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223242B
公开(公告)日:2019-12-13
申请号:CN201711348065.5
申请日:2017-12-05
Applicant: 中海石油气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海上天然气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FLNG液力透平的轴向力平衡机构,包括:叶轮前盖板、叶轮后盖板、密封环和平衡盘,形成密封环轴向间隙、密封环径向间隙、密封环平衡腔、平衡盘轴向间隙、平衡盘平衡腔以及泄漏流道顺次连接。本发明还公开一种轴向平衡间隙内流体流动路径长度的计算方法。本发明实现平衡液力透平的轴向力,能够改善液力透平泄漏量大的问题,减小平衡机构的轴向尺寸,减小推力轴承的轴向载荷,实现自动平衡轴向力的功能,有助于提高液力透平的效率,提升转子系统的可靠性,延长轴承的寿命,从而为FLNG液力透平的安全有效运行提供保障;并且为平衡盘轴向间隙内的流体流动过程中受到了旋转壁面的影响提供了修正公式。
-
公开(公告)号:CN108223242A
公开(公告)日:2018-06-29
申请号:CN201711348065.5
申请日:2017-12-05
Applicant: 中海石油气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海上天然气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FLNG液力透平的轴向力平衡机构,包括:叶轮前盖板、叶轮后盖板、密封环和平衡盘,形成密封环轴向间隙、密封环径向间隙、密封环平衡腔、平衡盘轴向间隙、平衡盘平衡腔以及泄漏流道顺次连接。本发明还公开一种轴向平衡间隙内流体流动路径长度的计算方法。本发明实现平衡液力透平的轴向力,能够改善液力透平泄漏量大的问题,减小平衡机构的轴向尺寸,减小推力轴承的轴向载荷,实现自动平衡轴向力的功能,有助于提高液力透平的效率,提升转子系统的可靠性,延长轴承的寿命,从而为FLNG液力透平的安全有效运行提供保障;并且为平衡盘轴向间隙内的流体流动过程中受到了旋转壁面的影响提供了修正公式。
-
公开(公告)号:CN118896454A
公开(公告)日:2024-11-05
申请号:CN202411261278.4
申请日:2024-09-10
Applicant: 中海石油气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氦液化用原料气纯化装置及纯化方法。所述氦液化用原料气纯化装置包括修正克劳特氦液化循环装置和污氦纯化装置;污氦纯化装置包括氦纯化器和氖脱除装置;氖脱除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第二温区换热器和氦冷冻装置;待液化污氦通过污氦纯化装置得到的高纯氦气进入修正克劳特氦液化循环装置进行液化;修正克劳特氦液化循环装置和氖脱除装置设于冷箱内,氦纯化器设于冷箱外,用于去除待液化污氦中的氮气、氧气等杂质气体。本发明通过多通道的内置除氖装置和外置纯化器既解决了外置纯化器时除杂效果差的问题,又解决了因内置纯化器时液化器冷量需要用于换热及活化导致冷量损失、内置纯化器活化时不能正常工作而导致的氦液化效率降低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160369B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311439732.6
申请日:2023-11-01
Applicant: 中海石油气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PC: B01J8/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氢气液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催化剂持续高效运行的正仲氢催化转化方法及装置。该正仲氢催化转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氢气送入催化转化单元A中进行正仲氢催化转化,同时通过制冷系统为催化转化单元A提供冷温环境;将吹扫气送入催化转化单元B中进行催化剂复活;S2、将氢气送入催化转化单元B中进行正仲氢催化转化,同时通过制冷系统为催化转化单元B提供冷温环境;将吹扫气送入催化转化单元A中进行催化剂复活;S3、重复循环步骤S1至步骤S2。本发明提供的正仲氢催化转化方法及装置,确保催化剂始终处于高效催化转化状态,避免因催化剂失活导致的设备维修甚至设备更换,同时提高了氢气液化效率和液氢储存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639523B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2110948121.9
申请日:2021-08-18
Applicant: 中海石油气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PC: F25J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天然气液化系统及方法。所述天然气液化系统包括第一液化冷箱和第二液化冷箱;第一液化冷箱内通过丙烷预冷循环系统形成三级预冷段,以此实现天然气和混合制冷剂的前期预冷;第二液化冷箱内通过混合制冷剂循环系统形成两级深冷段;三级预冷段的入口端与天然气进气管道,三级预冷段的出口端与两级深冷段的入口端连接,两级深冷段的出口端与液化天然气出口管道连接,液化天然气出口管道上设有第六节流阀。本发明简化了液化流程中分离器的设备数量,大大降低设备的占地空间,并且可借助阀门的开闭,因地制宜地进行三级分离罐的级数之间的自由切换,简化设备投入的同时减少企业的生产成本,在海上浮式FLNG平台上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0749159A
公开(公告)日:2020-02-04
申请号:CN201911004145.8
申请日:2019-10-22
Applicant: 中海石油气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PC: F25J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天然气制冷液化的装置及方法。本发明中,冷剂通过冷剂压缩机不同段压缩后分别经级间冷却器与级间分离器分离后,分别进入BOG换热器和重烃换热器与其中低温BOG和低温的重烃进行换热,从而增加了液相冷剂的过冷度,避免冷剂泵的使用,提高了制冷效率,降低了生产功耗;且主低温换热器采用四级制冷,液化效率较高;本发明适用于高重烃含量的天然气进行液化。
-
公开(公告)号:CN108870866A
公开(公告)日:2018-11-23
申请号:CN201710320300.1
申请日:2017-05-09
Applicant: 中海石油气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PC: F25J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BOG作制冷剂适用于LNG运输船的BOG再液化回收工艺。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原料BOG经过换热器复热后,进入压缩机、膨胀机压缩端压缩冷却后进入换热器进一步冷却,输入至冷箱中经冷却降温、节流后进入气液分离罐,液相LNG进入储罐储存;制冷剂BOG与经复热的原料BOG一起进入压缩机、膨胀机压缩端压缩冷却后进入换热器进一步冷却,输入至冷箱中进行预冷,预冷后的制冷剂BOG从冷箱中引出,进入膨胀机膨胀端,经膨胀节流降温后,返回冷箱为冷箱提供冷量;经过复热后的制冷剂BOG与经复热的原料BOG重复上述操作。本发明可充分利用工艺流程中的冷量回收,同时保证BOG回收率,具备设备数量少,换热效率高,能耗低,装置易于成撬,占地面积小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5571269B
公开(公告)日:2017-10-27
申请号:CN201510941417.2
申请日:2015-12-16
Applicant: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 中海石油气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5J1/0022 , F25J1/004 , F25J1/0055 , F25J1/0212 , F25J1/0238 , F25J1/0267 , F25J2210/06 , F25J2210/40 , F25J2220/62 , F25J2220/64 , F25J2245/9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高氮氧氢的煤层气低温精馏液化分离回收系统及方法,设置一包括冷箱、重烃分离罐、精馏塔、LCPM储罐、冷剂压缩机、冷却器、末级气液分离器、闪蒸气压缩机及闪蒸气冷却器的含高氮氧氢的煤层气低温精馏液化分离回收系统;原料气经冷箱预冷段预冷后进行重烃分离、液化;液化后进入精馏塔脱除氮氢氧气后返回冷箱继续降温后进入LCPM储罐;混合冷剂气体经过两级压缩及冷却后,经末级气液分离器分离后的液相冷剂为冷箱预冷段提供冷量;分离后的气相冷剂为冷箱液化和过冷段提供冷量;弛放气被加热后放空;闪蒸气与液相冷剂换热后增压返回冷箱液化段进行再液化。本发明能提高甲烷回收率,从而提高装置处理能力,降低系统能耗,节约生产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6441964A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610826051.9
申请日:2016-09-14
Applicant: 中海石油气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IPC: G01M9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浮式天然气液化系统的试验平台,包括:深冷压缩模块,所述深冷压缩模块依次与预冷换热模块、深冷换热模块连接构成循环;预冷压缩模块,所述预冷压缩模块与所述预冷换热模块连接构成循环;LNG汽化压缩模块,所述LNG汽化压缩模块依次与所述预冷换热模块、深冷换热模块连接构成循环;所述预冷换热模块和深冷换热模块设置在晃动单元上。能够用来测试天然气液化系统中板翅式换热器、绕管式换热器、节流阀、气液分离器等核心设备在海洋环境的运行性能,以及天然气液化系统的适应性。
-
公开(公告)号:CN105651086A
公开(公告)日:2016-06-08
申请号:CN201610108041.1
申请日:2016-02-26
Applicant: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 中海石油气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用于浮式平台的板翅式换热器,该换热器包括一壳体,设置在壳体内的至少一个冷剂均布器和至少一个芯体;壳体的侧壁上部设置有至少一个冷剂入口、顶部设置有一个气相冷剂出口、底部设置有至少一个液相冷剂出口,且冷剂入口、液相冷剂出口和冷剂均布器的数目与芯体的数目相同,芯体与冷剂入口、冷剂均布器和液相冷剂出口一一对应;冷剂均布器与冷剂入口相连接,芯体位于冷剂入口和冷剂均布器的下方;芯体包括内流道、外流道、入口管和出口管,内流道分成多层,不同层内流道能流动相同或者不同种类的被冷却介质,流动相同种类被冷却介质的多层内流道共用一根入口管和出口管,入口管和出口管分别穿过壳体伸出至外部,外流道与壳体相连通。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