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融合式轻量化冷却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894720B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010885435.4

    申请日:2020-08-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换热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融合式轻量化冷却装置,散热器的两侧边设有箱型梁,散热器通过箱型梁安装在机车顶部,散热器的出口端设有集流箱;箱型梁一侧为用于安装散热器的散热器安装承载结构,另一侧为用于安装整个冷却装置在机车车架上的冷却装置安装承载结构,中间段为用于流出中冷流体和高温流体的集流管结构,集流箱的内腔分为高温腔和中冷腔;散热器、集流箱以及集流管结构三者之间内部管路贯通,将集流管与散热器承载结构融为一体,充分利用原有钢结构浪费了的空间,将散热器两侧箱型梁设计成三段结构,集流箱两端与多功能箱型梁通过焊接连接在一起,内部管路贯通,省去了外部集流管及其辅助安装结构。

    一种融合式轻量化冷却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894720A

    公开(公告)日:2020-11-06

    申请号:CN202010885435.4

    申请日:2020-08-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换热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融合式轻量化冷却装置,散热器的两侧边设有箱型梁,散热器通过箱型梁安装在机车顶部,散热器的出口端设有集流箱;箱型梁一侧为用于安装散热器的散热器安装承载结构,另一侧为用于安装整个冷却装置在机车车架上的冷却装置安装承载结构,中间段为用于流出中冷流体和高温流体的集流管结构,集流箱的内腔分为高温腔和中冷腔;散热器、集流箱以及集流管结构三者之间内部管路贯通,将集流管与散热器承载结构融为一体,充分利用原有钢结构浪费了的空间,将散热器两侧箱型梁设计成三段结构,集流箱两端与多功能箱型梁通过焊接连接在一起,内部管路贯通,省去了外部集流管及其辅助安装结构。

    内燃机车用辅助补水系统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701293A

    公开(公告)日:2018-02-16

    申请号:CN201711144921.5

    申请日:2017-11-1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P11/00 F01P11/0204 F01P11/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内燃机车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内燃机车用辅助补水系统。一种内燃机车用辅助补水系统,包括膨胀水箱、辅助水箱及相应的补水系统。膨胀水箱的高低温补水管连接到高低温水主管路上,参与冷却水系统主循环。辅助水箱的作用是当机车运行过程中,由于泄漏故障等原因导致冷却水消耗过快而报警时,可由辅助水箱给整个冷却水系统补水,从而避免柴油机停机。补水系统为辅助水箱补水管直接连接膨胀水箱和补水管连接到高低温水泵入口处的主管路两种大方案。这种内燃机车用辅助补水系统为机车在上水等基础设施不完善地区的可靠运用打下了基础,能够为内燃机车的水箱进行预存水量,并且在需要的时候进行补给,保证了内燃机车正常运行。

    一种融合式轻量化冷却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2337428U

    公开(公告)日:2021-01-12

    申请号:CN202021852013.9

    申请日:2020-08-2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融合式轻量化冷却装置,散热器的两侧边设有箱型梁,散热器通过箱型梁安装在机车顶部,散热器的出口端设有集流箱;箱型梁一侧为用于安装散热器的散热器安装承载结构,另一侧为用于安装整个冷却装置在机车车架上的冷却装置安装承载结构,中间段为用于流出中冷流体和高温流体的集流管结构,集流箱的内腔分为高温腔和中冷腔;散热器、集流箱以及集流管结构三者之间内部管路贯通,将集流管与散热器承载结构融为一体,充分利用原有钢结构浪费了的空间,将散热器两侧箱型梁设计成三段结构,集流箱两端与多功能箱型梁通过焊接连接在一起,内部管路贯通,省去了外部集流管及其辅助安装结构。(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可调式节流孔板
    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1082997U

    公开(公告)日:2020-07-24

    申请号:CN201922063900.1

    申请日:2019-11-2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车零件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可调式节流孔板,其特征是,包括管壁,所述管壁内设置有通过调节模组连接的圆环板,管壁外侧设置有和调节模组连接的控制模组。本实用新型通过将过流断面设置为不同直径的调节圆环,可单独调节,并可准确控制并联管路的流量分配以及系统总阻力,从而可以准确控制使得水泵的工作点靠近额定值,使得各个大部件冷却性能达到最优,进而优化机车辅助系统性能。本装置安装简单,占用空间较小;使用中不需要拆装调整,节省传统的停机、放水等步骤,有效节约试验时间及人力物力成本。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