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筛砂射流式采砂船

    公开(公告)号:CN220927999U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322689644.3

    申请日:2023-10-0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筛砂射流式采砂船,属于采砂设备结构技术领域,包括破淤水管、破淤水管喷头、高压水箱、抽砂管、入射水管、混合室、导流管、筛分装置、运砂装置和输砂舱;高压水箱的出水口分别连接破淤水管和入射水管的进水端;破淤水管的出水端连接有破淤水管喷头,破淤水管喷头包括依次连接的连接孔道、喷头进水通道和喷头,连接孔道连接破淤水管的出水端和喷头进水通道,喷头进水通道和喷头均设有多个且数量相同,喷头均匀地固定在抽砂管末端的外侧;抽砂管的前端连接混合室,入射水管的出水端连接混合室;导流管连接混合室的出口,导流管出口的下方设有筛分装置;本实用新型通过破淤水管和破淤水管喷头的配合,提高采砂效率。

    一种旋转喷头式采砂射流泵

    公开(公告)号:CN220929799U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322713876.8

    申请日:2023-10-1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旋转喷头式采砂射流泵,属于用于采砂的射流泵结构技术领域,包括吸砂管、工作水管、混合室、喷嘴和出砂管;吸砂管的末端和混合室连接,工作水管的前端连接水源,工作水管的末端连接混合室,喷嘴设置在工作水管的末端且位于混合室中;工作水管中设有螺旋桨和连杆,螺旋桨通过连杆和喷嘴固定连接;喷嘴包括转轴和多个喷头,转轴和所述连杆连接,喷头的一端固定在转轴内的通道中,喷头和通道的数量相同;出砂管连接混合室的出口;本发明能够通过新型式喷嘴形成更强的负高压,从而提高吸砂管吸砂能力,进而大大提高射流泵的生产效率。

    一种磁力护舷、船舶停泊装置、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686120A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410855978.X

    申请日:2024-06-28

    Applicant: 河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磁力护舷,包含外壳、底板和固定在底板上的减震磁力部,减震磁力部包裹在外壳内部,减震磁力部包含强力弹簧、减震器、线圈;强力弹簧固定在底板上;减震器设置在所述强力弹簧腔体内,减震器的活塞杆外包裹线圈;减震器远离活塞杆一端固定在底板上。与现有护舷相比,结构简单,防撞性能好,具有可控的磁力;还提供了一种船舶停泊装置,包括磁力护舷、护舷移动装置和预接触装置;能够实现对不同高度船舶的高度定位;还提供了船舶停泊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自动化程度高,能根据船舶停泊的不同阶段调整磁力性质和大小,有效克服了船舶在靠泊以及停泊时由小频率波浪力作用而对码头的往复撞击力影响,且最大程度上保护磁力护舷。

    碳纤维布加固水下桩基全自动施工机

    公开(公告)号:CN110284538B

    公开(公告)日:2021-02-12

    申请号:CN201910546939.0

    申请日:2019-06-24

    Applicant: 河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施工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碳纤维布加固水下桩基全自动施工机,整体分为内部旋转升降施工模块、抽水模块以及外部固定防水模块。内部旋转升降施工模块可实现自动在桩基表面进行烘干、整平、刷胶、粘贴碳纤维布及浸渍碳纤维布等操作且可自动沿桩基纵向升降,包括旋转升降模块和搭载于旋转升降模块上的施工部模块,旋转升降模块包括升降装置和旋转装置,施工部模块包括烘干装置、清理装置、涂胶装置、铺设装置和压实装置。外部固定防水模块用于将设备固定于桩基上,并为内部旋转升降施工模块提供密闭无水施工环境。动力操作模块实现施工全过程的自动化。本发明可以全程实现单人操控,结构简单,自动化程度高,施工质量稳定。

    一种V字型电生磁防撞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295574B

    公开(公告)日:2020-12-01

    申请号:CN201910601919.9

    申请日:2019-07-05

    Applicant: 河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V字型电生磁防撞装置,橡胶的端头内设有与端面平行的防撞组件;防撞组件包括与铁板A、铁板B及之间的弹簧;弹簧上设有与压力传感器连接的应变箔;铁板A、铁板B上分别缠绕由蓄电池供电的线圈;控制装置根据压力传感器的反馈,控制蓄电池供电,使得铁板A和铁板B产生相斥的磁场,抵抗铁板A和铁板B之间的压力。其根据撞击时的形变,输出相应的电压,以产生实时的互斥磁场抵抗撞击物的挤压力和撞击力;通过受压的压电陶瓷片产生电能并存储在蓄电池中,回收能量再利用,节能环保。其结构简单,维护成本低,智能化程度高,减少了撞击物对建筑物的撞击能量,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和结构安全,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广泛的适用性。

    一种水下抛石基床的施工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456017A

    公开(公告)日:2020-07-28

    申请号:CN202010285999.4

    申请日:2020-04-13

    Applicant: 河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下抛石基床的施工装置,包括左侧开底驳船、右侧开底驳船、存储石块装置、水平轨道、石块抓斗、可移动支撑架和曲柄滑块机构。本发明通过设置存储石块装置及其内部的抛石容器进行抛石,并通过在可移动支撑架的一侧设置挡板及弹簧,在其另一侧设置储石箱,利用石料抓斗可对抛石基床进行水下精平,可以使石块分布均匀,有效地避免了抛石不均匀的现象,大大减少了后续工作工作量。

    一种适用于强震区高桩码头的智能减震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8487197B

    公开(公告)日:2020-05-22

    申请号:CN201810298306.8

    申请日:2018-03-30

    Applicant: 河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强震区高桩码头的智能减震系统,包括信号分析处理模块、地震感应模块、弹射与回收模块、连接模块和电源模块;所述地震感应模块用于感应是否有地震发生;所述弹射与回收模块安装于码头面板上,所述弹射与回收模块包括钢索、回收装置和弹射装置,所述连接模块安装在高桩码头的桩基处,所述地震感应模块感应到地震发生并将信号传输至所述信号分析处理模块,所述信号分析处理模块启动所述弹射装置将所述活动端向所述连接模块弹射,所述连接模块将所述活动端固定在桩基上。在地震发生时,快速在高桩码头桩板间形成“伞”状阻尼结构,以降低高桩码头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位移,提高结构抗震性能,降低地震造成的经济损失。

    一种减弱重力式码头前波浪反射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172938A

    公开(公告)日:2020-05-19

    申请号:CN201910865537.7

    申请日:2019-09-12

    Applicant: 河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减弱重力式码头前波浪反射的装置,包括水深自适应模块,包括喷气容器、轨道和气囊,气囊连接喷气容器,喷气容器通过滚轮连接轨道,且沿轨道移动,轨道竖直设置,喷气容器上设置有喷气口和喷气阀门,喷气阀门控制喷气口喷气,喷气容器中盛装有高压气体,喷气口设置在喷气容器侧壁;波浪自适应模块,包括浮子,浮子连接喷气阀门;喷气模块,包括空气压缩机、输气软管和风力发电装置,空气压缩机通过风力发电装置供电,输气软管连通风力发电机和喷气容器。根据实时的水位及波浪情况,调节喷气管道的位置以及喷气管道喷气的强度,可实现在任意入射波情况下均发挥较好的消波效果。

    一种对称式双剪界面粘结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455643A

    公开(公告)日:2019-11-15

    申请号:CN201910613827.2

    申请日:2019-07-09

    Applicant: 河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对称式双剪界面粘结试验装置,属于力学实验装置技术领域,包括球铰连杆、螺杆、垫板、素混凝土、水平安装装置、上承压板和下承压板;上承压板四角设有对称的四个上承压板光滑圆孔,下承压板四角设有与上承压板中心线同轴的四个下承压板内螺纹孔;所述上承压板与下承压板通过螺杆穿过上承压板光滑圆孔和对应的下承压板内螺纹孔连接,所述螺杆设有上层螺母和下层螺母。本发明提供的对称式双剪界面粘结试验装置,可控制试件的对中,避免安装过程中外力的影响,提高实验精度、调控试验过程、能够实现试验效率的提高以及提供更便利的试验过程。

    一种船舶吃水深度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005301A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610528366.5

    申请日:2016-07-06

    Applicant: 河海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S15/08 B63B39/12 G01S15/4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船舶吃水深度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船舶吃水深度检测装置包括两个伺服电机、导轨、声纳检测装置、牵引装置、定位装置和控制装置。通过设置一个声纳检测装置,相比现有技术中设置一列声纳检测装置,降低了成本,且不会出现相邻声纳间越产生相互干扰的问题。同时,因为船闸的闸门宽度大于船舶的宽度,为了提高检测精度,通过设置定位装置可以根据定位时的位置及船头的朝向,提前预判船舶经过船闸时的精确位置,控制装置控制两个私服电机的转速和转动方向,并通过绳索的牵引使声纳检测装置沿导轨移动,保证船舶经过船闸时声纳检测装置位于船舶的正下方,提高检测精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