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721355A
公开(公告)日:2020-09-29
申请号:CN202010406984.9
申请日:2020-05-14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张学武 , 聂晶鑫 , 张珹 , 李飞 , 田升平 , 丁正全 , 郑筱彦 , 李晋 , 刘刚 , 宫衍圣 , 隋延民 , 吴亚飞 , 赵玮 , 王强 , 金光 , 王玉环 , 宋杰 , 胡渊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铁路接触网监测数据采集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第一采集装置、第二采集装置、第三采集装置、数据存储装置和数据计算装置;第一采集装置用于实时采集铁路中接触网使用的各种实时参数;第二采集装置用于数据库、数据中心以及应用系统中数据的采集;第三采集装置用于数据库、数据中心以及应用系统中日志系统数据的采集;第一采集装置与数据计算装置相连,第二采集装置以及第三采集装置分别通过数据存储装置将采集的数据传输至数据计算装置。本发明结合了多种数据采集装置,避免了非实时数据以及日志系统采集数据的遗漏,进而数据采集更加全面,为后期数据分析以及数据统计,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满足工程化应用和商业化推广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5740539B
公开(公告)日:2018-12-14
申请号:CN201610062534.6
申请日:2016-01-29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于参数化几何约束模型的腕臂预配方法。接触网施工周期短但其施工要求精细、高效。本发明分类整理腕臂安装类型形成腕臂预配工况;建立腕臂的几何约束模型、腕臂模型数据类型库并分类编号;建立腕臂预配零部件数据库和工况数据库;建立输入数据模板,输入数据;读取数据,调用对应的几何约束模型和工况数据库记录,查找对应的零部件尺寸数据,将现场测量数据以及查找到的零部件尺寸数据加载到几何约束模型中,驱动几何约束模型生成腕臂预配的结果模型,核查并生成腕臂预配图表。本发明可实现各种工况腕臂的精细化、流水化、高效化预配计算,简化接触网腕臂安装施工的工期、提高了安装精度、降低了施工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5740539A
公开(公告)日:2016-07-06
申请号:CN201610062534.6
申请日:2016-01-29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F17/5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7/508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于参数化几何约束模型的腕臂预配方法。接触网施工周期短但其施工要求精细、高效。本发明分类整理腕臂安装类型形成腕臂预配工况;建立腕臂的几何约束模型、腕臂模型数据类型库并分类编号;建立腕臂预配零部件数据库和工况数据库;建立输入数据模板,输入数据;读取数据,调用对应的几何约束模型和工况数据库记录,查找对应的零部件尺寸数据,将现场测量数据以及查找到的零部件尺寸数据加载到几何约束模型中,驱动几何约束模型生成腕臂预配的结果模型,核查并生成腕臂预配图表。本发明可实现各种工况腕臂的精细化、流水化、高效化预配计算,简化接触网腕臂安装施工的工期、提高了安装精度、降低了施工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2798509B
公开(公告)日:2014-07-16
申请号:CN201210285928.X
申请日:2012-08-13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刘改红 , 马存明 , 赵玮 , 田志军 , 韩佳栋 , 栗怀广 , 廖海黎 , 张学武 , 张东明 , 王洪林 , 王玉环 , 郭凤平 , 孙永革 , 田升平 , 郑刚 , 宋杰 , 刘勇 , 李晋 , 宫衍圣
IPC: G01M9/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速铁路接触网风致响应风洞的试验方法。风洞试验是研究高速铁路接触网风致响应的有效手段,目前缺乏该试验技术的可靠资料。本发明根据相似比原则设计模型;然后进行风洞边界层模拟;利用接触网系统结构有限元模型进行计算分析,获得接触网的弹性、频率及对应振型;制作和安装接触网风洞气弹模型,并对模型的弹性、频率和对应振型进行检验;分别在均匀流场和紊流场中进行接触网气弹模型风洞试验,叠加获得总风致响应。本发明在满足工程精度的条件下减少跨数、简化边界条件及模型材料,可控性强,实用性强,针对线路环境风的风期、风速,开展风洞气弹模型试验,可设计适用该线路的抗风型接触网系统,提高接触网系统的安全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2409887A
公开(公告)日:2012-04-11
申请号:CN201110225765.1
申请日:2011-08-08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4H12/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高速铁路接触网抗风型H形钢柱及其开孔率确定方法。高速铁路接触网H形钢柱截面形状呈H形,易发生横风向的涡激振动和驰振,长期较大振福的涡激振动会导致钢柱连接处的疲劳破坏,驰振会导致支柱的直接破坏。本发明在H形钢柱的腹板上设置开孔,通过建立接触网系统结构有限元模型及结构动力特性分析,得出未开孔H形钢柱的结构振动频率和振型;测试未开孔H形钢柱截面的斯脱罗哈数、涡激振动锁定风速、涡激振动振幅和驰振临界风速;通过动力节段模型风洞试验,确定H形钢柱的腹板开孔率,有效提高了H形钢柱的抗风稳定性。本发明适用于高速铁路接触网钢柱抗风及更高抗风稳定性的H形钢柱的设计,尤其可广泛应用于风区、风口等不利环境条件区段。
-
公开(公告)号:CN114757079B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210464637.0
申请日:2022-04-29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3 , G06F111/04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接触网棘轮卡滞故障的仿真方法及系统。对接触网棘轮卡滞故障的定位及诊断多依靠人工巡检的方式进行,在有效性、及时性和准确性上都以无法满足目前的运管需求。本方法包括:建立接触网三维可视化模型;利用接触网三维可视化模型的节点信息,建立接触网有限元模型,在接触网有限元模型中添加棘轮卡滞故障;完成有限元动态仿真求解。本发明的方法将棘轮卡滞故障,等效为将有限元模型中绳索的端部节点顺线路方向的滑动约束修改为固定约束,能以更加直观、便捷的方式反应棘轮卡滞故障发生时接触网各参数以及形态的变化,为接触网故障的定位诊断提供了有力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4757079A
公开(公告)日:2022-07-15
申请号:CN202210464637.0
申请日:2022-04-29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3 , G06F111/04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接触网棘轮卡滞故障的仿真方法及系统。对接触网棘轮卡滞故障的定位及诊断多依靠人工巡检的方式进行,在有效性、及时性和准确性上都以无法满足目前的运管需求。本方法包括:建立接触网三维可视化模型;利用接触网三维可视化模型的节点信息,建立接触网有限元模型,在接触网有限元模型中添加棘轮卡滞故障;完成有限元动态仿真求解。本发明的方法将棘轮卡滞故障,等效为将有限元模型中绳索的端部节点顺线路方向的滑动约束修改为固定约束,能以更加直观、便捷的方式反应棘轮卡滞故障发生时接触网各参数以及形态的变化,为接触网故障的定位诊断提供了有力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1890991A
公开(公告)日:2020-11-06
申请号:CN202010597808.8
申请日:2020-06-28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B60M1/20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腕臂安装装置和接触网,腕臂安装装置包括:支柱底座本体(10)、腕臂底座本体(20)、腕臂连接件(30)以及连接配件(40);支柱底座本体(10)具有两个连接轨道槽(11),两个连接轨道槽(11)的长度方向与支柱(1)的长度方向平行;腕臂底座本体(20)通过连接配件(40)连接在支柱底座本体(10)上,连接配件(40)配合在两个连接轨道槽(11)内,并能够沿连接轨道槽(11)的长度方向移动;腕臂连接件(30)腕臂连接件(30)连接在腕臂底座本体(20)上。上述方案通过连接配件和连接轨道槽的配合,能够使腕臂底座本体相对支柱底座本体上下移动,便于调整接触网底座安装高度。
-
公开(公告)号:CN109435781A
公开(公告)日:2019-03-08
申请号:CN201811300838.7
申请日:2018-11-02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B60M1/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接触网用SC免维护锯齿槽整体腕臂桁架装置,包括平槽臂和其下方的斜槽臂,平槽臂为具有轴向开槽的管状臂,截面呈C形;平槽臂开槽向下,斜槽臂一端通过臂间联接器连接到平槽臂的轴向开槽,并通过倒T防松紧固装置插入轴向开槽相固定。本发明的腕臂管为开槽式,内部设置锯齿抗滑移,内外壁防腐处理均匀,内外无压差,杆件均采用型材加工,无连接零部件,腕臂、定位管间的连接均为一种形式,结构简统化,实现免维护、少维修。
-
公开(公告)号:CN105691243B
公开(公告)日:2018-11-09
申请号:CN201610062533.1
申请日:2016-01-29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B60M1/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铁路多类型接触网吊弦的精确预配方法。接触悬挂类型繁多、集中荷载分布不均、线路情况复杂直接影响吊弦预配精度,且不同悬挂类型的吊弦预配项目,预配方法不统一,操作繁琐,现场试验周期长。本发明将多种类型接触网吊弦的预配过程标准化,通过获取设计线路相关数据、设计线路竖曲线因素数据和吊弦预配测量数据;输入设计线路相关数据,输入设计线路竖曲线因素数据用于预配补偿计算,输入吊弦预配测量数据,根据接触网不同工况类型建立不同的计算模型,构建整体刚度矩阵和荷载矩阵,组合形成多维线性方程组,求解获得初始吊弦预配计算结果。本发明可操作性强、方法集成度高、计算速度快,适用于刚性和柔性整体吊弦的预配。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