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车运行的测试平台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769115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1063189.4

    申请日:2016-11-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M17/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列车运行的测试平台。该测试平台包括:控制装置、与列车的牵引电机对应的第一测试装置、与列车的惯量对应的第二测试装置、数据采集装置,控制装置,用于获取列车的目标转矩和目标频率,并将目标转矩发送给第一测试装置,将目标频率发送给第二测试装置;第一测试装置,用于根据目标转矩运行获得第一试验结果;第二测试装置,用于根据目标频率运行获得第二试验结果;数据采集装置,用于将第一试验结果和第二试验结果发送给控制装置,以使控制装置根据第一试验结果和第二试验结果获得列车的测试结果。该测试平台实现对列车运行的等效模拟,进而为列车节能运行控制研究提供良好的测试平台,为科研和实验提供便利性。

    吸能装置的获取方法与获取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6202626B

    公开(公告)日:2019-10-11

    申请号:CN201610485463.0

    申请日:2016-06-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吸能装置的获取方法与获取装置。该吸能装置的获取方法,包括:获取待安装空间的尺寸,并根据待安装空间的尺寸,从吸能装置数据库中获取与待安装空间匹配的第一吸能装置,接着将第一吸能装置的信息输出。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用户可以根据吸能装置的待安装空间,从吸能装置数据库中自动获取与待安装空间匹配的第一吸能装置,进而减轻了用户设计吸能装置的工作负担,缩短了吸能装置的生产周期,降低了吸能装置的生产成本。

    燃料电池系统及有轨电车

    公开(公告)号:CN107180980B

    公开(公告)日:2019-09-10

    申请号:CN201710452921.5

    申请日:2017-06-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燃料电池系统及有轨电车,用于安装在有轨电车的车厢顶部,包括:燃料电池以及阴极供气装置,阴极供气装置与燃料电池的阴极连通,用于将有轨电车的车厢中的恒温空气抽入燃料电池的阴极,通过阴极供气装置将车厢内部的恒温空气输送至燃料电池的阴极,使得进入到燃料电池阴极空气的温度适宜,燃料电池处在最佳的工作温度范围内。

    一种用于轨道列车的碰撞吸能系统及轨道列车

    公开(公告)号:CN108297892A

    公开(公告)日:2018-07-20

    申请号:CN201711487129.X

    申请日:2017-12-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轨道列车的碰撞吸能系统和轨道列车,其中碰撞吸能系统包括:吸能装置,该吸能装置用于安装在轨道列车的车体的至少一端,并用于在轨道列车发生碰撞时发生吸能变形;防爬装置,该防爬装置朝向车体的尾端安装在吸能装置的前面板上;车钩缓冲装置,该车钩缓冲装置朝向车体的尾端安装在吸能装置的前面板上,车钩缓冲装置的前端超出防爬装置的前端设置;其中,在轨道列车发生相对碰撞时,车钩缓冲装置朝向车体运动,直至所述车钩缓冲装置的前端与防爬装置的前端共同形成碰撞受力面。上述碰撞吸能系统,在轨道列车发生碰撞时,能够更有效的吸收碰撞动能,而且有效地发挥防爬功能,提高了碰撞吸能系统的可靠性以及轨道列车的安全性。

    吸能装置的获取方法与获取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6202626A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610485463.0

    申请日:2016-06-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吸能装置的获取方法与获取装置。该吸能装置的获取方法,包括:获取待安装空间的尺寸,并根据待安装空间的尺寸,从吸能装置数据库中获取与待安装空间匹配的第一吸能装置,接着将第一吸能装置的信息输出。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用户可以根据吸能装置的待安装空间,从吸能装置数据库中自动获取与待安装空间匹配的第一吸能装置,进而减轻了用户设计吸能装置的工作负担,缩短了吸能装置的生产周期,降低了吸能装置的生产成本。

    吸能装置及轨道车辆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114547A

    公开(公告)日:2016-11-16

    申请号:CN201610484940.1

    申请日:2016-06-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1F19/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吸能装置及轨道车辆,吸能装置包括:与司机室前墙相连接的第一吸能组件和第二吸能组件,所述第一吸能组件中设置有多个可以溃缩吸能的第一吸能件,所述第二吸能组件中设置有多个可以溃缩吸能的第二吸能件,所述第一吸能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吸能组件的上端,且所述第一吸能组件上的和所述司机室前墙相对的端面与所述第二吸能组件上的和所述司机室前墙相对的端面位于不同平面上。本发明提供的吸能装置及轨道车辆,可以吸收车辆碰撞的能量起到轨道车辆的碰撞被动安全防护作用,有效地提高了轨道车辆防碰撞能力,进而保护列车乘员在的生命安全。

    吸能装置及轨道车辆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946890A

    公开(公告)日:2016-09-21

    申请号:CN201610444493.7

    申请日:2016-06-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1F19/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吸能装置及轨道车辆,属于轨道车辆结构技术领域。吸能装置设置在车辆端部,吸能装置包括:前板、与前板平行设置的后板,在前板和后板之间,垂直前板和后板设置的侧板;在前板和后板之间,垂直前板和后板设置的至少一块内立板;在前板和后板之间,垂直前板和后板设置的至少两块导向立板;导向立板和内立板平行设置;平行前板和后板设置的至少两块横隔板;至少两块横隔板与至少两块导向立板相互垂直插接。本发明提供的吸能装置及轨道车辆,提高了吸能装置吸收能量的效率。

    一种用于轨道列车的碰撞吸能系统及轨道列车

    公开(公告)号:CN108297892B

    公开(公告)日:2020-03-13

    申请号:CN201711487129.X

    申请日:2017-12-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轨道列车的碰撞吸能系统和轨道列车,其中碰撞吸能系统包括:吸能装置,该吸能装置用于安装在轨道列车的车体的至少一端,并用于在轨道列车发生碰撞时发生吸能变形;防爬装置,该防爬装置朝向车体的尾端安装在吸能装置的前面板上;车钩缓冲装置,该车钩缓冲装置朝向车体的尾端安装在吸能装置的前面板上,车钩缓冲装置的前端超出防爬装置的前端设置;其中,在轨道列车发生相对碰撞时,车钩缓冲装置朝向车体运动,直至所述车钩缓冲装置的前端与防爬装置的前端共同形成碰撞受力面。上述碰撞吸能系统,在轨道列车发生碰撞时,能够更有效的吸收碰撞动能,而且有效地发挥防爬功能,提高了碰撞吸能系统的可靠性以及轨道列车的安全性。

    螺栓的强度数值模拟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08038327A

    公开(公告)日:2018-05-15

    申请号:CN201711408899.0

    申请日:2017-12-22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螺栓的强度数值模拟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该方法包括:创建第一螺纹孔的第一中心节点周围的多个第一节点、第二螺纹孔的第二中心节点周围的多个第二节点、第一垫片周圈的多个第三节点和所述第二垫片周圈的多个第四节点;创建螺栓模型,螺栓模型包括:第一杆单元、第二杆单元、第三杆单元、第一刚性单元、第二刚性单元和梁单元;对螺栓模型进行仿真,获得所述螺栓的强度参数。其建模方法简单,缩短了轨道客车的设计周期。同时,提高了螺栓受力计算结果的准确性,为轨道客车设计过程中选用合适的联结螺栓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