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公铁两用车辆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8515818B

    公开(公告)日:2019-08-27

    申请号:CN201810117985.4

    申请日:2018-02-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铁路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公铁两用车辆,其包括车辆主体以及分别与所述车辆主体连接的轨道轮驱动系统和公路轮驱动系统,所述车辆主体的底部设置有升降旋转机构,所述公路轮驱动系统能够相对所述轨道轮驱动系统升降,以使得所述公路轮驱动系统的底部高于或低于所述轨道轮驱动系统的底部,从而实现所述公路轮驱动系统和所述轨道轮驱动系统的切换。该公铁两用车辆能够自主实现轨道轮驱动系统和公路轮驱动系统的自动切换,从而使得该公铁两用车辆在多种路基条件下的快速公铁切换,实现智能控制下的快速上下轨道。

    一种公铁两用车辆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515818A

    公开(公告)日:2018-09-11

    申请号:CN201810117985.4

    申请日:2018-02-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铁路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公铁两用车辆,其包括车辆主体以及分别与所述车辆主体连接的轨道轮驱动系统和公路轮驱动系统,所述车辆主体的底部设置有升降旋转机构,所述公路轮驱动系统能够相对所述轨道轮驱动系统升降,以使得所述公路轮驱动系统的底部高于或低于所述轨道轮驱动系统的底部,从而实现所述公路轮驱动系统和所述轨道轮驱动系统的切换。该公铁两用车辆能够自主实现轨道轮驱动系统和公路轮驱动系统的自动切换,从而使得该公铁两用车辆在多种路基条件下的快速公铁切换,实现智能控制下的快速上下轨道。

    升降旋转机构以及包括升降旋转机构的铁路行驶平台

    公开(公告)号:CN108482029A

    公开(公告)日:2018-09-04

    申请号:CN201810117936.0

    申请日:2018-02-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铁路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升降旋转机构以及包括该升降旋转机构的铁路智能多功能行驶平台,其包括旋转缸体以及设置在旋转缸体内的升降活塞缸,旋转缸体的中部设置有径向向外凸出的环状凹槽,环状凹槽与升降活塞缸的升降缸体侧壁之间形成密闭的腔体,且环状凹槽的侧壁上设置有径向向内延伸的活塞部,活塞部与升降缸体侧壁形成动密封,升降缸体侧壁上设置有径向向外延伸并能够与活塞部配合用于对活塞部进行限位的止动部,止动部与环状凹槽形成动密封,升降旋转机构还包括设置在止动部用于向止动部的两侧注入液压油或气体的第一进口和第二进口。该升降旋转机构结构简单,且操作方便,安全可靠。

    履带驱动系统以及包括履带驱动系统的铁路行驶平台

    公开(公告)号:CN108297634B

    公开(公告)日:2020-03-31

    申请号:CN201810119228.0

    申请日:2018-02-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交通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履带驱动系统以及包括该履带驱动系统的铁路智能多功能行驶平台,其包括与行驶平台主体连接的履带驱动轮、多个承重轮、诱导轮、拖带轮和履带,履带依次绕设于履带驱动轮、承重轮、诱导轮和拖带轮,多个承重轮分别通过第一活塞缸与行驶平台主体连接,以相对行驶平台主体上下运动;第一活塞缸包括缸体、活塞以及与活塞连接的活塞杆,活塞杆的下端与承重轮连接,活塞将缸体内部分成上腔体和下腔体,上腔体内填充有预设压力值的压缩气体,至少一个第一活塞缸的上腔体与与其相邻的另一第一活塞缸的上腔体通过管路连通。该铁路智能多功能行驶平台及其履带驱动系统平稳性能高,实现自由上下有渣轨道。

    一种公铁两用智能多功能行驶平台

    公开(公告)号:CN108482030B

    公开(公告)日:2019-10-29

    申请号:CN201810117937.5

    申请日:2018-02-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交通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公铁两用智能多功能行驶平台,其包括行驶平台主体以及分别与所述行驶平台主体连接的轨道轮驱动系统和履带驱动系统,所述行驶平台主体的底部设置有升降旋转机构,所述轨道轮驱动系统或履带轮驱动系统中的一个通过旋转机构与所述行驶平台主体转动式连接,以使得所述履带驱动系统的底部高于或低于所述轨道轮驱动系统的底部,从而实现所述履带轮驱动系统和所述轨道轮驱动系统的切换。该公铁两用智能多功能行驶平台能够自主实现轨道轮系统和履带轮系统的自动切换,从而使得该公铁两用智能多功能行驶平台在多种路基条件下的快速公铁切换,实现智能控制下的快速上下轨道。

    一种轨道车辆动力总成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860209A

    公开(公告)日:2018-11-23

    申请号:CN201810715037.0

    申请日:2018-06-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车辆动力技术领域,提供一种轨道车辆动力总成,包括原动机、减速器以及制动摩擦片,减速器包括动力输入轴和减速器外壳,动力输入轴与原动机之间传动连接,且动力输入轴连接制动摩擦片,使得动力输入轴与制动摩擦片同步转动;制动摩擦片可相对动力输入轴的轴向运动并固定在减速器外壳上。本发明的轨道车辆动力总成,其通过制动摩擦片制动减速器的动力输入轴,合理设置了动力牵引装置与制动装置之间的关系,进而可以使得整个轨道车辆动力总成结构紧凑,解决当前轨道车辆分体式结动力传动机构结构复杂、庞大、经济性差的问题。

    一种铁路智能多功能行驶平台上下轨道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515819A

    公开(公告)日:2018-09-11

    申请号:CN201810118337.0

    申请日:2018-02-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交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铁路智能多功能行驶平台上下轨道的方法,包括上轨道模式和下轨道模式,上轨道模式包括步骤11:通过公路行驶驱动系统将行驶平台主体垂直于轨道纵向方向行驶到轨道中心;步骤12:通过升降旋转机构向下伸出以将行驶平台主体顶升一定高度,然后将行驶平台主体旋转90°,以使轨道轮与铁轨对齐;步骤13:将公路行驶驱动系统相对轨道轮驱动系统上行,以使得公路行驶驱动系统底部高于轨道轮底部,然后通过升降旋转机构将行驶平台主体下放,以完成切换;步骤14:将升降旋转机构升起。该铁路智能多功能行驶平台能够自主实现轨道轮驱动系统和履带驱动系统的自动切换,实现智能控制下的快速上下轨道。

    一种公铁两用智能多功能行驶平台

    公开(公告)号:CN108482030A

    公开(公告)日:2018-09-04

    申请号:CN201810117937.5

    申请日:2018-02-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交通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公铁两用智能多功能行驶平台,其包括行驶平台主体以及分别与所述行驶平台主体连接的轨道轮驱动系统和履带驱动系统,所述行驶平台主体的底部设置有升降旋转机构,所述轨道轮驱动系统或履带轮驱动系统中的一个通过旋转机构与所述行驶平台主体转动式连接,以使得所述履带驱动系统的底部高于或低于所述轨道轮驱动系统的底部,从而实现所述履带轮驱动系统和所述轨道轮驱动系统的切换。该公铁两用智能多功能行驶平台能够自主实现轨道轮系统和履带轮系统的自动切换,从而使得该公铁两用智能多功能行驶平台在多种路基条件下的快速公铁切换,实现智能控制下的快速上下轨道。

    履带驱动系统以及包括履带驱动系统的铁路行驶平台

    公开(公告)号:CN108297634A

    公开(公告)日:2018-07-20

    申请号:CN201810119228.0

    申请日:2018-02-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交通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履带驱动系统以及包括该履带驱动系统的铁路智能多功能行驶平台,其包括与行驶平台主体连接的履带驱动轮、多个承重轮、诱导轮、拖带轮和履带,履带依次绕设于履带驱动轮、承重轮、诱导轮和拖带轮,多个承重轮分别通过第一活塞缸与行驶平台主体连接,以相对行驶平台主体上下运动;第一活塞缸包括缸体、活塞以及与活塞连接的活塞杆,活塞杆的下端与承重轮连接,活塞将缸体内部分成上腔体和下腔体,上腔体内填充有预设压力值的压缩气体,至少一个第一活塞缸的上腔体与其相邻的另一第一活塞杆的上腔体通过管路连通。该铁路智能多功能行驶平台及其履带驱动系统平稳性能高,实现自由上下有渣轨道。

    一种铁路智能多功能行驶平台上下轨道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515819B

    公开(公告)日:2020-06-02

    申请号:CN201810118337.0

    申请日:2018-02-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交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铁路智能多功能行驶平台上下轨道的方法,包括上轨道模式和下轨道模式,上轨道模式包括步骤11:通过公路行驶驱动系统将行驶平台主体垂直于轨道纵向方向行驶到轨道中心;步骤12:通过升降旋转机构向下伸出以将行驶平台主体顶升一定高度,然后将行驶平台主体旋转90°,以使轨道轮与铁轨对齐;步骤13:将公路行驶驱动系统相对轨道轮驱动系统上行,以使得公路行驶驱动系统底部高于轨道轮底部,然后通过升降旋转机构将行驶平台主体下放,以完成切换;步骤14:将升降旋转机构升起。该铁路智能多功能行驶平台能够自主实现轨道轮驱动系统和履带驱动系统的自动切换,实现智能控制下的快速上下轨道。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