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潮流能电站结构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900254A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510275606.4

    申请日:2025-03-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潮流能电站结构,包括桩基础、钢护筒、承台、立柱、工作平台和潮流能电机总成,所述桩基础的外侧套设有钢护筒,所述桩基础采用单根或多根桩,所述桩基础的下端嵌入海底岩层,所述桩基础与钢护筒的下端均位于海床地层平面以下,所述桩基础与钢护筒的上端一起插入承台形成整体结构,所述承台的上方两侧分别设置有立柱,所述潮流能电机总成整体放置于所述承台上且位于两侧的所述立柱之间,所述立柱用于支撑潮流能电机总成并增强整体结构的稳定性,所述立柱的顶部设置有工作平台,所述工作平台位于海平面以上。本发明满足潮流能电机安装的严格要求,并显著提高潮流能电站整体结构的使用寿命。

    一种钢-混组合梁的施工方法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852852A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211715102.2

    申请日:2022-12-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钢‑混组合梁的施工方法,包括:将钢梁节段运输至施工现场,现场拼装完成后开始架设钢梁;钢梁架设完毕后,利用顶升设备将组合梁中支点顶升第一高度;绑扎混凝土桥面板钢筋,布设缓粘结预应力钢绞线,浇筑组合梁桥面板混凝土并养护;待混凝土桥面板的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开始张拉缓粘结预应力钢绞线,达到缓粘结预应力钢绞线设计应力后锚固;在缓粘结预应力钢绞线固化前完成前,将钢‑混组合梁中支点下落到正式支座上,完成钢‑混组合梁施工。本发明通过将粘结预应力钢绞线更换为缓粘结预应力钢绞线可减少中支点处的应力损失,使负弯矩区应力分布更加均匀。

    一种装配式桥梁承插式墩柱与承台连接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5748435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513963.2

    申请日:2022-11-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装配式桥梁承插式墩柱与承台连接结构,包括墩柱和承台,所述承台上设置有用以容纳所述墩柱的承插槽,承插槽的内壁预置有第一钢套管,所述第一钢套管的内壁设置有排列整齐的第一抗剪键,所述墩柱插入承插槽内的一端预置有第二钢套管,所述第二钢套管的外壁设置有排列整齐的第二抗剪键,所述第一抗剪键与所述第二抗剪键错位设置,所述第一钢套管与所述第二钢套管之间的间隙为灌浆部,所述灌浆部用以二次灌浆;所属连接结构在保证结构整体性的前提下能有效降低安装定位精度要求,提高灌浆部位的抗剪性能,且灌浆部位的力学性可靠,无凿毛噪声,节约了混凝土的用量,加快工作效率。

    一种双薄壁桥墩的墩底转体施工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8487079A

    公开(公告)日:2018-09-04

    申请号:CN201810324642.5

    申请日:2018-04-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双薄壁桥墩的墩底转体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构筑基桩、下承台和上承台,下承台和上承台之间设置转体球铰;(2)浇筑成型双薄壁桥墩和主梁,且浇筑成型双薄壁桥墩过程中,在双薄壁桥墩的两墩壁之间设置有临时支撑结构;(3)通过转体球铰进行转体施工;(4)待转体就位后,拆除临时支撑结构。该发明通过在双薄壁桥墩的两墩壁之间设置临时支撑结构,使得在转体施工过程中提高了双薄壁桥墩的抗扭刚度,在转体施工完成后拆除临时支撑结构,又保证了桥梁在运营期间双薄壁桥墩的柔度,该转体施工方法同时保证了转体施工期间和运营期间的安全,有效的解决了转体桥梁柔性薄壁墩及梁体根部的抗扭问题。

    一种墩顶转体施工宽斜拉桥墩梁固结施工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8396658A

    公开(公告)日:2018-08-14

    申请号:CN201810198202.X

    申请日:2018-03-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墩顶转体施工宽斜拉桥墩梁固结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在门式墩墩顶设置球铰进行斜拉桥转体施工;2)斜拉桥横梁两侧与门式墩的墩柱对应处设置加劲肋和千斤顶受力点;3)待斜拉桥横梁转体就位后,在门式墩墩顶设置千斤顶,并对斜拉桥横梁两侧进行顶升;4)待千斤顶顶升力达到设计值时,在千斤顶的两侧放置永久支墩,并顶紧斜拉桥横梁;5)焊接型钢连接件,释放并拆除千斤顶,填充微膨胀混凝土进行永久封固。本发明实现了转体前后上构荷载的可靠传递,在门式墩横梁设置预应力使得转体时门式墩受力满足要求,主墩下交通正常通行,转体后通过千斤顶顶升调整上构斜拉桥横梁内力并固结,使得结构受力更为合理。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