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膨胀混凝土获取土体压缩模量的试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625825A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310616299.2

    申请日:2023-05-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膨胀混凝土获取土体压缩模量的试验方法,涉及土体试验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在项目场地开挖设定数量设定尺寸的试验坑,在各个试验坑内浇筑含不同设定掺量膨胀剂的膨胀混凝土;在膨胀混凝土凝固过程中,获取各试验坑侧壁上多个检测点的最大检测压力值,并获取膨胀混凝土完全凝固后的膨胀混凝土体积;根据各试验坑侧壁上各检测点的最大检测压力值和完全凝固后的膨胀混凝土体积,获取土体压缩模量。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需要从项目施工地采集土体样本后,到实验室中重新置备土体式样的过程中,土体被扰动,导致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受影响的问题。

    一种既有建筑的纠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506424A

    公开(公告)日:2022-12-23

    申请号:CN202211289766.7

    申请日:2022-10-20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构筑物不均匀沉降及侧移处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既有建筑的纠偏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既有建筑附近空地处开挖多个试验坑,获取不同质量比n与单侧变形量ΔL的关系;调查量取既有建筑的侧向变形量,按照设计要求确定既有建筑不同深度所需的恢复变形量;根据既有建筑不同深度所需的恢复变形量,确定切槽内不同深度所需的膨胀水泥浆的质量比;开设切槽;根据切槽内不同深度所需的膨胀水泥浆的质量比,在切槽内分层浇筑膨胀水泥浆;在切槽距地面第一高度处进行封顶,待膨胀水泥浆硬化完成后结束纠偏。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既有建筑的纠偏方法,以解决相关技术中注浆顶升不能避免对构筑物附近土壤造成损坏的问题。

    一种适用于洞身出露反压暗挖隧道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717264A

    公开(公告)日:2023-09-08

    申请号:CN202310742930.3

    申请日:2023-06-21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适用于洞身出露反压暗挖隧道施工方法,包括:首先在待建隧道洞身外露侧的边坡上进行桩基定位,并施工抗滑桩;其次破除抗滑桩桩头,在抗滑桩的顶部依次向上施工托梁和外扶壁式挡墙;然后待外扶壁式挡墙达到设计强度后,对外扶壁式挡墙后反压土体分层回填,并在外扶壁式挡墙与回填土之间做防水反滤层;接下来在回填土范围内,采用地表注浆加固,加固深度至原状土2m以下;再然后回填土顶部回填防水黏土层,并在坡顶和坡面施工排水设施;最后待回填土沉降稳定后,在待建隧道洞口侧施工超前管棚支护,进行暗洞开挖和隧道衬砌施工。本申请实现了洞身外露,地形横坡陡峻,土质围岩隧道的快速、安全施工作业。

    一种用于隧道防撞侧石的保护装置及防撞侧石

    公开(公告)号:CN117051745A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311173833.3

    申请日:2023-09-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隧道防撞侧石的保护装置及防撞侧石,涉及隧道工程技术领域,包括安装板,其用于与防撞侧石连接;弹性囊体,其设置在安装板上,外沿与安装板连接,以在弹性囊体与安装板之间形成容纳空间;非牛顿流体,其设置在容纳空间中,并填充满容纳空间。由于在弹性囊体与安装板之间形成容纳空间,容纳空间中充满非牛顿流体,在车辆与该用于隧道防撞侧石的保护装置发生碰撞时,弹性囊体与非牛顿流体配合,吸收部分碰撞的能量,增强对车辆的保护能力,减轻碰撞对车辆及乘车人的冲击,提高安全性,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防撞侧石难以提供缓冲效果,在与车辆碰撞时可能会造成车辆严重损坏,存在防撞效果差,碰撞时可能威胁司乘人员的安全的问题。

    一种混凝土变形缝的止水结构及止水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838380A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310859237.4

    申请日:2023-07-13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混凝土变形缝的止水结构,其包括安装于混凝土变形缝的止水条、以及填充于混凝土变形缝与止水条之间缝隙的磁性防水胶;止水条包括止水条本体、设于止水条本体两侧的止水倒刺、设于止水倒刺上的金属磁片。本发明提供一种混凝土变形缝的止水结构及止水方法,止水结构中,止水条设有止水倒刺,使得止水条与混凝土变形缝处的隧道结构紧密贴在一起,增加止水条与隧道间的阻力,防止水压力过大而挤出止水条;止水倒刺上设置了金属磁片,磁性防水胶填充止水条与混凝土变形缝间的缝隙,金属磁片与磁性防水胶配合进一步增强隧道结构与止水条之间的粘结性,保证止水效果,降低再次漏水的风险;止水结构方便好安装,对附属封堵结构的破坏小。

    一种大跨度箱涵顶进施工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043733A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310028135.8

    申请日:2023-01-09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大跨度箱涵顶进施工系统及其施工方法,其包括:纵横梁系统和纵梁转换系统,纵横梁系统之间形成有箱涵顶进空间,纵横梁系统包括多排挖孔桩,挖孔桩用于对铁路轨道进行支撑;纵梁转换系统位于箱涵顶进空间内,且纵梁转换系统顶端与纵横梁系统连接,底端为箱涵接触端。本发明中,利用挖孔桩对铁路轨道进行支撑,有效地降低纵梁跨中弯矩和变形,形成了第一支撑结构,多孔箱涵在顶进过程中,多孔箱涵本身也可以对铁路轨道进行支撑,并形成第二支撑结构,避免了铁路轨道变形,利用第一支撑结构配合第二支撑结构,解决了大跨度箱涵顶进施工中,纵梁变形大而影响铁路运营的安全问题。

    一种适用于偏压工况的隧道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233324A

    公开(公告)日:2022-03-25

    申请号:CN202111551367.9

    申请日:2021-12-1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偏压工况的隧道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其包括:隧道主体,所述隧道主体包括隧道底板、第一侧墙及第二侧墙,所述第一侧墙与所述第二侧墙分别固定于所述隧道底板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一侧墙用于与高覆土侧相贴,所述第二侧墙用于与低覆土侧相贴,其中所述高覆土侧的上表面高于所述低覆土侧的上表面;墙址,所述墙址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侧墙,另一端沿水平方向伸出所述隧道主体用于埋入所述高覆土侧中。本发明可以利用高覆土侧的土层为隧道结构提供附加自重,增大隧道结构的摩檫力,使隧道结构能抵抗偏压工况下的滑移,与抗滑移桩相比其挖掘深度更浅,钢筋混凝土的量更少,降低了施工成本,缩短了施工周期。

    一种基坑双排桩支护结构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197488A

    公开(公告)日:2022-03-18

    申请号:CN202111648212.7

    申请日:2021-12-29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基坑双排桩支护结构,其包括第一排桩、第二排桩、牛腿托架、钢梁以及推动机构,第一排桩用于紧贴基坑内壁设置,并支护基坑;第二排桩设于第一排桩的内侧;牛腿托架水平设置在第一排桩和第二排桩之间,并用以抵持第一排桩和第二排桩;钢梁在牛腿托架上,并与第一排桩相贴;推动机构设于牛腿托架上,并用于推动钢梁抵持第一排桩。该双排桩之间通过牛腿托架抵持,因此在推动机构推动钢梁抵持第一排桩时,可以限制外侧第一排桩向内侧倾倒,对基坑起到有效防护,而且此设计不受地形以及基坑范围的限制。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