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797791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510039090.3
申请日:2025-01-1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拱圈外包C70混凝土专用流动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流动化剂由纳米硅片、超细石灰石粉、漂珠和超细滑石粉复合而成,各成分协同作用,通过不同的机制改善混凝土流动性。纳米硅片提供高比表面积和活性表面基团,通过电耦合和离子激发作用,促进颗粒间的润滑,降低混凝土内部摩擦阻力,硬化后通过火山灰反应提升混凝土后期强度。超细石灰石粉通过破坏絮凝结构释放自由水,起到填充作用。漂珠作为微米级球形颗粒,降低颗粒间摩擦力。超细滑石粉具有片状结构,起到胶凝材料的分散和润滑作用。本发明的流动化剂可在拱圈外包大流态、高抗裂C70混凝土中应用,有效解决高强混凝土流动性不足和收缩开裂风险高的问题,提升施工性能和工程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1539056B
公开(公告)日:2022-06-21
申请号:CN202010358663.6
申请日:2020-04-29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上承式铁路钢桁拱桥拱上墩墩顶纵向水平线刚度评判方法,在分析墩顶纵向水平线刚度时除考虑所述拱上墩的自身影响外,还考虑钢桁拱圈及拱上梁对拱上墩的影响,对所述钢桁拱桥建立全桥有限元模型,综合考虑钢桁拱圈、拱上墩及拱上梁的纵向刚度、结构尺寸对所述拱上墩墩顶纵向水平线刚度的影响,相较于现有技术仅针对单墩进行模拟计算刚度,还必须要配合梁‑轨分析进行最终确定,本方法分析合理,能够简化计算过程,无需分析在制动力等纵向力作用下无缝钢轨的受力情况,能够全面反映结构整体的纵向刚度情况,刚度真实可靠,无需盲目增大结构尺寸,有利于避免额外增加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1335139A
公开(公告)日:2020-06-26
申请号:CN202010271578.6
申请日:2020-04-08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管拱圈节段临时连接构造,包括多个位于拱圈节段外部的耳板,所有耳板沿着拱圈节段的周向间隔设置,且耳板和拱圈节段的钢管外壁固定连接,在耳板和钢管外壁之间还连接有多个牛腿,相邻两个拱圈节段的耳板之间通过螺栓相连接。本发明将耳板和牛腿均设置在拱圈节段的钢管外壁,不影响钢管内部结构,管内混凝土压注时对混凝土的流动无任何影响,保证了管内混凝土的密实性;所有耳板沿着拱圈节段的周向间隔设置,减少了连接螺栓的安装工作量,耳板布置在钢管的外部,更加便于对位安装操作,缩短了高空作业时间,降低了施工风险;完成拱圈节段的永久焊缝焊接后,临时连接构造可直接切除,钢材可再回收利用,更利于节能环保。
-
公开(公告)号:CN105463982B
公开(公告)日:2019-01-04
申请号:CN201510779852.X
申请日:2015-11-13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一种无砟轨道大跨度高速铁路拱桥的拱上建筑构造,该构造彻底解决拱上梁梁端转角变形超限的问题,有效提高桥面的平顺度,满足大跨度拱桥铺设无砟轨道的技术条件。提高行车的舒适度和安全性,降低了桥梁造价,方便后期运营管理及养护。包括主拱、左侧交界墩、右侧交界墩、拱上墩柱和拱上梁,左侧交界墩、右侧交界墩分别设置于主拱的两侧,下端与主拱固结的拱上墩柱沿顺桥向间隔设置,其特征是:所述拱上梁在主拱跨度范围内为连续构造,与左侧交界墩、右侧交界墩的上端固结,与各拱上墩柱的上端通过支座形成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05604080B
公开(公告)日:2018-11-23
申请号:CN201510902743.2
申请日:2015-12-08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PC: E02D27/01
Abstract: 一种品字形扩大基础构造,以更好地满足桥跨结构的受力要求,降低基础变位和提高结构承载能力,并降低施工难度和施工风险。包括墩柱、扩大基础和基岩,扩大基础坐落在基岩上,墩柱固结于扩大基础上部。所述扩大基础由基础上部、基础下部上下叠置而成,基础下部置于基岩上且与之密贴,基础上部与墩柱连接。所述基础上部在横桥向方向上的宽度小于基础下部在横桥向方向上的宽度。所述基础下部包括一个基础下部结构层,或者由至少两个竖向叠置的基础下部结构层构成,各基础下部结构层在横桥向宽度方向上由至少两个基础下部结构单元对合构成。
-
公开(公告)号:CN106958187A
公开(公告)日:2017-07-18
申请号:CN201710179537.2
申请日:2017-03-23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PC: E01D4/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1D4/00
Abstract: 一种高速铁路大跨度拱桥的横向位移控制方法,以有效解决大跨度上承式铁路混凝土拱桥横向位移控制的难题,使该类桥梁的结构设计更为简单、合理,有效降低桥梁工程投资。主桥结构体系由主拱圈、拱上墩柱和主桥梁部构成,将所述主桥梁部视为拱上墩柱对其横向无约束的等效简支梁,将所述主拱圈视为拱上墩柱的弹性支撑,主拱圈及拱上墩柱视为只给等效简支梁传递水平荷载。拱上墩柱在主拱圈上均匀布置,其传递的水平力等效为水平均布荷载,主桥梁部的横向位移曲线采用水平均布荷载作用下等效简支梁的横向挠度曲线来拟合,主桥梁部跨中水平挠度Δ按下式控制:即可有效满足高速铁路线路横向平顺性的要求,式中,L为主桥梁部长度。
-
公开(公告)号:CN105608291A
公开(公告)日:2016-05-25
申请号:CN201610044218.6
申请日:2016-01-22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17/5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7/5018 , G06F17/5004
Abstract: 预应力混凝土桥梁调束快速方法,以有效提高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的设计效率。按如下步骤进行:1)确定结构的几何尺寸、单元节点组成、边界条件及施工阶段划分,组建有限元模型;2)计算成桥阶段影响线加载的活载效应,只改变荷载向量,重复利用总刚度三角分解后结果计算结构活载效应,计算机内存中保存结构的活载效应;3)调整预应力钢束;4)依次精确计算各施工阶段的结构效应,保存各施工阶段的刚度矩阵三角分解结果供下一次调束计算时使用;5)将最后一个施工阶段的结构效应与步骤2的结构活载效应进行荷载组合;6)根据荷载组合结果计算结构的内力、应力和位移;7)重复循环步骤3、4、5、6,直到步骤6得到的计算结果满足规范要求,计算结束。
-
公开(公告)号:CN104480853A
公开(公告)日:2015-04-01
申请号:CN201510010369.5
申请日:2015-01-09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成都亚佳工程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IPC: E01D19/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1D19/00 , E01D19/048
Abstract: 一种活塞式纵向传力连梁装置,可提供水平有效位移以及适量的转动,传递梁体间的由于地震、制动力等所引起的拉力或压力,将梁体纵向水平力传递给刚性墩、台,减小传递给桥墩的水平力,达到桥墩轻型化设计的目的。它包括由缸体、第一活塞杆、第二活塞杆、第一端盖、第二端盖和活塞构成的活塞缸,第一端盖、第二端盖分别密封缸体的纵向一端,第一活塞杆、第二活塞杆的内端分别穿过第一端盖、第二端盖进入缸体内;第一活塞杆的内端上固定安装活塞,第二活塞杆的内端上固定设置第二橡胶垫,第一端盖位于缸体内的内侧壁上固定设置第一橡胶垫。
-
公开(公告)号:CN102493330A
公开(公告)日:2012-06-13
申请号:CN201110414219.2
申请日:2011-12-13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PC: E01D19/00
Abstract: 桥梁三向限位装置及桥梁三向限位减震构造,对梁体的竖向、纵向和横向位移能同时起到限位和缓冲作用,能有效地减轻地震对桥梁结构的破坏。桥梁三向限位装置,限位装置包括底座和由钢制竖肢、水平肢构成的呈倒L形的刚性卡隼,竖肢下端与底座固定连接为一体,竖肢的上端、横肢的前端分别具有竖肢球头、水平肢球头。所述底座固定设置于墩体顶部,在梁体端部开设有竖向延伸的限位槽,梁体底部预埋有由限位槽底壁向后纵向延伸的钢套筒。水平肢伸入钢套筒内,竖肢球头位于限位槽内。水平肢球头与钢套筒筒底之间存在满足梁体使用时正常纵向位移量要求的纵向间隙,竖肢球头与限位槽槽壁之间存在满足梁体使用时正常横向位移量要求的横向间隙。
-
公开(公告)号:CN117026786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0941780.9
申请日:2023-07-28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铁路桥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超高抗震桥墩及一种超高抗震桥梁,一种超高抗震桥墩,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墩柱和第二墩柱,第一墩柱和第二墩柱之间间隔设置多个横梁,第一墩柱上部和第二墩柱上部之间还设置有防屈曲横梁,防屈曲横梁位于所有横梁上方,防屈曲横梁用于缓冲第一墩柱上部和第二墩柱上部之间的相对偏移,通过防屈曲横梁来缓冲在地震作用下第一墩柱上部和第二墩柱上部之间的相对偏移,有效保证墩柱的结构安全,避免了墩柱上部因在地震作用下发生相对偏移而出现被拉裂的情况,也有效避免了墩柱顶横梁在地震作用下出现损坏的情况,保证了桥墩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完整性,实现在地震作用下对桥墩结构的主动防护。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