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759754B
公开(公告)日:2014-12-10
申请号:CN201210245314.9
申请日:2012-07-16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IPC: G01V3/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隧道拱顶检测装置,包括:地质雷达、伸缩机构和底座,所述地质雷达通过伸缩机构安装在底座上,所述伸缩机构包括导轨、导轨滑块、撑杆和驱动总成,所述导轨竖直布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撑杆通过导轨滑块滑动安装在所述导轨上,所述驱动总成驱动所述撑杆在所述导轨上滑动,所述地质雷达通过能使地质雷达与隧道壁为弹性接触的缓冲机构安装在撑杆的顶端。本发明通过加设的伸缩机构避免了人工手持地质雷达检测,提高了检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适用于隧道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02759754A
公开(公告)日:2012-10-31
申请号:CN201210245314.9
申请日:2012-07-16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IPC: G01V3/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隧道拱顶检测装置,包括:地质雷达、伸缩机构和底座,所述地质雷达通过伸缩机构安装在底座上,所述伸缩机构包括导轨、导轨滑块、撑杆和驱动总成,所述导轨竖直布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撑杆通过导轨滑块滑动安装在所述导轨上,所述驱动总成驱动所述撑杆在所述导轨上滑动,所述地质雷达通过能使地质雷达与隧道壁为弹性接触的缓冲机构安装在撑杆的顶端。本发明通过加设的伸缩机构避免了人工手持地质雷达检测,提高了检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适用于隧道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202661636U
公开(公告)日:2013-01-09
申请号:CN201220343228.7
申请日:2012-07-16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IPC: G01V3/1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隧道拱顶检测装置,包括:地质雷达、伸缩机构和底座,所述地质雷达通过伸缩机构安装在底座上,所述伸缩机构包括导轨、导轨滑块、撑杆和驱动总成,所述导轨竖直布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撑杆通过导轨滑块滑动安装在所述导轨上,所述驱动总成驱动所述撑杆在所述导轨上滑动,所述地质雷达通过能使地质雷达与隧道壁为弹性接触的缓冲机构安装在撑杆的顶端。本实用新型通过加设的伸缩机构避免了人工手持地质雷达检测,提高了检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适用于隧道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3202481A
公开(公告)日:2021-08-03
申请号:CN202110507774.3
申请日:2021-05-10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公开是关于一种获取地质信息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在隧道施工的掘进方向上,在离掌子面第一预定距离的相对位置上获取反射波数据,其中,反射波数据,为爆破掌子面所产生的地震波的数据;在掘进方向上的第二预定距离上,基于至少两次获取到的反射波数据确定第二预定距离上对应的地质信息,其中,第二预定距离包含至少N个第一预定距离,N为大于1的整数。这里,由于获取到的反射波数据为爆破掌子面所产生的地震波的数据,无需采用额外的震源,施工和确定地质信息的效率会更高。同时,基于至少两次获取到的反射波数据确定第二预定距离上对应的地质信息,使得获得的地质信息的准确率更高,能够更加真实地反映出地质的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09541688A
公开(公告)日:2019-03-29
申请号:CN201811455438.3
申请日:2018-11-30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1V1/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地质检测方法技术领域,具体地指一种基于能量特征的结构面缺陷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沿检测或勘察的介质表面布置测点;2)、逐点激发采集每个测点处的信号;3)、对信号进行处理,计算测点处的直达波能量值Er和反射波能量值Ed;4)、按照如下公式计算该测点处介质结构面能量系数;其中:Ce——结构面能量系数;Ed——反射波能量值;Er——直达波能量值;当结构面能量系数Ce小于或等于a时,认为该测点处的结构面无异常情况,当结构面能量系数Ce大于a时,认为该测点处的结构面存在离缝、脱空等缺陷。本发明对测点处的结构面结构情况进行量化分析,对工程应用有直接指导意义,填补了已知结构面质量无损检测空白。
-
公开(公告)号:CN106125130A
公开(公告)日:2016-11-16
申请号:CN201610709253.5
申请日:2016-08-23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1V1/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V1/18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分布式滑动耦合检波器底座,包括底板,底板中部设有检波器固定器,底板两端设有底座连接装置;底板四周设有向上翘起的弧形边框;检波固定器一端与底板中部连接,另一端与检波器连接;底座连接装置包括连接带;连接带一端位于弧形边框围成的空间内并与底板表面连接,另一端伸出弧形边框围成的空间外;弧形边框的顶端抵接在连接带的底面。本发明固定了检波器同时也实现了与介质的耦合,尤其是在介质为坚硬介质时,其优点更为明显,通过拉动检波器底座的方式实现检波点的移动。因此本发明的应用范围较广,即使在铁路道砟路面等砂石场地或坚硬表面上也能方便地采用滑行方式进行地震数据采集。
-
公开(公告)号:CN115877451A
公开(公告)日:2023-03-31
申请号:CN202211581709.6
申请日:2022-12-09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多激发点瞬态面波勘探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逐一激发多个震源,检波器采集多组共震源测量数据并进行筛选,选取设定偏移距范围内的检波器的共震源测量数据,以筛选后的其中一个检波器为中心道,以设定相邻范围内的检波器为相邻道,利用中心道和相邻道的共震源测量数据获得面波频散谱来作为中心道面波频散谱;以此方式,依次获得多个检波器在不同震源的面波频散谱,并将其进行叠加;基于面波频散谱依次获取每个检波器的地下横波速度结构,以此获取测量范围内地下横波速度剖面完成勘探。此外,还提出了一种多激发点瞬态面波勘探设备及存储介质,本方法得到的面波频散谱的成像效果大大改善,勘探结果更精确。
-
公开(公告)号:CN109537642B
公开(公告)日:2020-11-03
申请号:CN201811455468.4
申请日:2018-11-30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零偏移距法的桩长检测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测点布置:沿桩身轴向间隔设置有多个激发点和多个接收点;数据采集:依次敲击不同高程处的激发点产生激发信号,在各个接收点同步接收检测的多道波形信号;接收距校正:逐个拾取每道波形信号中直达波起跳散点并将其移至零点;桩底反射波拾取:在接收距校正后,逐个拾取每道波形信号中桩底反射波的起跳散点;桩底反射波直线拟合:对桩底反射的起跳散点进行直线拟合,得到反射波直线方程;桩体埋深计算:根据反射波直线方程计算桩体埋深。本发明的检测方法沿桩身不同高度同步布置激发点和检测点,获得桩底反射波起跳时间,最终获得桩身弹性波速度和埋深,检测精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10456408A
公开(公告)日:2019-11-15
申请号:CN201910713460.1
申请日:2019-08-02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1V1/18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信号采集设备、方法,包括:单分量高频检波器、三分量低频检波器和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单分量高频检波器通过第一线路连接,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三分量低频检波器通过第二线路连接;其中,所述控制单元接收到触发信号后通过所述第一线路向所述单分量高频检波器发送第一控制信号,以控制所述单分量高频检波器进行数据采集;在所述单分量高频检波器采集到第一数据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单元通过所述第二线路向所述三分量低频检波器发送第二控制信号,以控制所述三分量低频检波器在预设时间后进行数据采集。
-
公开(公告)号:CN110426740A
公开(公告)日:2019-11-08
申请号:CN201910710767.6
申请日:2019-08-02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1V1/30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地震噪音成像勘探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其中,所述方法应用于包含由三分量检波器和多个单分量检波器的勘探系统;所述多个单分量检波器设置于以所述三分量检波器所在位置为中心的圆周上;所述方法包括:通过所述三分量检波器获得第一数据,所述第一数据包括两个水平分量数据和一个垂直分量数据;通过所述多个单分量检波器获得多个表征垂直方向的第二数据;基于多个第二数据和所述垂直分量数据确定表层速度;基于所述表层速度和所述第一数据确定速度模型,所述速度模型表征地层的深度和速度的对应关系;基于所述速度模型确定测试区域的速度剖面。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