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松软崩解性岩体的一体式锚索以及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722214A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2311473730.9

    申请日:2023-11-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岩体支护技术领域,提供一种用于松软崩解性岩体的一体式锚索以及施工方法,一体式锚索包括锚索、注浆管、膨胀胶囊、锚索张拉锁具、托盘以及调心球垫,锚索包括顺次设置的锚索外露段、锚索张拉段以及锚索锚固段;注浆管的进口设置于锚索外露段处,注浆管的出口设置于锚索张拉段和锚索锚固段的交界位置处;膨胀胶囊包裹于锚索张拉段的局部索段,局部索段对应于钻孔的孔口位置,膨胀胶囊连通于注浆管,且膨胀胶囊在注浆管的注浆压力下膨胀。通过防水锚固剂将锚索锚固段与钻孔的孔壁固定,并通过膨胀胶囊密封钻孔的孔口,避免了浆液沿钻孔的孔口位置泄漏,可以实现良好的张拉效果以及注浆效果,能够为松软崩解性岩体提供良好的支护能力。

    泥化底板防底鼓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346332A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410474872.5

    申请日:2024-04-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底板底鼓治理的技术领域,提供一种泥化底板防底鼓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支护结构用于支护泥化底板内部的围岩,包括:预应力传导硬化层,铺设于泥化底板之上,预应力传导硬化层上设置有注浆孔,注浆孔由预应力传导硬化层延伸至泥化底板内部的围岩中;注浆锚索,一端连接于注浆孔底部,另一端连接至预应力传导硬化层,适用于向泥化底板的围岩内注浆;隔水控变硬化层,铺设于预应力传导硬化层之上;通过向泥化底板的围岩内注浆,以填充闭合围岩内的裂隙并强化围岩,有效解决了传统方法无法主动控制底板且不能充填闭合底板裂隙而造成的底鼓,隔水控变硬化层可以阻止水与底板泥质软岩接触,有利于保持泥化底板的长期稳定。

    冲压自锚式锚杆、锚固方法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030146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410090375.5

    申请日:2024-01-22

    Abstract: 本发明巷道支护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冲压自锚式锚杆、锚固方法。冲压自锚式锚杆包括锚头、杆体、膨胀部和封装件;杆体内侧设置有通气孔,杆体背离锚头的一端设置有连接结构,连接结构适于连接气枪;膨胀部分别与锚头和杆体固定连接,膨胀部包括多个锚固体,多个锚固体周向排布,并在膨胀部的内侧形成空腔,空腔与通气孔连通;封装件位于空腔内,封装件内填充有锚固剂,封装件适于受压破裂。本发明提供的冲压自锚式锚杆、锚固方法,将冲压自锚式锚杆插入锚孔内后,多个锚固体变形,形成限位,通过连接结构连接气枪,并向内加压,从而使封装件破裂,封装件内的锚固剂与锚固体固化,可以达到良好的固定效果,能够满足极软岩支护的支撑和稳定需求。

    一种强化淋水裂隙岩体的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646622A

    公开(公告)日:2024-03-05

    申请号:CN202311488953.2

    申请日:2023-11-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强化淋水裂隙岩体的方法及系统,涉及煤层开采技术领域。强化淋水裂隙岩体的方法包括:在淋水裂隙岩体的岩壁形成发力层,在发力层和淋水裂隙岩体上开设第一钻孔,第一钻孔延伸至淋水裂隙岩体的裂隙发育区域,将张拉件的第一端通过胶结剂固定于第一钻孔的底部,对张拉件进行张拉,并将张拉件的第二端固定于发力层。通过在第一钻孔内设置张拉件,并将张拉件的第一端固定于裂隙发育区域的一端,将张拉件的第二端固定于裂隙发育区域的另一端,以便强化裂隙发育区域。通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强化淋水裂隙岩体的方法,能够避免淋水裂隙岩体出现剥落、坍塌等严重的变形破坏现象。

    软岩巷道支护方法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582236A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410701782.5

    申请日:2024-05-3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软岩巷道支护方法,包括:S10:在导硐顶板和导硐帮部布置锚索、锚索梁和钢带以将导硐顶板和导硐帮部支护,将导硐底板起出并安装锚索进行支护;S20:在导硐与工作机巷的接口的位置布置锚索和锚杆对于接口的顶板和帮部进行支护,将接口的底板起出并支护;S30:对挡矸硐室进行支护。采用本方案,对于导硐顶板和导硐帮部进行支护,避免导硐顶板和导硐帮部发生塌陷影响施工。将导硐底板起出经过锚索加固后,浇注混凝土,能够防止导硐底板起鼓影响施工。布置锚索和锚杆对于接口的顶板和帮部进行支护,将接口的底板起出并支护,能够对接口进行支护,防止塌陷。对于挡矸硐室进行支护,能够有效防止挡矸硐室塌陷。

    巷道底鼓治理方法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514254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733768.5

    申请日:2023-12-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巷道底鼓治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起底步骤:对巷道的底板和底板两侧的帮部进行起底挖掘;第一浇筑步骤:对起底后的底板进行混凝土浇筑,形成第一混凝土层;排管步骤:对第一混凝土层进行钻孔,得到多个安装孔,将多个注浆管与多个安装孔一一对应安装,并将每一个注浆管靠近第一混凝土层一端的外周与安装孔的内壁之间进行封堵;注浆步骤:注浆管的外周具有多个间隔设置的注浆口,通过多个注浆口对安装孔进行注浆;第二浇筑步骤:在注浆步骤完成后,在第一混凝土层的上方再浇筑一层混凝土,形成地坪层。本发明方法解决了软岩巷道层状底板底鼓的治理问题,实现了巷道底鼓的高效治理,方法简单且成本低廉。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