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隧道施工救生舱的行走性能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017958B

    公开(公告)日:2019-04-23

    申请号:CN201610366904.5

    申请日:2016-05-2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隧道施工救援相关技术领域,并公开了一种隧道施工救生舱的行走性能测试方法,包括:(a)设置同时包含有模拟栈桥和模拟碎石路况的前后两段测试区域;(b)将救生舱移动至前段区域,操作救生舱以使其直线移动通过所述模拟栈桥,同时观察其是否顺利通过模拟栈桥;(c)将救生舱继续移动进入后段区域,并在模拟碎石路况上分别执行多角度的转向操作、以及前后移动至指定位置的操作,同时观察其是否可实现360°自由转向以及顺利前后移动至指定位置;(d)计算得出以上操作过程的救生舱直线移动速度,并判断是否达到设计阀值。通过本发明,能够获得更为准确、全面且符合实际工况的测试结果,并有利于救生舱行走部件的优化设计。

    一种适用于隧道施工救生舱的履带移动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5946996A

    公开(公告)日:2016-09-21

    申请号:CN201610366886.0

    申请日:2016-05-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55/08 B62D11/04 E21F11/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隧道施工救援配套设备相关领域,并公开了一种适用于隧道施工救生舱的履带移动系统,其包括由两个纵向支架和多个横梁共同固接而成的主体框架,其中各纵向支架沿着救生舱的长轴方向而布置,其一端设置有驱动轮及配套的驱动电机和减速器,另外一端设置有托链轮,履带套设在两轮之间实现循环运动;横梁横跨设置在两个纵向支架之间,并可拆卸地连接于救生舱舱体下侧;此外,两个纵向支架上所承载的运动部件呈反对称的布置关系,并且履带的链片呈不平整的凸凹结构。通过本发明,能够以结构紧凑、便于操控和安全平稳的方式实现前进、后退和360度自由转弯等功能,并且可很好地适应于隧道施工的复杂路况。

    一种适用于隧道施工救生舱的履带移动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5946996B

    公开(公告)日:2018-09-21

    申请号:CN201610366886.0

    申请日:2016-05-2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隧道施工救援配套设备相关领域,并公开了一种适用于隧道施工救生舱的履带移动系统,其包括由两个纵向支架和多个横梁共同固接而成的主体框架,其中各纵向支架沿着救生舱的长轴方向而布置,其一端设置有驱动轮及配套的驱动电机和减速器,另外一端设置有托链轮,履带套设在两轮之间实现循环运动;横梁横跨设置在两个纵向支架之间,并可拆卸地连接于救生舱舱体下侧;此外,两个纵向支架上所承载的运动部件呈反对称的布置关系,并且履带的链片呈不平整的凸凹结构。通过本发明,能够以结构紧凑、便于操控和安全平稳的方式实现前进、后退和360度自由转弯等功能,并且可很好地适应于隧道施工的复杂路况。

    一种隧道施工救生舱的行走性能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017958A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610366904.5

    申请日:2016-05-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M99/00 E21F11/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隧道施工救援相关技术领域,并公开了一种隧道施工救生舱的行走性能测试方法,包括:(a)设置同时包含有模拟栈桥和模拟碎石路况的前后两段测试区域;(b)将救生舱移动至前段区域,操作救生舱以使其直线移动通过所述模拟栈桥,同时观察其是否顺利通过模拟栈桥;(c)将救生舱继续移动进入后段区域,并在模拟碎石路况上分别执行多角度的转向操作、以及前后移动至指定位置的操作,同时观察其是否可实现360°自由转向以及顺利前后移动至指定位置;(d)计算得出以上操作过程的救生舱直线移动速度,并判断是否达到设计阀值。通过本发明,能够获得更为准确、全面且符合实际工况的测试结果,并有利于救生舱行走部件的优化设计。

    一种隧道施工救生舱的吸热吸声单元

    公开(公告)号:CN205654374U

    公开(公告)日:2016-10-19

    申请号:CN201620504216.6

    申请日:2016-05-2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隧道施工救援设备相关领域,并公开了一种隧道施工救生舱的吸热吸声单元,其由吸热组件和吸声组件共同组成,其中吸热组件包括彼此间隔地设置在救生舱四周舱壁内侧上且由相变材料制成的吸热内嵌片,以及配套安装在吸热内嵌片附近的抽排风系统;吸声组件包括设置在救生舱内部的设备集中区域与人员集中区域之间的隔离帘,以及安装在救生舱内部邻近设备集中区域的舱壁内侧上的吸声板。通过本实用新型,可有效控制舱内密闭空间环境温度,显著降低舱内设备等所发出噪声分贝值的作用,同时还可起到美观装饰的作用,因而尤其适用于隧道施工救生的应用场合。

    一种履带式救生舱用高压风控制箱

    公开(公告)号:CN205532699U

    公开(公告)日:2016-08-31

    申请号:CN201620072828.2

    申请日:2016-01-2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履带式救生舱用高压风控制箱,包括舱体,所述高压风控制箱安装于舱体内壁,压风控制箱包括空气净化装置和消音箱,所述空气净化装置包括三级串联的过滤筒,所述空气净化装置的输入端连接舱体外壁上的高压风进口,所述空气净化装置的输出端与消音箱连接;所述消音箱包括箱体,箱体的顶部设有进风口,进风口与空气净化装置的输出端连接,箱体内设有多块水平隔板,多块水平隔板在箱体内形成折线通道,箱体的底部开口,所述箱体内壁及各隔板上均覆盖有吸音棉。

    一种适用于隧道施工救生舱的履带移动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5778999U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620503562.2

    申请日:2016-05-2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隧道施工救援配套设备相关领域,并公开了一种适用于隧道施工救生舱的履带移动系统,其包括由两个纵向支架和多个横梁共同固接而成的主体框架,其中各纵向支架沿着救生舱的长轴方向而布置,其一端设置有驱动轮及配套的驱动电机和减速器,另外一端设置有托链轮,履带套设在两轮之间实现循环运动;横梁横跨设置在两个纵向支架之间,并可拆卸地连接于救生舱舱体下侧;此外,两个纵向支架上所承载的运动部件呈反对称的布置关系,并且履带的链片呈不平整的凸凹结构。通过本实用新型,能够以结构紧凑、便于操控和安全平稳的方式实现前进、后退和360度自由转弯等功能,并且可很好地适应于隧道施工的复杂路况。

    一种适用于隧道施工救生舱的环境监测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5779023U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620502255.2

    申请日:2016-05-2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隧道施工救援配套设备相关领域,并公开了一种适用于隧道施工救生舱的环境监测系统,其包括供氧单元、电磁球阀、空气质量净化系统、电控箱、电控箱、二氧化碳监测装置和氧气监测装置,其中供氧单元依次连接所述电磁球阀、电控箱、电控箱和空气净化系统;所述电控箱上分别连接所述二氧化碳监测装置和氧气监测装置。本实用新型可以实时监测舱内外的环境主要参数,实现舱内密闭环境的动态调整,自动化程度高,使用便捷、设计简单合理、可靠性高,实用性强。

    一种履带式隧道救生舱用舱门

    公开(公告)号:CN205531986U

    公开(公告)日:2016-08-31

    申请号:CN201620066127.8

    申请日:2016-01-2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履带式隧道救生舱用舱门,舱门的一侧经铰链安装于舱壁,舱门的内侧边缘设有一圈密封条,密封条与舱壁的外壁间密封,舱门与舱壁间设有锁定机构,锁定机构包括四根首位尾相接围接成矩形的连杆,连杆间由T型连片连接,T型连片的两个端部分别铰接相邻连杆的两个端部,T型连片的另一端铰接于舱门内壁,连杆的外侧分别设有一曲柄,曲柄中心铰接于舱门的内壁,曲柄靠近连杆的一侧设有腰形槽,连杆上固定有于腰形槽配合的导柱,曲柄的另一侧与舱壁配合;舱门的外壁上安装有手把,手把的转轴与其中一曲柄的铰接点固定连接,所述舱门内壁上铰接有锁紧把手,锁紧把手与靠近手把的连杆间设有连片,连片的一端与锁紧把手固定连接,连片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杆上的导柱铰接。

    一种隧道施工救生舱的空气净化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5760461U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620503561.8

    申请日:2016-05-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C10/0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隧道施工救援配套设备相关领域,并公开了一种隧道施工救生舱的空气净化系统,其包括空气净化箱、空气吸附单元和进排气单元,所述空气净化箱包括从上至下依次分布的排气层、过滤层和进气层,各层之间分别由托架隔开;所述排气层中设置有风扇;所述空气吸附单元包括CO2吸附剂、吸湿剂和活性炭,其放置于托盘上;所述进排气单元包括进气孔和排气孔,所述进气孔设置于空气净化箱的排气层处,所述排气孔设置于空气净化箱的进气层处。本实用新型可有效清除人体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水蒸气、恶臭气以及有毒气体和粉尘,可有效改善救生舱内被困施工人员的生存环境、延长生存时间,具有成本低廉、安全可靠等优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