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尺悬挂结构的高速铁路轨道空间位置测量仪

    公开(公告)号:CN104652194B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510075397.5

    申请日:2015-02-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直尺悬挂结构的高速铁路轨道空间位置测量仪。目前施工外业使用的轨道测量仪大多为整体结构,在横向垂直定位方面完成效果不佳,功能也较为单一,无法准确记录轨道的细微变化。本发明包括测量部和行走部;测量部包括横梁主体,两端分别设置有轨向矢距计量检测装置和轨距位移量计量检测装置,底面中部固定有横向自适应定位装置;行走部包括横梁上盖板,一侧的前后连接有分离式行走轮驱动装置;测量部的横梁主体通过中部的悬挂轴悬挂于行走部和横梁上盖板。本发明将轨道测量仪的各部分结构分体设置并现场组装,提高测量准确性,扩大测量范围。

    铁路与城市轨道交通站后工程信息模型的创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400228B

    公开(公告)日:2016-04-13

    申请号:CN201310339899.5

    申请日:2013-08-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铁路与城市轨道交通站后工程信息模型的创建方法。轨道交通工程建设中涉及专业多,环节复杂,信息量繁多,整个过程还会不断完善、添加和优化所有的工程信息,对全过程的整体规划要求较高。本发明中,单个职能部门创建本部门的信息模型,建立本部门的工作集;通过共享标高和轴网,所有部门的工作集集合到同一工作平台上,集成项目工作集;厂家特征信息、设计信息、施工信息嵌入系统后为运营方形成竣工资料;信息逐级分离后,根据操作实时构建任务流加载输出;输出结束后释放缓存,记录日志文件。本发明通过参数信息模型对项目中各种相关信息进行合理的整合,创建的信息模型在全生命周期过程中进行共享和传递,有效优化工程进程。

    用于高速铁路精密测量的全站仪测量小车

    公开(公告)号:CN104674622A

    公开(公告)日:2015-06-03

    申请号:CN201510075370.6

    申请日:2015-02-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1B35/06 B61K9/08 E01B35/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高速铁路精密测量的全站仪测量小车。铁路轨道平顺度的检测过程中,需要沿轨道方向移动全站仪,采集轨道几何状态参数,需要有针对性的全站仪运载行走装置。本发明包括垂直于轨向且互相平行的两道横梁,两道横梁之间设置有多道轨向的横梁连接杆,横梁两端连接于轨向设置的纵梁,纵梁外侧设置有前后两个行走轮;一侧纵梁上方通过球铰连接有全站仪固定支架,全站仪固定支架顶缘一侧铰接有调节杆,调节杆底端铰接于横梁之间轨向设置的横梁连接杆的调节杆支座上;调节杆为伸缩套杆,杆上设置有用于调整调节杆长度的调节旋钮。本发明结构合理稳定,能对全站仪进行固定、运载和轨向行走,并具有全站仪的辅助调平功能。

    竖向活动横向限位支座
    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132450B

    公开(公告)日:2015-04-22

    申请号:CN201310079868.0

    申请日:2013-03-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竖向活动横向限位支座。铺设无砟轨道桥梁相邻梁端两侧的钢轨支承点横向相对位移不应大于1mm,如采用常规支座的技术措施,根本无法满足其要求。本发明支座包含有上支座钢板和下支座钢板;上支座钢板的截面呈π字形,下支座钢板的截面呈倒T字形;下支座钢板顶面凸出部分的宽度与上支座钢板底部两凸出部分之间的垂直距离相同,下支座钢板顶面凸出部分卡设在上支座钢板底部两凸出部分之间,接触面上粘贴有四氟板。本发明不仅满足了桥梁竖向变形的需要,而且在不改变横梁结构竖向受力情况下,更好的适应了高速铁路铺设无砟轨道的要求。

    虚拟三维模型与立体正射模型的融合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632393A

    公开(公告)日:2014-03-12

    申请号:CN201310612652.6

    申请日:2013-11-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虚拟三维模型与立体正射模型的融合方法。将虚拟三维模型与立体正射模型融合,可对二者同时进行表达和操作。本发明确定虚拟三维模型的空间坐标和姿态,计算其落入立体正射模型的像对区域,模拟拍摄并制作虚拟三维模型的左右影像;由左影像经正射纠正制作虚拟三维模型的正射影像,镶嵌到原立体正射模型的正射影像中,形成最终融合模型的正射影像;由右影像制作虚拟三维模型的辅助立体正射影像,并镶嵌到原立体正射模型的辅助立体正射影像中,形成最终融合模型的辅助立体正射正射影像。本发明将虚拟建造的三维模型对象按指定的姿态放置到立体正射模型中的指定位置,达到虚拟的三维模型在真实感的立体正射模型场景中表达和操作的效果。

    桩板组合型基坑开挖防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343541B

    公开(公告)日:2015-05-06

    申请号:CN201310288435.6

    申请日:2013-07-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桩板组合型基坑开挖防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目前,开挖既有道路边坡、施工桥墩基础及墩身时的基坑开挖防护措施抗动荷载干扰能力普遍较差,影响运输安全。本发明在开挖基坑中的拟建桥墩及基础与道路边坡相接的坡体中,均匀布置由钢筋混凝土钻孔灌注桩及桩外包裹钢制筒体构成的防护桩,相邻防护桩间打插钢板或现浇钢筋混凝土板作为防护板,形成桩-板结合的防护结构。本发明适用于各种土质的基坑开挖防护,对于地面有较大荷载、尤其地面有动荷载干扰时的基坑开挖能起到较好的防护作用,挡土效果好,能有效保证开挖防护工程的安全性,且投资成本低,施工周期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矩形大断面钢结构拼装临时支撑管节顶进机构的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090107B

    公开(公告)日:2015-04-22

    申请号:CN201310042229.7

    申请日:2013-02-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矩形大断面钢结构拼装临时支撑管节顶进机构。顶管施工是一种地下管道施工方法不需开挖面层,但受地质条件及断面尺寸的限制,应用并不多见。本发明包含工作井和接收井,工作井和接收井之间设置有顶管段,顶管段由多个钢管节组成;钢管节由钢板拼接组装而成,整体截面呈矩形,外管表面为面板,面板的内表面上设置有与面板垂直且平行于通道方向的纵向肋板,纵向肋板之间设置有与纵向肋板垂直且平行于通道横截面的横向肋板,钢管节的一个管端面处设置有端板;内管设置有横竖交叉的工字钢。本发明可有效减小顶管结构自重及顶力,避免了不能利用顶管掘进机的弊端,实现了矩形大断面钢管节顶进法工艺在浅埋地铁附属工程中的应用。

    特长隧道独立施工控制网的建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541738A

    公开(公告)日:2014-01-29

    申请号:CN201310448494.5

    申请日:2013-09-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特长隧道独立施工控制网的建立方法。隧道工程施工开挖的测量误差不可避免地存在,导致隧道相向开挖存在贯通误差,直接影响隧道的准确贯通。本发明通过建立隧道进、出口以及辅助坑道洞口控制点,采用高精度的测量仪器,把隧道进、出口以及辅助坑道洞口的全部控制点纳入到一个整体网中去观测,通过建立隧道独立施工平面坐标系、高程系的方法进行数据处理,获得隧道独立控制网平面、高程控制点的成果。本发明可以很好地解决特长隧道独立施工控制网建立一系列问题,保证隧道与线路线位的一致性,保证隧道施工测量精度,指导特长隧道快速、准确开挖,同时控制特长隧道贯通误差,保证隧道准确贯通,保障隧道施工建设质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