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090667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1183598.2
申请日:2024-08-27
Applicant: 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煤矿瓦斯抽采效果精细化评价模型及动态优化方法,属于煤矿安全领域。该方法包括:根据抽采目标区域的煤层和瓦斯赋存情况,通过“横切纵割”的方式将目标区域划分为若干个最小表征单元体,并采用空间插值法对所述最小表征单元体进行瓦斯含量赋值;建立每个最小表征单元体的瓦斯抽采效果评价模型;判断所建立的评价模型是否需要进行优化;若需要进行优化,则通过比较抽采评价数据与实测数据以确定待优化目标数据源,从而将优化后的数据源输入评价模型中,优化评价模型。本发明实现了瓦斯抽采效果动态评判中数据获取择优化、数据计算精确化、评价效果精细化。
-
公开(公告)号:CN118933993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1122061.5
申请日:2024-08-15
Applicant: 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煤矿瓦斯抽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煤层瓦斯抽采径向多分支孔水力喷射快速成孔方法,提供一种煤层瓦斯抽采径向多分支孔水力喷射快速成孔装置,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用钻机配合夹层钻管在煤层中施工主孔;进行施工主孔时,向夹层钻管中外通道中送入高压水并控制该高压水的水压为A;当主孔施工完成后,通过钻机将安装在夹层钻管上的径向钻进装置移动至指定位置,以施工径向分支孔;在施工径向分支孔时,继续向外通道中送入高压水,并将高压水的水压设定为B,进行径向分支孔的破岩钻进;当一组径向分支孔施工完成后,向夹层钻管的内通道送入高压水,以将径向钻进装置退出径向分支孔;循环上述步骤,在主孔内施工多组径向分支孔。
-
公开(公告)号:CN117536577A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2311825192.5
申请日:2023-12-27
Applicant: 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E21B33/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井下抽采钻孔封孔段动态带压高密封性封孔装置,包括设置有囊袋和气袋的一体化管道,以及设于一体化管道一端的转接头,所述转接头上设有第一连接法兰,所述一体化管道上设有第二连接法兰,所述第一连接法兰与第二连接法兰上分别设有呈圆形阵列分布的对接通槽,每个对接通槽内设有稳固连接组件,第一连接法兰与第二连接法兰之间通过稳固连接组件连接,且第一连接法兰与第二连接法兰之间还设有密封辅助组件,并通过密封辅助组件进行密封。本发明通过设置的稳固连接组件与密封辅助组件之间的配合使用,对于一体化管道与转接头之间连接位置的密封性与稳固性进行强化,使其不易发生连接松动造成渗漏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992526B
公开(公告)日:2023-09-26
申请号:CN202210712823.1
申请日:2022-06-22
Applicant: 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煤矿瓦斯管道输送用大管径水封阻火泄爆装置及泄爆方法,属于煤矿瓦斯利用领域,包括卧式的筒体、位于筒体一端的进气管以及位于筒体另一端与筒体相通的泄爆管和一体成型连接在泄爆管一端的出气管,泄爆管端部安装有爆破片,进气管一端的进气口位于筒体外,另一端伸入筒体内且插入密封水液面以下,进气管下端沿进气管周向侧壁开设有多个进气支管,进气管主管底端固定开设有多个气孔的圆板,筒体中部设置一条由防波浪圆球焊接而成两端均固定在筒体内壁上的防波浪板,采用卧式的筒体,安装、运输方便,投资小、占地小、管理和维护工作量小,有效地降低成本,防波浪圆球,有效减小卧式水封筒长度方向的水面波动,提高了筒体液面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045293A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310150429.8
申请日:2023-02-22
Applicant: 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 , 重庆大学
IPC: F23G7/06 , F23G5/00 , F23G5/027 , F23K1/00 , F23K3/02 , F23J15/06 , F22B1/18 , F23G5/44 , F23G5/4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稳定利用或销毁乏风瓦斯的系统,属于煤矿瓦斯利用领域。包括燃料管路、乏风瓦斯管路、蓄热氧化装置,所述蓄热氧化装置包括燃烧室及蓄热室,所述燃料管路连接至燃烧室,所述乏风瓦斯管路连接至蓄热室;所述蓄热氧化装置经换热器连接至用户,所述蓄热氧化装置上设有进气阀及出气阀,所述进气阀与乏风瓦斯管路相连,所述出气阀连接至烟囱。本发明采用相对简单的工艺方法实现了煤矿乏风瓦斯的大规模工业化利用,减少了乏风瓦斯排放。解决了目前工艺方法不能长期稳定利用浓度低于0.3%的乏风瓦斯问题;解决了目前工艺方法当乏风瓦斯浓度低于0.3%时无法输出高品质热能的问题;解决了目前工艺方法在乏风瓦斯浓度波动时,输出热能不稳定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175686B
公开(公告)日:2022-12-27
申请号:CN202110500824.5
申请日:2021-05-08
Applicant: 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于瓦斯蓄热氧化的熔盐储热系统预热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预热:将瓦斯泵站排放的低浓度瓦斯与空气混合,然后将混合气体通入预热装置内进行预热,预热至反应起始温度后,将混合气体通入蓄热氧化装置的燃烧室内进行氧化反应,反应的同时产生高温烟气;步骤二.储热:然后将高温烟气通入熔盐换热器内,通过高温烟气与熔盐流向逆转,并依靠高温烟气的流速与反应热波移动速度的差异,使高温烟气与熔盐之间进行热量传递,即与来自低温熔盐罐的低温熔盐进行换热;实现热能的存储与合理分配利用,有效避免了热能的浪费,提高了热能的利用率,同时节约了能源,保护了大气环境。
-
公开(公告)号:CN114778601A
公开(公告)日:2022-07-22
申请号:CN202210433975.8
申请日:2022-04-24
Applicant: 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1N25/5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煤矿安全领域,涉及一种测定高温条件下瓦斯爆炸下限的装置及方法,包括高温氧化腔组件,与该高温氧化腔组件连接的充气组件以及设置在高温氧化腔组件上的压力监测组件;高温氧化腔组件包括为瓦斯爆炸反应提供高温环境和空间的不锈钢内胆、电加热丝、保温层、金属外壳和温度传感器;压力监测组件包括覆盖在不锈钢内胆上方的隔热盖板、弹簧、金属支架、位移指针、标尺和高速摄像机;充气组件与不锈钢内胆底部连通。本发明采用简单的装置且单次试验操作时间短的方法测定高温条件下瓦斯爆炸下限,解决目前测定装置需要抽真空,加工复杂的问题;解决测定方法单次试验所需时间长的问题;解决方法不能测定540℃‑900℃范围内瓦斯爆炸下限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692018B
公开(公告)日:2022-03-18
申请号:CN202010693868.X
申请日:2020-07-17
Applicant: 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F02M21/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浓度瓦斯发电掺混装置,属于瓦斯掺混技术领域,包括沿瓦斯流动方向顺次设置的一级混流腔、二级混流腔和分流腔;一级混流腔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进气口和第二进气口;二级混流腔的入口位于第一进气口和第二进气口之间,二级混流腔内沿其轴向间隔设有若干层锥形混料件,锥形混料件设置在二级混流腔的中部,且其大端朝向瓦斯的流动方向;分流腔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出气口和第二出气口,二级混流腔的出口位于第一出气口和第二出气口之间。本发明不改变抽采瓦斯管路流向,占地面积小,易于安装,且掺混装置的压力损失小。
-
公开(公告)号:CN112628771A
公开(公告)日:2021-04-09
申请号:CN202011532070.3
申请日:2020-12-23
Applicant: 山东科技大学 , 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F23G7/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瓦斯蓄热氧化高温烟气熔盐换热系统和方法,涉及低浓度烟气利用和换热设备技术领域,解决了低浓度瓦斯气体重复利用的技术问题。该换热系统包括进气单元、燃烧单元、排气单元和控制单元,所述进气单元提供气源并控制流速和流量,燃烧单元将瓦斯分解释放热量,并维持稳定的蓄热温度,排气单元对反应后的废气进行处理,控制单元监测温度信息、压力信息、流量信息和废气排放信息等,并控制进气单元、燃烧单元和排气单元的运行。该系统的各个单元协同工作,实现了低浓度瓦斯的蓄热氧化、熔盐换热和监控反应,提高了瓦斯蓄热氧化的工作效率和安全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1692018A
公开(公告)日:2020-09-22
申请号:CN202010693868.X
申请日:2020-07-17
Applicant: 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F02M21/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浓度瓦斯发电掺混装置,属于瓦斯掺混技术领域,包括沿瓦斯流动方向顺次设置的一级混流腔、二级混流腔和分流腔;一级混流腔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进气口和第二进气口;二级混流腔的入口位于第一进气口和第二进气口之间,二级混流腔内沿其轴向间隔设有若干层锥形混料件,锥形混料件设置在二级混流腔的中部,且其大端朝向瓦斯的流动方向;分流腔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出气口和第二出气口,二级混流腔的出口位于第一出气口和第二出气口之间。本发明不改变抽采瓦斯管路流向,占地面积小,易于安装,且掺混装置的压力损失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