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266922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1466880.1
申请日:2024-10-21
Applicant: 中煤科工集团沈阳研究院有限公司 ,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煤工作面灾害防控系统和方法,该系统包括工作面灾害防控主机、与采空区对应设置的采空区风挡,其电连接有变频风机、设置于上隅角的上隅角传感器组、设置于下隅角的工作面安全状态信息屏、设置于进风侧的可控风门和进风侧传感器组、设置于回风侧的回风侧传感器组和可调风窗;工作面灾害防控主机包括中央处理单元,中央处理单元连有供电单元、通讯单元、数据显示单元、声光报警单元。本发明集监测、数据存储、智能控制、本地决策等功能于一体,可实现多项检测、评估、预警、调控等功能,有效保障采煤工作面安全回采。
-
公开(公告)号:CN118292929A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410305058.0
申请日:2024-03-18
Applicant: 中煤科工集团沈阳研究院有限公司 ,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井下可自动调节方向及吸收炮烟循环利用装置,设置于巷道内,巷道的一端开设有放炮口,包括风筒主体、连接体和风筒弯曲结构,风筒主体通过连接体与风筒弯曲结构连接,风筒弯曲结构包括风筒、自由活动关节和风筒端部,多个风筒和自由活动关节交替连接,风筒端部设置于风筒弯曲结构的最外端,本发明设计了风筒弯曲结构,利用导丝收卷机构对导丝结构长度的控制,可以令自由活动关节进行多方向的偏转弯曲,进而实现对风筒端部位置和角度的调节,更好对巷道内各处烟尘的清理,还在连接体内设置了过滤膜,同时在风筒内设置了连接水管、控制阀门和雾化喷头,能够实现对炮烟的净化,令其循环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9715973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510227981.1
申请日:2025-02-28
Applicant: 中煤科工集团沈阳研究院有限公司 ,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 , 山西小回沟煤业有限公司
Inventor: 田富超 , 邹永洺 , 康洁 , 刘云岗 , 曹垚林 , 赵岳然 , 王金成 , 金广东 , 苏伟伟 , 姜明伟 , 汪开旺 , 陈绍川 , 宋建民 , 高彩彬 , 张春霆 , 贾康腾 , 张雨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瓦斯吸附解吸测试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站式含瓦斯煤竞争吸附‑解吸‑自燃溯源系统,包括供气单元、程序控温箱、真空泵和控制单元;程序控温箱内设有反应单元,所述反应单元包括第一预热管、第二预热管和第三预热管、第一参考罐、第二参考罐和煤样罐。本发明同时还提供了一站式含瓦斯煤竞争吸附‑解吸‑自燃溯源系统的测试方法。本发明充分模拟实际煤矿井下不同温度及不同压力工况条件下的竞争吸附解吸及在矿井下竞争吸附之后立即进行漏风条件下的升温氧化过程,提高了实验的连续性和准确性。本发明可以广泛应用于煤矿安全生产、瓦斯灾害防治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和社会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9309634B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874559.7
申请日:2024-12-19
Applicant: 中煤科工集团沈阳研究院有限公司 ,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井下巷道断面风量精准测量装置,包括滑轨组件、移动组件、测量组件、连接杆和连接件,移动组件移动装配于滑轨组件上,测量组件装配于移动组件的下端,移动组件与测量组件之间、测量组件之间通过连接杆和连接件连接,连接杆转动装配于连接件上,还公开了一种井下巷道断面风量精准测量方法,本发明在计算巷道断面的截面面积时,采用了多边形面积公式与积分方法相结合的计算方式,能够得到更为精确的结果,在进行风量测量和计算的过程中,考虑了巷道壁面粗糙度的影响因素,能够对巷道的风量和压力损失进行更为精确的计算,最终得到更为准确的风量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18167390B
公开(公告)日:2024-09-17
申请号:CN202410356861.7
申请日:2024-03-27
Applicant: 中煤科工集团沈阳研究院有限公司 ,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金属矿井下炮烟处理装置,包括伸缩风筒机构和折叠风门,伸缩风筒机构包括净化风筒、伸缩风筒和导气风筒,折叠风门包括外支架、磁吸板、卷帘机构、扇形风帘机构和滑轨机构,且公开了金属矿井下炮烟处理方法,本发明设计了伸缩风筒机构和折叠风门,在掘进工作面完成爆破后,将折叠风门立即打开,即可将巷道内的烟尘隔绝在密闭空间内,能够有效避免烟尘的扩散,然后将伸缩风筒机构的前端通过折叠风门后进行吸收工作,能够有效吸收处理烟尘,此外还设置了净化风筒,通过喷雾和过滤两种方式对空气中的烟尘进行净化,保证空气的新鲜程度,令其可以直接输送到其他工作面,减少了烟尘排放所用管路的长度,且实现了爆破处空气的重复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8167390A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410356861.7
申请日:2024-03-27
Applicant: 中煤科工集团沈阳研究院有限公司 ,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金属矿井下炮烟处理装置,包括伸缩风筒机构和折叠风门,伸缩风筒机构包括净化风筒、伸缩风筒和导气风筒,折叠风门包括外支架、磁吸板、卷帘机构、扇形风帘机构和滑轨机构,且公开了金属矿井下炮烟处理方法,本发明设计了伸缩风筒机构和折叠风门,在掘进工作面完成爆破后,将折叠风门立即打开,即可将巷道内的烟尘隔绝在密闭空间内,能够有效避免烟尘的扩散,然后将伸缩风筒机构的前端通过折叠风门后进行吸收工作,能够有效吸收处理烟尘,此外还设置了净化风筒,通过喷雾和过滤两种方式对空气中的烟尘进行净化,保证空气的新鲜程度,令其可以直接输送到其他工作面,减少了烟尘排放所用管路的长度,且实现了爆破处空气的重复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9900551A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510054501.6
申请日:2025-01-14
Applicant: 中煤科工集团沈阳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矿用智能化喷撒泡沫降尘系统及方法,属于矿山粉尘防治技术领域,系统包括提供多种样式喷撒区域的立体空间矩阵喷撒装置,透雾摄像机,用于现场实时画面的拍摄以及现场粉尘浓度逸散云团的捕捉以获取粉尘浓度大小及分布数据;粉尘浓度传感器,用于监测现场粉尘浓度并将监测数据传输至控制系统;火焰传感器,用于检测空气中的烟雾和火焰来发现火源并将监测数据传输至控制系统;控制系统,依据粉尘浓度传感器和火焰传感器对立体空间矩阵喷撒装置发出工作指令进行降尘或灭火,通过透雾摄像机获知粉尘逸散的规律及粉尘高浓度散逸区域,确定喷撒的区域及强度。通过本发明能够提高降尘效率并降低粉尘爆炸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9309634A
公开(公告)日:2025-01-14
申请号:CN202411874559.7
申请日:2024-12-19
Applicant: 中煤科工集团沈阳研究院有限公司 ,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井下巷道断面风量精准测量装置,包括滑轨组件、移动组件、测量组件、连接杆和连接件,移动组件移动装配于滑轨组件上,测量组件装配于移动组件的下端,移动组件与测量组件之间、测量组件之间通过连接杆和连接件连接,连接杆转动装配于连接件上,还公开了一种井下巷道断面风量精准测量方法,本发明在计算巷道断面的截面面积时,采用了多边形面积公式与积分方法相结合的计算方式,能够得到更为精确的结果,在进行风量测量和计算的过程中,考虑了巷道壁面粗糙度的影响因素,能够对巷道的风量和压力损失进行更为精确的计算,最终得到更为准确的风量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18223878A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410317815.6
申请日:2024-03-20
Applicant: 中煤科工集团沈阳研究院有限公司 ,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钻头切换开采装置,包括对接机构、更换机构、续接机构、钻头和掘进管,多个钻头装配于更换机构上,多个掘进管装配于续接机构上本发明设计了对接机构、更换机构,通过更换机构实现对钻头的更换,通过对接机构完成钻头与掘进管的连接,能够自动完成对钻头的安装和更换,提高工作效率,还设计了续接机构,能够携带多个掘进管,并与对接机构、更换机构配合,可以实现对掘进管的续接延长,保证在进行较深的钻孔作业情况时,可以不断添加掘进管以达到更深的开采深度,减少工人劳动强度,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此外设计了自锁组件保证钻头在移动过程中不会脱出,并通过定位组件将钻头进行定位,便于与对接机构配合,完成对接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119819150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510183155.1
申请日:2025-02-19
Applicant: 中煤科工集团沈阳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能神东煤炭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神东煤炭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氮与液态二氧化碳混合装置,包括罐体、液态二氧化碳注入组件、氮气注入组件、液氮注入管和监测组件,液态二氧化碳注入组件和氮气注入组件的输出端均插接于罐体的顶部,液态二氧化碳注入组件用于向罐体内均匀注入液态二氧化碳液滴,液氮注入管插接装配于罐体的外表面下侧,监测组件装配于罐体的外表面,罐体的下端装配有调节阀门,调节阀门的下端装配有输出管,罐体内实现上高下低的温度差和保持一定的压力,并采用点阵式细管注入液态二氧化碳,实现罐体内二氧化碳以下雨的方式从顶部注入,并在罐体下部冻结成颗粒、粉状或雪花状干冰,且避免了液态二氧化碳在罐体入口冻结堵塞。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