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限位卡槽式锚索测力计承载垫板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141439B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010056019.3

    申请日:2020-01-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限位卡槽式锚索测力计承载垫板装置,属于岩土工程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主体基座、环形限位槽、限位肋板及垫板中心孔,锚索的钢绞线从垫板中心孔穿过,环形限位槽将锚索测力计合金钢圆筒的厚壁以内嵌的形式固定,同时限位肋板焊接于主体基座,以双重固定的方式,预防锚索测力计在承载垫板上出现滑移。通过上述针对原有承载垫板的双重优化,可保证锚索测力计安装基面与钻孔中心轴线方向相互垂直及准确对中,以避免产生过大的偏心荷载,同时消除锚束张拉过程中锚索测力计在承载垫板上滑移现象的产生,避免测值偏小或失真。

    一种限位卡槽式锚索测力计承载垫板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141439A

    公开(公告)日:2020-05-12

    申请号:CN202010056019.3

    申请日:2020-01-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限位卡槽式锚索测力计承载垫板装置,属于岩土工程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主体基座、环形限位槽、限位肋板及垫板中心孔,锚索的钢绞线从垫板中心孔穿过,环形限位槽将锚索测力计合金钢圆筒的厚壁以内嵌的形式固定,同时限位肋板焊接于主体基座,以双重固定的方式,预防锚索测力计在承载垫板上出现滑移。通过上述针对原有承载垫板的双重优化,可保证锚索测力计安装基面与钻孔中心轴线方向相互垂直及准确对中,以避免产生过大的偏心荷载,同时消除锚束张拉过程中锚索测力计在承载垫板上滑移现象的产生,避免测值偏小或失真。

    一种桥梁转体施工全自动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758867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710035456.5

    申请日:2017-01-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1D2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桥梁转体施工全自动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获得转体桥的转动实时数据信号,转动实时数据包括:即时距离数据、最终距离数据、即时角度数据β、最终角度数据Ο、原始角度数据α,其中β=α‑Ο;(2)、将步骤(1)获得的转动数据实时信号进行实时比较处理;(3)、根据实时比较结果,发出指令给千斤顶,由千斤顶带动桥梁转体,完成桥梁转体施工全自动控制。本发明能够及时收集动态数据,使得桥梁转体过程中,数据采集、处理和调节动作的速度相匹配,及时发现和处理桥梁转体过程中出现的紧急问题。

    应对复杂围岩条件的炮孔布置爆破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013733B

    公开(公告)日:2022-06-14

    申请号:CN202010861598.9

    申请日:2020-08-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隧道施工爆破领域,特别是一种应对复杂围岩条件的炮孔布置爆破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布置炮孔、炮孔钻孔、孔位装药、炮孔爆破。能够克服在同一掌子面从硬岩过渡到软岩的围岩条件差异性问题,优化光面爆破效果,同时能够针对公路隧道地形坡度起伏较大的问题,对装药方式和爆破方法进行一定改进,防止出现拒爆现象,有效控制超挖量,增加爆破进尺,加快施工进程。

    应对复杂围岩条件的炮孔布置爆破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013733A

    公开(公告)日:2020-12-01

    申请号:CN202010861598.9

    申请日:2020-08-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隧道施工爆破领域,特别是一种应对复杂围岩条件的炮孔布置爆破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布置炮孔、炮孔钻孔、孔位装药、炮孔爆破。能够克服在同一掌子面从硬岩过渡到软岩的围岩条件差异性问题,优化光面爆破效果,同时能够针对公路隧道地形坡度起伏较大的问题,对装药方式和爆破方法进行一定改进,防止出现拒爆现象,有效控制超挖量,增加爆破进尺,加快施工进程。

    一种考虑层理作用的软硬互层围岩隧道施工模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198208B

    公开(公告)日:2018-09-25

    申请号:CN201610453136.7

    申请日:2016-06-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考虑层理作用的软硬互层围岩隧道施工模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获得围岩相关力学参数:采用岩石常规力学性质试验,按照《岩石物理力学性质试验规程》将所要模拟的隧道围岩加工成标准试件,通过单轴/三轴压缩试验、剪切试验获得围岩相关力学参数;S2、对步骤S1试验获得的力学参数赋予围岩模拟单元,选用ANSYS软件自带的弹塑性本构模型、dp准则及接触对作用进行模拟分析。本发明提供的模拟方法,能够模拟软硬互层围岩隧道开挖全过程中层理应力场、位移场等所产生的变化及影响,解决了模拟过程中非线性分析结果不收敛问题,模拟结果能反映出隧道开挖后是否产生离层等情况,模拟更加符合工程实际状况,模拟结果能够指导实际隧道施工。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