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顺酐气相加氢生产丁二酸酐的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7486842A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311439940.6

    申请日:2023-11-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溶剂顺酐常压气相加氢生产丁二酸酐的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1)将顺酐预热后进行气化并与氢气混合均匀;(2)将顺酐和氢气注入加氢反应器,在加氢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双键加氢反应得到反应产物;(3)将反应产物换热后进行气液分离,得到丁二酸酐粗品和循环氢气;(4)将丁二酸酐粗品进行分馏,得到精制丁二酸酐及其副产物;(5)将循环氢气进行洗涤,脱除未冷凝的丁二酸酐,得到氢气。本发明方法避免使用价格高昂的有机溶剂,还避免使用高压加氢设备,可显著降低投资成本;而且,本发明开发了循环氢气洗涤系统等装置,完全避免了产物丁二酸酐在反应器管线和氢气循环压缩机内的凝华堵塞现象,可实现长期稳定运行。

    一种高效双组分溶剂顺酐液相加氢生产丁二酸酐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645590A

    公开(公告)日:2024-03-05

    申请号:CN202311671611.4

    申请日:2023-12-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组分溶剂顺酐液相加氢生产丁二酸酐的方法,该方法采用了两种组分的溶剂体系,其中第一溶剂组分为γ‑丁内酯,主要用于溶解原料顺酐和产物丁二酸酐,第二组分为低沸点有机溶剂,主要用于防止反应时飞温。具体的,γ‑丁内酯溶解丁二酸酐能力较高,作为第一溶剂主要起到溶解顺酐和丁二酸酐的作用。第二组分对顺酐和丁二酸酐溶解能力低,但由于沸点低,因而在反应器内发生飞温或产生热点温度超过第二组分沸点时,第二组分发生汽化,汽化过程中显著降低反应器内部温度,避免了反应器内部产生热点及发生飞温现象,从而提高目标产物丁二酸酐收率,保证丁二酸酐的较高选择性,实现装置稳定运行。

    费托合成工艺气在线检测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883485B

    公开(公告)日:2025-04-01

    申请号:CN202411029878.8

    申请日:2024-07-29

    Abstract: 一种费托合成工艺气在线检测系统及方法,费托合成工艺气在线检测系统包含进气控制单元、谱学测量核心单元、气体排空模块以及工控机;谱学测量核心单元包含红外吸收谱测量模块、拉曼光谱测量模块、温度传感器以及压力传感器;红外吸收谱测量模块包含干涉仪、红外吸收谱测量样品池舱和红外信号检测模块,红外吸收谱测量样品池舱包含红外吸收谱测量流通池、空白样品池以及位移台;拉曼光谱测量模块,包含激光器、拉曼光谱测量流通池、拉曼信号收集装置、光纤和光谱仪;工控机包含硬件控制系统、数据库、量化模块和显示与通讯模块;数据库包含红外吸收谱数据库和拉曼光谱数据库,数据库和量化模块用于对谱学测量核心单元测量的数据进行量化分析。

    共聚焦拉曼增强腔及包括该增强腔的拉曼光谱测量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882823A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1029889.6

    申请日:2024-07-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共聚焦拉曼增强腔及包括该增强腔的拉曼光谱测量系统。该增强腔包括:前端凸透镜;后端凸透镜,设置在前端凸透镜的下游,前端凸透镜和后端凸透镜之间的距离为它们的焦距之和,并且它们的焦点位置重合形成共聚焦点,且光轴在一条直线上;前端反射镜阵列,设在前端凸透镜的上游,并包括多个第一反射单元,第一反射单元将通过前端凸透镜入射的第一入射光平行反射回前端凸透镜,且经过第一反射单元反射的光与第一入射光的光轴相互偏移;及终端反射镜阵列,设在后端凸透镜的下游,并包括多个第二反射单元,第二反射单元将通过后端凸透镜入射的第二入射光平行反射回后端凸透镜,并经过第二反射单元反射的光与第二入射光的光轴相互偏移。

    费托合成含固中间产品的连续化固液分离方法及分离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897218B

    公开(公告)日:2024-01-02

    申请号:CN202111019833.9

    申请日:2021-09-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费托合成含固中间产品的连续化固液分离方法及实施该方法的系统。本发明的连续化固液分离方法实现了费托合成产品从反应器内到反应器外的连续化分离过程,采用反应器内过滤、反应器外高固分离、反应器外低固分离及反应器外精细分离的方式,逐级分离除固,分离后的产品可满足下游需求,直接进行产品加工,无需进一步处理。同时,本发明的方法可对分离产品实现在线分析,可在工况下实时监测物料中的金属含量,该分析手段响应时间短,分析结果准确可靠,从而保证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有利于提高工艺的自动化程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