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236963B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010186172.8
申请日:2020-03-17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隧道施工领域,特别是一种明洞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所述明洞结构包括设置在隧道两侧的墩,所述墩沿所述隧道纵向通长设置,所述隧道上方设有拱圈,所述拱圈的两侧分别连接于所述墩,所述墩的上方还设有若干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一端连接所述墩、另一端用于支撑岩溶顶板。相比于现有技术中明洞与支撑结构为单独的两个结构,本发明所述明洞结构,明洞和支撑部件为整体结构,避免了支撑结构的稳定性难以保证的问题,更好的保证了隧道的安全;且支撑结构能够与边墙同时施工,支撑结构无需单独施做地基,其施工效率更快,节约施工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11236949B
公开(公告)日:2021-08-06
申请号:CN202010057785.1
申请日:2020-01-17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角度交叉隧道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上方隧道施工至交叉段后,开挖所述上方隧道的交叉段,施作所述上方隧道的交叉段的拱墙初期支护;步骤二:从所述上方隧道向下间隔施作支撑桩,所述支撑桩包括位于下方隧道的交叉段内的第二支撑桩,以及位于下方隧道的交叉段两侧的第一支撑桩;步骤三:施作所述上方隧道的交叉段的二次衬砌;步骤四:待所述上方隧道的交叉段的二次衬砌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对所述下方隧道的交叉段进行超前支护;步骤五:开挖所述下方隧道的交叉段,在每次暴露出所述第二支撑桩后,依次对所述第二支撑桩在所述下方隧道范围内的桩身进行截桩处理,并施作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
-
公开(公告)号:CN111236963A
公开(公告)日:2020-06-05
申请号:CN202010186172.8
申请日:2020-03-17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隧道施工领域,特别是一种明洞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所述明洞结构包括设置在隧道两侧的墩,所述墩沿所述隧道纵向通长设置,所述隧道上方设有拱圈,所述拱圈的两侧分别连接于所述墩,所述墩的上方还设有若干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一端连接所述墩、另一端用于支撑岩溶顶板。相比于现有技术中明洞与支撑结构为单独的两个结构,本发明所述明洞结构,明洞和支撑部件为整体结构,避免了支撑结构的稳定性难以保证的问题,更好的保证了隧道的安全;且支撑结构能够与边墙同时施工,支撑结构无需单独施做地基,其施工效率更快,节约施工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11236949A
公开(公告)日:2020-06-05
申请号:CN202010057785.1
申请日:2020-01-17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角度交叉隧道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上方隧道施工至交叉段后,开挖所述上方隧道的交叉段,施作所述上方隧道的交叉段的拱墙初期支护;步骤二:从所述上方隧道向下间隔施作支撑桩,所述支撑桩包括位于下方隧道的交叉段内的第二支撑桩,以及位于下方隧道的交叉段两侧的第一支撑桩;步骤三:施作所述上方隧道的交叉段的二次衬砌;步骤四:待所述上方隧道的交叉段的二次衬砌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对所述下方隧道的交叉段进行超前支护;步骤五:开挖所述下方隧道的交叉段,在每次暴露出所述第二支撑桩后,依次对所述第二支撑桩在所述下方隧道范围内的桩身进行截桩处理,并施作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
-
公开(公告)号:CN116950662A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211417628.2
申请日:2022-11-11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一种洞口近距离下穿道路的隧道结构及其施工方法,以安全、快速的完成与市政道路交叉段的施工,有效降低施工安全风险,保证隧道施工及运营安全,且显著降低工程成本。包括护桥式明洞、双耳墙明洞、框架式明洞和偏压式明洞,所述框架式明洞设置于市政道路下方;所述护桥式明洞设置在框架式明洞前方距离市政道路一定距离处,双耳墙明洞作为前方过渡段明洞,设置于护桥式明洞、框架式明洞之间;所述偏压式明洞作为后方过渡段明洞,设置于框架式明洞、暗洞之间。
-
公开(公告)号:CN115596503A
公开(公告)日:2023-01-13
申请号:CN202211152405.8
申请日:2022-09-21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CN)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铁路隧道工程建设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岩体梁结构及其抗底鼓变形方法和施工方法,所述岩体梁结构包括带状设置的若干作业坑道,所述作业坑道底部随形设置隔离槽,所述隔离槽包括竖向设置的槽道,所述槽道内填充柔性介质,所述作业坑道和所述隔离槽作为边界,分隔形成梁体结构,所述梁体结构设置变形调节孔和/或配筋结构和/或预应力锚索。通过隔离水平地应力引起的底鼓变形,并利用岩体自重和抗压强度抵抗岩体底鼓变形,通过提供临空面,实现底鼓变形有效引导和控制,同时,实现岩体主动沉降,应用于隧道时,能够在隧道运营期进行灵活施工,实现岩体底鼓变形动态整治,具有良好的灵活性,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0451840A
公开(公告)日:2019-11-15
申请号:CN201910785841.0
申请日:2019-08-23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PC: C04B24/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式密实剂,包括重量百分比的以下成分:耐腐蚀组分:30.0-40.0%;双膨胀源熟料:25.0-35.0%;石膏:15.0-20.0%;聚合物改性剂5.0-10.0%;离子固化剂:5-15.0%。本发明复合式密实剂能够很好的提高混凝土耐硫酸盐、海水腐蚀性能,固化了混凝土中硫酸根离子、氯离子有害离子、提高了严苛环境下工程寿命。所以,本发明的复合式密实剂是一种适用于复杂环境下混凝土耐腐蚀、高气密的复合式密实剂产品。
-
公开(公告)号:CN110451840B
公开(公告)日:2021-11-30
申请号:CN201910785841.0
申请日:2019-08-23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PC: C04B24/26 , C04B103/6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式密实剂,包括重量百分比的以下成分:耐腐蚀组分:30.0‑40.0%;双膨胀源熟料:25.0‑35.0%;石膏:15.0‑20.0%;聚合物改性剂5.0‑10.0%;离子固化剂:5‑15.0%。本发明复合式密实剂能够很好的提高混凝土耐硫酸盐、海水腐蚀性能,固化了混凝土中硫酸根离子、氯离子有害离子、提高了严苛环境下工程寿命。所以,本发明的复合式密实剂是一种适用于复杂环境下混凝土耐腐蚀、高气密的复合式密实剂产品。
-
公开(公告)号:CN210315923U
公开(公告)日:2020-04-14
申请号:CN201921040350.5
申请日:2019-07-04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PC: E03F5/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铁路工程建设技术领域,尤其属于铁路隧道安全工程建设技术领域,特公开了一种弃渣场截排水构造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弃渣场截排水构造,包括设置于弃渣两侧的截水天沟、边沟和汇水井,所述截水天沟和边沟均位于自然地基上,所述汇水井设置于弃渣上游,所述边沟上游与汇水井相连通。汇水井汇集的冲沟地表水通过边沟排至弃渣场下游,截水天沟和边沟均位于自然地基,避免了弃渣不均匀沉降对水沟的破坏,从而降低了地表水对弃渣体的冲刷,保证了截排水系统长期有效。本实用新型为弃渣场截排水系统设计提供了科学依据,使弃渣场截排水系统设计更加合理、安全、可靠,尤其适用于铁路隧道弃渣场截排水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209689595U
公开(公告)日:2019-11-26
申请号:CN201920726593.8
申请日:2019-05-13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1B21/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隧道底部位移监测装置及监测系统,其中监测装置包括套筒,与套筒固定连接的至少两个位移计,所有位移计在套筒的分布位置与隧道底部的各结构层相适配,所有位移计设置在套筒外侧,且所有位移计的位移计连接线经由套筒的顶盖引出;监测系统包括多个隧道底部位移监测装置,每个隧道底部位移监测装置均内嵌至隧道底部各结构层中。通过本实用新型可快速、准确地测量隧道底部各结构层的位移,为分析隧底位移原因提供科学依据;可在施工或运营过程中及时掌握隧道底部位移状态,一旦有底部变形状况,可分析原因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损失,避免后期仰拱拆换或隧道限速运营,间接节约工程维修成本和运营成本,保证隧道运营的安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