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868206A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410187480.0
申请日:2024-02-20
Applicant: 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用尾矿库中重新构建排洪系统的新方法,重新构建的排洪系统由钢质刃角沉井(1)、消力井(4)、桩基础(6)、环形承台(7)、新排洪井(8)组合构成;消力井(4)在钢质刃角沉井(1)内分层下挖,并采用钢筋混凝土浇筑护壁形成净圆形断面;桩基础(6)呈圆环形布设在钢质刃角沉井(1)外围;环形承台(7)浇铸并支撑在桩基础(6)之上;新排洪井(8)构建、支撑在环形承台(7)上。本发明在原排水涵管的基础上利用沉井改造,能有效缩短施工周期,降低施工成本,既能满足尾矿库正常排尾的要求,也能保证强降雨季节排洪的需要,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4439090A
公开(公告)日:2022-05-06
申请号:CN202210129125.9
申请日:2022-02-11
Applicant: 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 华唯金属矿产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降低尾矿库或磷石膏库浸润线的截排渗结构,在初期坝(3)内坡脚上游底部设置一个扁平排渗体(5),在偏平排渗体(5)内埋设多条集渗管构成集渗管网(7),集渗管网(7)与排渗导流管(2)联通,在偏平排渗体(5)之上设置若干竖向截渗桩构成的截渗桩群(6),竖向截渗桩群(6)呈梅花点阵布置,竖向截渗桩底端与偏平排渗体(5)内埋设的集渗管网(7)联通,并在集渗管网(7)上部的水平排渗盲管网(9)之上亦设置竖向截渗桩群(6),构成三向排渗系统。本发明大大增强了系统的排渗能力,能够显著并快速降低尾矿库或磷石膏库的浸润线。
-
公开(公告)号:CN111321705B
公开(公告)日:2022-01-04
申请号:CN202010146922.9
申请日:2020-03-05
Applicant: 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泥石流拦挡坝的建设方法,在浆砌石拦挡坝(1)的底部间隔设有底部泄水口(2),在浆砌石拦挡坝(1)的坝身间隔设有坝身泄水孔(4),在浆砌石拦挡坝(1)的上部间隔设置顶部排水垛;在浆砌石拦挡坝(1)坝体内的中上部施工有刚式网片夹碎石柔性透水体(6);在浆砌石拦挡坝(1)的上游迎水面布设多个紧密排列的废弃轮胎(3);在浆砌石拦挡坝(1)的底部设有混凝土浇筑的抗滑齿(7),抗滑齿(7)浇筑在浆砌石拦挡坝(1)的坝脚开挖的抗滑齿开沟槽中。本发明不仅增加了坝体的柔性,且具有良好的透水性能,能快速渗透排出泥石流拦挡坝拦截堆积体里的水体,保障拦挡坝的安全稳定,从而降低或消除泥石流危害。
-
公开(公告)号:CN117868206B
公开(公告)日:2025-02-21
申请号:CN202410187480.0
申请日:2024-02-20
Applicant: 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用尾矿库中重新构建排洪系统的新方法,重新构建的排洪系统由钢质刃角沉井(1)、消力井(4)、桩基础(6)、环形承台(7)、新排洪井(8)组合构成;消力井(4)在钢质刃角沉井(1)内分层下挖,并采用钢筋混凝土浇筑护壁形成净圆形断面;桩基础(6)呈圆环形布设在钢质刃角沉井(1)外围;环形承台(7)浇铸并支撑在桩基础(6)之上;新排洪井(8)构建、支撑在环形承台(7)上。本发明在原排水涵管的基础上利用沉井改造,能有效缩短施工周期,降低施工成本,既能满足尾矿库正常排尾的要求,也能保证强降雨季节排洪的需要,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7661701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410057840.5
申请日:2024-01-16
Applicant: 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固废填埋场复合排渗墙纵横向排渗系统结构布置方法,沿固废填埋场纵向布设1~2道排渗墙复合排渗体,沿固废填埋场横向布设4~6道排渗墙复合排渗体,从而形成纵、横向排渗系统;排渗墙复合排渗体自左向右分别为粗砂保护层(6)、瓜子片透水层(4)、粗砂保护层(6),在瓜子片透水层(4)两侧分别外贴竖直向无纺土工布(5‑1);在所述的排渗墙复合排渗体加高阶段上部铺设碎砖块覆盖层(7)。本发明随填埋场运行阶段设置排渗墙复合排渗体,通过增大渗滤液渗流断面,沿排渗墙快速进入底部渗滤液收集盲沟,完成对填埋场的排渗,施工方便、投资成本低、针对性强,能较好的适用于透水性较差的Ⅱ类固废填埋场的排渗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8361007A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410642679.8
申请日:2024-05-23
Applicant: 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控制尾矿库排水系统流态的节流与封堵结构及方法,通过配重墩、闸板滑槽、节流闸板、封堵闸板、闸板支架、节流闸板提升电动葫芦、封堵闸板提升电动葫芦和钢丝绳组合实现,通过节流闸板控制尾矿库排水系统回水工作流态,让排水系统正常回水从自由流转变成半压力流或压力流,使得排水系统平衡状态下排水涵管全部被水充满,排水井部分被水充满,在尾砂从排水系统泄漏时,以较低的速度流入排水涵管,达到基本消除水锤效应的作用,并通过封堵闸板对排水系统进行封堵,将尾砂安全封堵在排水系统内,防止尾砂通过排水系统发生泄漏造成安全环保事故,整个施工速度快、费用低,为企业降低生产运营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7646483A
公开(公告)日:2024-03-05
申请号:CN202410057603.9
申请日:2024-01-16
Applicant: 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固废填埋场复合排渗墙综合排渗系统,排渗墙复合排渗体自左向右分别为粗砂保护层(6)、瓜子片透水层(4)、粗砂保护层(6),在瓜子片透水层(4)两侧分别外贴竖直向无纺土工布(5‑1);所述的排渗墙复合排渗体的两侧为Ⅱ类固废填埋场填埋的固废层(8);在所述的排渗墙复合排渗体加高阶段上部铺设碎砖块覆盖层(7)。本发明随填埋场运行阶段设置排渗墙复合排渗体,通过增大渗滤液渗流断面,沿排渗墙快速进入底部渗滤液收集盲沟,完成对填埋场的排渗,施工方便、投资成本低、针对性强,能较好的适用于透水性较差的Ⅱ类固废填埋场的排渗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4199697A
公开(公告)日:2022-03-18
申请号:CN202111454106.5
申请日:2021-12-01
Applicant: 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土工膜与土接触面抗滑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具体涉及试验装置的技术领域。包括带有两条滑槽的试验平台和滑动连接在滑槽上的试验模块,试验平台设有手摇式千斤顶,试验平台设有固定座和水平测力环,试验模块顶部设有用于夹持固定土工膜的夹持组件,夹持组件上设置土样盒,土样盒与土工膜之间留有剪切缝隙,土样盒顶部设置透水石,透水石的顶部设置传力盖,传力盖顶安有圆珠,圆珠上悬挂有传力框架,传力框架套在试验平台,其下横梁固定有托盘,托盘上加铅砣,试验模块的一侧还设有水平位移百分表,土样盒顶设有垂直百分表。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解决了土工膜与土料接触面的真实抗滑强度的测量问题,可用于坝体的安全性设计。
-
公开(公告)号:CN113882491A
公开(公告)日:2022-01-04
申请号:CN202111197018.1
申请日:2021-10-14
Applicant: 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 华唯金属矿产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中钢集团马鞍山矿院工程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降低尾矿库或磷石膏库浸润线的方法,在初期坝(3)内坡脚上游底部设置一个扁平排渗体(5),在偏平排渗体(5)内埋设多条集渗管构成集渗管网(7),集渗管网(7)与排渗导流管(2)联通,在偏平排渗体(5)之上设置若干竖向截渗桩构成的截渗桩群(6),竖向截渗桩群(6)呈梅花点阵布置,竖向截渗桩底端与偏平排渗体(5)内埋设的集渗管网(7)联通,并在集渗管网(7)上部的水平排渗盲管网(9)之上亦设置竖向截渗桩群(6),构成三向排渗系统。本发明大大增强了系统的排渗能力,能够显著并快速降低尾矿库或磷石膏库的浸润线。
-
公开(公告)号:CN111305211B
公开(公告)日:2021-07-02
申请号:CN202010147180.1
申请日:2020-03-05
Applicant: 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 华唯金属矿产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中钢集团马鞍山矿院工程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一次性建坝的超细粒尾矿库采用中线法加高扩容的方法,采用分级分期建设的方式进行加高扩容,先后堆筑首级加高坝体(2)、二级加高坝体(3)、三级加高坝体(4)……,在每级加高坝体的顶层施工一排相互平行并垂直于坝体轴线的该级中粗砂排渗盲沟(9),铺设排水连通管(7)和地下水收集管(11),在该级中粗砂排渗盲沟(9)中埋设排渗花管(8),每垂直间隔0.5m~1.0m高度满铺一层高强耐腐蚀土工格栅(6)。本发明方法加快细粒尾矿的固结,改善和提高细粒尾砂的力学强度指标,使尾矿库库容得到了显著的增加,延长了生产服务年限,缓解了企业生产尾砂排放的压力,同时也解决了部分排土场容量不足及采矿废石堆存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