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475493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402060.6
申请日:2024-10-09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30/28 , G06N3/006 , G06N3/126 , G06F111/04 , G06F11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地下空间智能布局方法与系统,布局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基于预设的地下空间布局知识和用户输入的约束条件,采用图论方法生成初始布局;S2,使用多目标优化算法,通过综合评估指标对所述初始布局进行优化;S3,对布局结果和评估数据进行直观展示。布局系统包括布局模块、优化模块和可视化模块,优化模块使用多目标优化算法,通过综合评估指标对所生成的初始布局进行优化。本发明大幅提升了地下空间布局设计的效率,全面考虑了功能相容性、人流组织效率、平均可达性和空间利用率等多个关键指标,确保生成的布局方案在各个维度上实现最优平衡。
-
公开(公告)号:CN118529578A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410704264.9
申请日:2024-06-03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马云良 , 梁田 , 吕家悦 , 田涛 , 商瀚 , 张燕镭 , 周会武 , 王明文 , 文鹏 , 李瑞 , 王圣林 , 徐荣华 , 张扬 , 何杰 , 刘浩 , 黎明 , 帅同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容量垂直运输系统及运输方法,包括:上行梯,用于承载乘客向上匀速运输;下行梯,用于承载乘客向下匀速运输;机械循环系统,用于驱动上行梯和下行梯循环运动;疏散楼梯间,紧邻上行梯和下行梯设置;上行梯和下行梯均包括升降平台,采用钢制间隔镂空横隔栅,用于承载乘客在上行梯或下行梯中运输。本发明提供的集升降机与自动扶梯功能于一体的大容量垂直运输系统及运输方法,通过上行梯和下行梯实现了持续、高效的垂直运输,同时与疏散楼梯间协同工作,为紧急情况提供了额外的疏散途径,在乘客进出方面实现了分流,确保人流清晰无冲突,提高运输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390750A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410567159.5
申请日:2024-05-09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黄鹏 , 鞠岩 , 郭桃明 , 张燕镭 , 张扬 , 任运能 , 贠毓 , 文鹏 , 吕家悦 , 王明文 , 李震中 , 张志彬 , 田涛 , 王涛 , 杨新林 , 韩东升 , 李康 , 李少聪 , 吴登辉 , 熊黎
IPC: E04F11/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装配式栏杆玻璃栏板安装结构,包括玻璃栏板和栏板立柱,所述玻璃栏板包括安全玻璃和承托件,每块安全玻璃的左右两侧各设一个承托件,承托件顶部设置有缺口,底部设置有凸缘,栏板立柱的中部柱身段设有凹口,凹口的深度与承托件的厚度一致,凹口的高度与所述承托件的高度一致,凹口的上部在栏板立柱内设有锁定机构,锁定机构与缺口相配合,凹口的下部在水平面上开设有与凸缘尺寸匹配的槽道。本发明通过简化安装步骤和优化结构设计,达到提高安装效率、降低安装和维护成本,以及增强安装过程的安全性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5522854B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211253433.9
申请日:2022-10-13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马云良 , 张扬 , 梁田 , 周会武 , 贠毓 , 王明文 , 吕家悦 , 周海春 , 蔡小俊 , 田涛 , 卞文文 , 徐荣华 , 黄健羽 , 胡凤祥 , 李永盛 , 安晓晓 , 张家驹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折叠防火门,包括固定在门洞内的门框、通过合页转动安装在门框上的母门、通过合页与母门转动相连的子门、固定安装在母门上部的双轴闭门器、一端与双轴闭门器的第一传动轴固定相连另一端与母门顶部门框转动相连的母门连杆机构、以及一端与双轴闭门器的第二传动轴固定相连另一端与所述子门转动相连的子门连杆机构;第一传动轴和第二传动轴相互联动,转向相反,使母门被完全打开的同时子门也能被完全打开并折叠于母门背面。本发明可广泛应用于各种场合防火门的升级改造,在满足正常消防要求的前提下,能够实现子门和母门的快速同步开启,既保证了疏散通道的有效净宽,又减少防火门外开后对其他通道的占用,安全可靠,生产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113467444B
公开(公告)日:2023-06-16
申请号:CN202110671951.1
申请日:2021-06-17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李文胜 , 雷升祥 , 李庆 , 丁正全 , 王华兵 , 傅萃清 , 沈学军 , 黄伟 , 张扬 , 梁田 , 邓波 , 王明文 , 贠毓 , 熊馨 , 许洋 , 尹巧 , 安晓晓
IPC: G05D1/02
Abstract: 一种地下空间智能导引方法,在地下空间或地上建筑空间中安装多个位置装置;判断用户是否输入所需引导的起始点和终点;若用户未输入所需引导的起始点,则用户根据自身的移动设备向四周发射只有位置装置能匹配的信号;根据电磁波信号方向与移动设备到位置装置距离,得到移动设备到区域内的位置装置的相对位置关系,根据位置装置的三维坐标和移动设备与位置装置的相对位置关系,计算得到移动设备的三维坐标,并作为起始点;根据所得到的起始点坐标及目标坐标,通过遗传算法对于多点之间进行路线规划。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对地下建筑空间内部的路线进行规划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641695A
公开(公告)日:2023-01-24
申请号:CN202211295424.6
申请日:2022-10-21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8B21/0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地下空间紧急疏散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上行疲劳高度检测系统,包括上行高度检测模块、疲劳传感器、控制模块和警示模块;上行高度检测模块用于获取行人上行高度;疲劳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控制模块的第一输入端连接;警示模块的启动端与控制模块的第一输出端连接。用于获取行人进入上行疲劳状态时的上行高度,便于在上行通道紧急疏散时基于上行疲劳高度进行疏散引导,如在行人快到达上行疲劳高度时,对行人进行降速提示,以减缓行人进入疲劳状态,改善堵塞。该系统通过疲劳传感器检测行人身体疲劳状态,控制模块根据疲劳传感器的输出信号控制警示模块工作,当行人达到疲劳时,警示模块发出警示信号,提示相关人员记录此时的上行高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565346A
公开(公告)日:2023-01-03
申请号:CN202211295453.2
申请日:2022-10-21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地下空间紧急疏散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上行通道拥堵警示装置,包括沿上行通道从下到上依次设置的N个拥堵警示设备;第n个拥堵警示设备包括拥堵检测模块、第一开关模块和警示灯组,拥堵检测模块的输出端与第一开关模块的控制端连接,当拥堵检测模块检测到拥堵时,第一开关模块控制警示灯组的供电端与电源连接,当拥堵检测模块未检测到拥堵时,第一开关模块控制警示灯组的供电端与第n+1个拥堵警示设备的警示灯组的公共端连接。拥堵点处及其后方的拥堵警示设备的警示灯组串联,在拥堵时被一起点亮,警示拥堵点后方的行人作出应对措施,避免恶化拥堵,提高上行通道的整体疏散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075884A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2210722661.X
申请日:2022-06-24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吴立桥 , 邓波 , 刘学军 , 李文胜 , 王华兵 , 沈学军 , 黄伟 , 陈剑伟 , 贠毓 , 王明文 , 范宏宇 , 李瑞 , 吕家悦 , 吴伟涛 , 师龙 , 魏重丽 , 李江平 , 黄建伟 , 王圣林 , 刘逸恒 , 安晓晓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地铁人防的环境监测系统,包括制氧系统、通风防护系统、环境监测系统以及控制中心;所述制氧系统用于对地铁环境内进行氧气供给;所述通风防护系统用于室内通风,并且可与制氧系统进行配合输送氧气;所述环境监控系统包括空气质量监测模块,该空气质量监测模块包括但不限于二氧化碳检测模块和氧气检测模块;所述控制中心包括信号传输模块,信号传输模块与环境监控系统、通风防护系统以及制氧系统相连,用于实时接收环境监控系统的传输信号,并控制通风防护系统以及制氧系统的开启和关闭。本发明还公开了所述环境监测系统对应的控制方法。在突发紧急情况时,保证了地铁内充足的供氧,供给室内人员进行正常呼吸等待救援。
-
公开(公告)号:CN115030765A
公开(公告)日:2022-09-09
申请号:CN202210720584.4
申请日:2022-06-23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吴立桥 , 邓波 , 师龙 , 刘学军 , 李文胜 , 王华兵 , 沈学军 , 黄伟 , 陈剑伟 , 贠毓 , 王明文 , 范宏宇 , 李瑞 , 吕家悦 , 吴伟涛 , 魏重丽 , 李江平 , 黄建伟 , 王圣林 , 刘逸恒 , 安晓晓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铁活塞风井的防护结构,设于排风道内,所述排风道包括连通的竖直排风道和水平排风道,竖直排风道内设有第一防护结构,水平排风道内设有第二防护结构;所述竖直排风道内部两侧设有对应的第一安装台和第二安装台,所述第一安装台上转动连接有风道防护盖,风道防护盖底部设伸缩装置,该伸缩装置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安装台的下方,所述伸缩装置的伸缩可带动所述风道防护盖的开启和关闭。本发明公开了具有该防护结构的地铁车站。本发明将防护结构分设于竖直排风道和水平排风道内,可缩短水平排风道的设置长度,并且便于封堵和重新打开,在保证地铁通风量的同时能更好地适应地铁活塞风井的应急防护需要。
-
公开(公告)号:CN114809079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525225.3
申请日:2022-05-15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2D29/045 , E01F13/06 , E01F13/02 , B61B1/00 , G07B11/00 , G07C9/10 , G07C9/25 , G08B3/10 , G01V9/00 , G01K13/00 , G09F9/00 , F21V33/00 , G06V40/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具有防疫、安检、票检合一的中部快速进站通道的车站,属于地铁车站技术领域,其通过在既有车站的站厅层中对应设置包括快检设备的快速进站通道,由其与由物检设备、人检设备、票检闸机构成的传统进站通道共同工作,对进站乘客进行分流,实现不同乘客的快速过检进站。本发明的具有防疫、安检、票检合一的中部快速进站通道的车站,能够有效利用现有站厅层中的站厅空间,实现乘客的分级过检,避免乘客付费区与非付费区的交界位置形成滞留,保证通行的效率,实现不同类型乘客的快速通行,提升地铁交通的运营质量,降低地铁交通的运营成本和人员管控成本,具有极大的经济效益和推广价值。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