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井下固废浆液充填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145575A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2311182811.3

    申请日:2023-09-13

    Abstract: 本发明具体公开一种煤矿井下固废浆液充填方法及系统,所述煤矿井下固废浆液充填方法,包括确定钻孔所处的目标地层层位;进行钻孔的施工,并使所述钻孔处于所述目标地层层位中;对目标区域进行压裂注浆和固废浆液充填注浆,通过所述压裂注浆以在所述目标区域内的岩层中形成裂隙网,通过所述固废浆液充填注浆以使固废浆液经过所述裂隙网充填至采空区。本发明实施例的煤矿井下固废浆液充填方法,能够将固废充填至地下采空区,充分利用地下空间实现废弃物的处理,无需对固废进行升井,降低固废处理成本,也不会对地表环境造成破坏,还能够充填采空区,避免地表沉降。

    沿空留巷预制墙体结构及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266915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1581481.X

    申请日:2024-11-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煤矿开采的技术领域,提供一种沿空留巷预制墙体结构及施工方法,墙体结构包括:墙体单元,墙体单元的侧部设有拼接面,拼接面上设置有锁扣结构,多个墙体单元通过锁扣结构拼接形成为墙体;锁扣结构包括分别设置于相邻墙体单元拼接面上的公榫和母槽,相邻墙体单元的公榫和母槽嵌合;柔性模袋,至少部分墙体单元上设置有连接位,柔性模袋能与连接位连接从而与墙体单元组装为整体。如此设置,相邻墙体单元的墙面在嵌合的公榫和母槽的约束下保持对齐,无需进行后续的人工调整,降低了施工难度和工作量;预先安装的柔性模袋避免了井下登高作业,降低了工作量,消除了井下登高作业所带来的安全隐患,使施工更加简单、快速和安全。

    一种智能化物理相似模拟实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043903A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11245361.2

    申请日:2024-09-05

    Abstract: 一种智能化物理相似模拟实验系统,包括相似模型架;相似模型架包括两个竖直设置的立柱,两个立柱之间水平设置有可伸缩底座,立柱上设置有用于控制可伸缩底座动作的伸缩组件,可伸缩底座上方位于两个立柱之间平行设置有夯实平台,夯实平台沿平行于可伸缩底座方向可伸缩设置,两个立柱上沿高度方向设置有供与夯实平台两端滑移连接的滑轨,立柱上设置有用于带动夯实平台沿滑轨移动的动力件,支柱上设置有用于测量侧帮压力的帮部应力传感器,可伸缩底座上设置有底部应力传感器,夯实平台可拆卸设置有若干夯实板。本发明可以实现多尺寸的夯实作业,且可以对实验架的施压进行实时检测,从而对实验的过程进行实时检测反馈调整,促进实验得到理想结果。

    煤层工作面水力压裂施工方法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517266A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410590895.2

    申请日:2024-05-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采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煤层工作面水力压裂施工方法,包括:S100,对工作面切眼前方的直接顶低层位岩体进行短孔钻进压裂;S200,对工作面切眼上方的直接顶中高层位岩体进行长孔钻进压裂。一方面,短孔压裂解决的是低位直接顶的卸压,长孔压裂解决的是中高位直接顶的卸压,将长短孔多维水力压裂进行组合形成时空维度交错配合的新型压裂技术,煤层工作面压裂效果更佳;另一方面,多维度卸压压裂方法可充分发挥长、短孔水力压裂各自的优点,既解决了煤层中高位顶板“关键层预裂”的问题,又解决了巷道周围“大块变小块”控制覆岩活动范围和强度问题。

    巷内异型墩柱及巷道支护方法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981999A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411973628.X

    申请日:2024-12-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巷道支护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巷内异型墩柱及巷道支护方法,巷内异型墩柱包括浇筑成型的柱体和接顶支护体,柱体沿巷道的高度方向设置,接顶支护体位于柱体的上方,适于和巷道顶板接触,接顶支护体的支护面积大于柱体的支护面积;其中,接顶支护体具有接顶面、第一弧面、第二弧面和第三弧面,第一弧面和第二弧面对称设于接顶面的两侧,第一弧面和第二弧面向接顶支护体的中心凹陷,第三弧面分别与接顶面、第一弧面和第二弧面连接,第三弧面向远离接顶支护体的中心的方向凸起。本发明巷内异型墩柱采用上宽下窄的异型承载结构,增加了顶部支护面积,减小了巷道占用空间,不仅能够满足辅助运输的要求,更能够增加软岩破碎围岩的支护效果。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