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非爆与减震爆破联合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513323A

    公开(公告)日:2021-10-19

    申请号:CN202110943112.0

    申请日:2021-08-1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隧道施工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非爆与减震爆破联合施工方法,采用“台阶法”,以上层台阶机械开挖+下层台阶爆破开挖的方式进行施工,包括以下步骤:1)在施工路段做超前支护;2)上台阶机械开挖及初期支护;3)在既有建筑物一侧设置双排密集减振孔,爆破施工前,采用破碎锤或者炮机将减震孔破碎连接成隔震槽;4)下台阶爆破开挖及支护;5)爆破开挖完成后,及时做支护,适时施做仰拱及二次衬砌。本发明通过机械开挖上台阶创造临空面,下台阶爆破设置隔震槽,严格爆破方案设计,能有效降低爆破施工对既有建筑的影响,加快特殊环境(如下穿、临近既有建(构)筑物)下施工进度。

    一种水下钢管桩间连接系及其安装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554221A

    公开(公告)日:2021-03-26

    申请号:CN202011306547.6

    申请日:2020-11-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下钢管桩间连接系及其安装方法,包括至少两个套筒、至少一个限位装置;所述限位装置用于与钢管桩固定连接;所述套筒为中空结构件,相邻的两个套筒相对设置,相邻所述套筒的外壁间设置有连接系杆件,所述连接系杆件一端固定连接在套筒的外壁上,连接系杆件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该套筒相邻套筒的外壁上;所述套筒用于套设在钢管桩上并且所述套筒的底部与所述限位装置相抵后将套筒卡紧。该连接系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不需要进行水下焊接,适用性高,能够有效减小钢管桩的自由长度,提高其自身稳定性,达到有效控制施工成本的目的。

    一种箱梁预制节段箱室加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485286B

    公开(公告)日:2015-09-02

    申请号:CN201310463986.1

    申请日:2013-10-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土木工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箱梁预制节段箱室加固方法;本发明公布的方法首先在确定一系列基础数据后,对箱室上与架桥机支腿接触的梁部进行局部承压检算、顶板进行冲切检算,合格后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箱室上与架桥机支腿接触位置的箱室腹板进行偏心受压受拉检算,然后在有限元分析软件里设定不同支撑结构,以偏心受压受拉检算中得到的某一数值为主要环境初始数据对每种支撑结构分别进行有限元分析,得到合格的多组解决方案,选择最优方案后最终进行选材;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计算科学、节省材料、实施方便的箱梁预制节段箱室加固方法。

    一种过煤系地层隧道施工地质预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526629B

    公开(公告)日:2011-05-11

    申请号:CN200910058824.3

    申请日:2009-04-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过煤系地层隧道施工地质预报方法,依次采用了宏观分析,在宏观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具体情况通过采用地质编录、物探分析或超前钻孔手段对过煤系地层隧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将前述获取的信息分类并进行主要工程地质条件预测与过煤系地层地质灾害预测;然后将相关信息和数据完成过煤系地层隧道施工地质预报系统的构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较完善的并能较准确的对过煤系地层隧道施工地质进行预报的系统。

    一种裸岩河床钢栈桥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554038A

    公开(公告)日:2021-03-26

    申请号:CN202011313596.2

    申请日:2020-11-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裸岩河床钢栈桥及其施工方法,包括钢管桩结构、承重横梁、贝雷梁和桥面系统,所述钢管桩结构包括若干组阵列式钢管桩;每组所述阵列式钢管桩包括用于支撑承重横梁的钢管桩模块和若干根分布于钢管桩模块两侧的第一钢管;所述第一钢管与所述钢管桩模块固定连接;两根所述第一钢管的底部锚固在河床内,所述钢管桩模块包括若干个第二钢管,若干个所述第二钢管底部与河床面贴合;相邻所述第二钢管间固定连接,若干组所述阵列式钢管桩沿栈桥长度方向纵向间接布置,相邻所述阵列式钢管桩之间固定连接。该钢栈桥整体稳定性好,在施工过程中无需逐管引孔,施工速度快,适用性高。

    一种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1499282A

    公开(公告)日:2020-08-07

    申请号:CN202010304151.1

    申请日:2020-04-17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按比例将胶凝材料、骨料、外加剂、理论水量5%~30%的水,在拌合站进行拌合,得到第一混合料;所述外加剂不包括减水剂,所述骨料是粗集料和细集料;步骤2、将步骤1得到的第一混合料运输至施工地预定位置,向第一混合料中加入剩余的水和减水剂,二次拌合,得到混凝土。本发明采用二次加水、最后加减水剂拌合的生产混凝土的工艺方法,完成混凝土运输二次拌合,使得大流动性的混凝土运输过程中不会出现重心晃移、侧翻倾覆的安全隐患、且运输效率得到了有效提高,尤其在制备超大坡度斜井隧洞混凝土,效果更佳突出。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