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转向结构及光转向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093342A

    公开(公告)日:2021-07-09

    申请号:CN202110315817.8

    申请日:2021-03-24

    Abstract: 本发明关于一种光转向结构及光转向系统,该光转向结构包括固定壳体和固定在该固定壳体内的光转向接触件,所述光转向接触件具有两个不在同一轴线上的转接端,且每个转接端的光学窗口内设置有与MT插针部件阵列光纤的节点排列关系相同的阵列微透镜,该光转向接触件内还设有用于实现两个光学窗口内阵列微透镜之间的光束传递方向转变的斜面;所述固定壳体上设有供MT插针部件穿过实现与光转向接触件转接端端面接触的开口。本发明光转向结构适配标准MT插针,实现光的垂直转向,结构具有小型化,可应用于光路转向连接器中,适用于空间有限的机箱和机柜内部,提高通信容量。

    大偏移光接触件、光互连组件及远距离空间光通信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114358B

    公开(公告)日:2022-03-29

    申请号:CN202110315785.1

    申请日:2021-03-24

    Abstract: 本发明关于一种大偏移光接触件、光互连组件及远距离空间光通信系统,该大偏移光接触件包括前端用于对接收的光束进行聚焦或扩束的透镜和后端用于耦合定位插针部件的定位孔,还包括用于实现插针部件和透镜之间光路转变的棱镜。当两个大偏移光接触件在实现大偏移有源光传输时,其尾部定位孔内的插针部件通过光缆连接,前端透镜分别与空间光发射模块和空间光接收模块对应设置实现空间光的发射和接收;两个大偏移光接触件在实现大偏移无源光传输时,两接触件尾部插针部件分别通过线缆与光发射器件和光接收器件连接,前端透镜相对同轴布置分别进行光的扩束发射和接收聚焦。本发明接触件缩短了轴向距离,使结构扁平化,节约空间,应用于受限的环境。

    一种基于转向设计的光波导路由交换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949949A

    公开(公告)日:2022-01-18

    申请号:CN202111164680.7

    申请日:2021-09-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转向设计的光波导路由交换设计方法,定义N根光通路为一组,同一组光通路通过0‑90°转弯进行组内路由交换,所有光通路在同一平面内一次光刻完成。本发明可以实现同组内光通路中不同波导通路间的路由交换,还可以根据不同的路由关系,通过控制光通路转弯的位置实现不同的光布线分布,满足不同需求。光通路转弯前及转弯后,所有光通路在同一平面内一次光刻完成,与现有波导制备工艺相兼容,具有极大的可行性。

    一种基于定向耦合的多层波导路由交换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933932A

    公开(公告)日:2022-01-14

    申请号:CN202111169084.8

    申请日:2021-09-30

    Abstract: 一种基于定向耦合的多层波导路由交换设计方法,多根波导分别位于多个波导层,控制各个波导芯层结构尺寸以及波导间的相对位置,使得波导耦合区的芯层结构尺寸相同以满足相位匹配条件、耦合区处的波导间隔较小以能够发生耦合作用,根据耦合间隔调整耦合区长度,使得波导之间能够高效耦合。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根据本发明设计多层波导结构,该波导结构中的波导对应匹配的结构尺寸相等,在满足相位匹配条件的同时,在光路中能量耦合转换时损耗少;通过控制波导的结构尺寸、间隔的距离、耦合区长度,可以灵活地对多层波导结构进行布线,满足不同的需求;并且该多层波导结构中的波导分多层设置,加工工艺简单,降低了加工成本。

    一种阵列透镜组件
    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3900193B

    公开(公告)日:2023-09-26

    申请号:CN202111121586.3

    申请日:2021-09-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阵列透镜组件,包括:光纤带,包括成排设置的光纤,光纤的前端具有光纤端面,光纤端面采用免研磨方式加工而成;透镜件,包括透镜座体以及阵列设置在透镜座体上的扩束透镜;插针体,其上开设有光纤收容槽,光纤带固定在光纤收容槽内,透镜件安装在插针体内且位于光纤带前端;透镜件安装到位后,每个扩束透镜位于对应光纤端面的前方,以起到将光通路直径放大的功能。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将扩束透镜进行模块化设计形成透镜件,通过透镜件与插针体的快速装配,实现了每个扩束透镜与其对应的光纤之间的快速对准匹配,提高了连接器的装配效率,降低了光信号对灰尘的敏感度,利于光信号的传输。

    一种基于聚合物光波导的光电转换印制板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5097577A

    公开(公告)日:2022-09-23

    申请号:CN202210452897.6

    申请日:2022-04-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聚合物光波导的光电转换印制板结构,包括光模块和光电复合模块,所述的光模块至少包括壳体、安装在壳体内的印制板Ⅰ,安装在印制板Ⅰ上的激发器和/或探测器以及固定在壳体上的透镜Ⅰ;光电复合模块至少包括光电复合板、斜面镜和透镜Ⅱ,所述的光电复合板包括光波导板和印制板Ⅱ,光波导板与印制板Ⅱ粘接固定在一起;印制板Ⅱ与印制板Ⅰ之间通过连接器连接用于传输电信号给光模块供电。本发明在同一个光电复合板中可同时实现电信号和光信号的传输处理,不需要使用光缆和光纤连接器,减少了产品的零部件数量和产品的占用空间,为未来的光波导互连应用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

    一种多功能集成的光纤背板组件

    公开(公告)号:CN114779395A

    公开(公告)日:2022-07-22

    申请号:CN202210451507.3

    申请日:2022-04-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功能集成的光纤背板组件,包括本体部分和光纤部分,所述的光纤部分包括布置在光纤背板组件本体部分上的板内光纤和位于光纤背板组件两端的尾纤Ⅰ和尾纤Ⅱ,光纤部分的光纤类型采用单模光纤、多模光纤或特种光纤,使光纤背板组件具备传输单模、多模信号或特种光纤的功能。本发明在光纤背板组件上进行功能集成,使光纤背板组件具有低延时性、等延时性、单多模光纤集成、特种光纤等功能,可满足用户特殊需求。

    一种在光波导板上外置斜面结构实现光束转向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755754A

    公开(公告)日:2022-07-15

    申请号:CN202210452879.8

    申请日:2022-04-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光波导板上外置斜面结构实现光束转向的方法,在光波导板上制作出具有一定深度的凹槽,保持凹槽的底面和侧面光滑;再采用热风回流工艺,控制热风回流的温度和时间,对凹槽的侧面进行处理,使凹槽侧面逐渐趋于平整,从而增加凹槽侧面的光滑度,降低其粗糙度;最后在显微镜或者CCD的观测下放置调整准备好的斜面镜,使反射的光束角度符合设计要求;或者,采用在线检测光功率的办法确保斜面镜的放置位置最优,最后采用粘接剂固定斜面镜。本发明在光波导板上外置斜面结构用来实现光束转向,可以根据光束转向的位置设计开槽深度及斜面镜固定位置,灵活性强,为未来光波导互连的应用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

    一种基于能量定向耦合的分光光波导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917685A

    公开(公告)日:2022-01-11

    申请号:CN202111169083.3

    申请日:2021-09-30

    Abstract: 一种基于能量定向耦合的分光光波导设计方法,通过控制波导之间各部分的相对位置及耦合长度,使波导中相距较近的部分组成耦合区,通过调整耦合长度进而调整耦合区的分光比。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该方法制备的波导分光器可实现任意分光比,耦合区长度误差对耦合结果引起的影响比现有技术方案小很多,具有较大的工艺容差,与背景技术中的现有方案相比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并且,该分光器具备级联的可拓展性,可以在不增加波导分光器长度的情况下,级联更多的耦合区进行分光,极大程度上减小了分光器体积,相对于背景技术中的现有方案,具有体积小的优势;该分光器还可以结合光波导板体积大小和功能分区灵活布线。

    一种阵列透镜组件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900193A

    公开(公告)日:2022-01-07

    申请号:CN202111121586.3

    申请日:2021-09-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阵列透镜组件,包括:光纤带,包括成排设置的光纤,光纤的前端具有光纤端面,光纤端面采用免研磨方式加工而成;透镜件,包括透镜座体以及阵列设置在透镜座体上的扩束透镜;插针体,其上开设有光纤收容槽,光纤带固定在光纤收容槽内,透镜件安装在插针体内且位于光纤带前端;透镜件安装到位后,每个扩束透镜位于对应光纤端面的前方,以起到将光通路直径放大的功能。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将扩束透镜进行模块化设计形成透镜件,通过透镜件与插针体的快速装配,实现了每个扩束透镜与其对应的光纤之间的快速对准匹配,提高了连接器的装配效率,降低了光信号对灰尘的敏感度,利于光信号的传输。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