技术的数值模型;利用所述数值模型进行工艺参数模拟优化,构建工艺参数优化图版;对生物纳米驱油技术的效果进行预测并对其机理进行表征。本发明的方法与装置能够对低渗储层使用生物纳米驱油技术后的剩余油分布和技术机理进行定量、精确的描述。
-
公开(公告)号:CN119047882A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11160122.7
申请日:2024-08-22
Applicant: 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7 , G06Q50/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咸水层二氧化碳封存适宜性评价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咸水层的适宜性指标对应的第一指标数据;通过隶属度函数确定第一指标数据在不同适宜性等级范围的隶属度,得到隶属度矩阵;其中,适宜性等级范围是基于样本咸水层的适宜性指标对应的第二指标数据在不同适宜性等级下的分布确定的;通过隶属度矩阵和适宜性指标的权重对目标咸水层的适宜性进行评价,获得目标咸水层的适宜性等级评价结果;其中,适宜性指标的权重是通过预设的决策分析算法确定的。如此,实现了适宜性等级和权重赋值从完全主观到客观确认的转变,并且综合考虑了多种适宜性指标的影响,减少了二氧化碳咸水层封存选址的安全隐患。
-
公开(公告)号:CN116882316A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310828541.2
申请日:2023-07-04
Applicant: 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IPC: G06F30/28 , E21B43/22 , G06T7/11 , G06T7/155 , G06T5/30 , G06V10/28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石油开采领域,涉及一种低渗储层微通道内生物纳米驱油过程的二维模拟方法,包括:向岩心中注入生物纳米溶液;观察岩心切片的孔隙和喉道的结构以及生物纳米颗粒在岩石孔喉的分布特征;基于岩心扫描的结果,结合图像分析软件,岩心图像经预处理后,将灰度图像转变为二值图像,再经形态学的开运算对图像进行修正,得到可导入的岩心多孔介质模型;利用Comsol软件对纳米强化水驱油过程进行微观二维模拟;经过多物理场耦合模拟后,通过改变生物纳米浓度,得到微观驱油结果以及注入生物纳米后产生的作用机理幅度变化,表征生物纳米颗粒驱油机理。本发明使生物纳米颗粒驱油机理有效表征成为可能,对提高油藏采收率作用机理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2852395B
公开(公告)日:2022-10-28
申请号:CN202110070296.4
申请日:2021-01-19
Applicant: 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增注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增注液包括携带液和纳米硅材料,所述携带液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0.1%至1%的生物表面活性剂,0.1%至2%的生物酶,0.5%至2%的助溶剂,0.01%至0.1%微生物多糖,余量为水;所述携带液与所述纳米硅材料的重量比为100:(0.01至10)。所述增注液利用微生物代谢物为分散体系,以及纳米减阻增注材料的合成和性能,综合应用纳米材料润湿反转、吸附、耐冲刷、增孔增渗等技术机理降低井筒附近渗流阻力,大幅度提高措施有效期。
-
公开(公告)号:CN114324066A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111658379.1
申请日:2021-12-30
Applicant: 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N13/00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岩心用改性纳米材料的评价方法,能够提高效果评价的准确性以及简便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①纳米技术效果评价实验装置实现了纳米技术效果评价的系统化以及集成化,使得纳米技术效果评价更加精确以及简便;②纳米技术效果评价方法可以准确的对纳米技术的疏水性能、润湿性以及降阻性能进行表征,更加符合现场的技术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4314541A
公开(公告)日:2015-01-28
申请号:CN201410425824.3
申请日:2014-08-26
Applicant: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 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B43/24 , E21B43/164 , E21B43/16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元热流体吞吐开采稠油油藏的方法,其中,该方法包括在将多元热流体注入油藏的过程中,将泡沫剂与所述多元热流体一起注入所述油藏。该方法可以有效抑制向邻井的气窜和指进现象,提高稠油油藏的原油采收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357780B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210017307.7
申请日:2022-01-07
Applicant: 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E21B43/16 , E21B49/00 , G06F111/10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纳米驱油技术的效果预测方法与装置。其中,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区域的基本数据,构建对应的三维地质模型;利用油藏数值模拟软件构建表征生物纳米驱油技术的数值模型;利用所述数值模型进行工艺参数模拟优化,构建工艺参数优化图版;对生物纳米驱油技术的效果进行预测并对其机理进行表征。本发明的方法与装置能够对低渗储层使用生物纳米驱油技术后的剩余油分布和技术机理进行定量、精确的描述。
-
公开(公告)号:CN114876429B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210570069.2
申请日:2022-05-24
Applicant: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 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IPC: E21B43/2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稠油油藏开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井筒催化生热开采稠油油藏的方法,包括:在注入井和生产井中注入高压蒸汽,使地层预热后;在所述注入井中注入前置热水段塞、携带化学放热反应催化剂的热水段塞和后置热水段塞,焖井;在注入井中,从油管内注入热水,从油管和套管的环形空间内注入蒸汽、含碳氢氧元素的非凝析气体混合物,使热水和含碳氢氧元素的非凝析气体混合物混合;在井口注入压力作用下,使井底产生的高温蒸汽、轻烃及未完全反应的剩余气体注入稠油油藏,打开生产井,原油由生产井产出。本发明适用范围广,可在深层、复杂类型和低品位稠油油藏中应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