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091288B
公开(公告)日:2018-12-18
申请号:CN201510226624.X
申请日:2015-05-06
Applicant: 丰田合成株式会社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IPC: F24F13/15
Abstract: 第一和第二上游翅片以及第一和第二下游翅片布置在空调气的气道内以枢转。第一上游翅片包括上游本体,具有自下游边缘向上游延伸的切口。传动杆,其沿着上游翅片轴延伸,布置在切口中。第一下游翅片包括下游本体,具有可滑动的操作把手。操作把手包括拨叉,其通过支撑轴而旋转支撑。拨叉包括一对传动片,其自操作把手向上游延伸并包夹传动杆。传动杆包括一对阻挡件,其位于在传动杆的延伸方向上彼此间隔的位置处,并包夹传动杆。通过对操作把手的操作使阻挡件与传动片相接触。
-
公开(公告)号:CN105091288A
公开(公告)日:2015-11-25
申请号:CN201510226624.X
申请日:2015-05-06
Applicant: 丰田合成株式会社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IPC: F24F13/1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F13/15 , B60H1/3421 , B60H2001/3471 , B60H2001/3492
Abstract: 第一和第二上游翅片以及第一和第二下游翅片布置在空调气的气道内以枢转。第一上游翅片包括上游本体,具有自下游边缘向上游延伸的切口。传动杆,其沿着上游翅片轴延伸,布置在切口中。第一下游翅片包括下游本体,具有可滑动的操作把手。操作把手包括拨叉,其通过支撑轴而旋转支撑。拨叉包括一对传动片,其自操作把手向上游延伸并包夹传动杆。传动杆包括一对阻挡件,其位于在传动杆的延伸方向上彼此间隔的位置处,并包夹传动杆。通过对操作把手的操作使阻挡件与传动片相接触。
-
公开(公告)号:CN107054038B
公开(公告)日:2019-06-18
申请号:CN201710060768.1
申请日:2017-01-25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16/04 , B60K1/04 , B60K2001/0427 , B60R7/04 , B60R11/00 , B60R2011/0007 , B60R2011/0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车辆具备:车身(21),其构成车厢内的地板部;控制台箱(41),其设置于车身(21)上、且设置于车厢内;电池(31),其设置于控制台箱(41)的下方;电池箱(36),其对电池(31)进行收容;以及紧固连结部件(51)和紧固连结部件(52),它们将控制台箱(41)分别紧固连结于车身(21)侧以及电池箱(36)侧。通过这样构成而提供能够在车厢内对控制台箱进行支承而不会导致重量增大、成本提升的车辆。
-
公开(公告)号:CN110273906A
公开(公告)日:2019-09-24
申请号:CN201910144659.7
申请日:2019-02-27
Applicant: 株式会社利富高 ,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安装结构以及夹具。该安装结构具备:第一部件,其上形成有第一贯穿孔;第二部件,其上形成有第二贯穿孔且安装有所述第一部件;夹具,其具有被插入于所述第一贯穿孔中的第一轴部、被设置于所述第一轴部的一端部侧且与所述第一贯穿孔的边缘部卡止的第一卡止部、被设置于所述第一轴部的另一端部侧且被插入于所述第二贯穿孔中且轴心相对于所述第一轴部的轴心而偏心的第二轴部、被设置于所述第二轴部上且与所述第二贯穿孔的边缘部卡止的第二卡止部,所述第一轴部的被配置于所述第一贯穿孔的内侧的部分的截面形状为多边形,所述多边形的沿着最长的对角线的长度或者所述多边形的最长的边的长度与所述第一贯穿孔的最小开口长度相比而较长。
-
公开(公告)号:CN110273906B
公开(公告)日:2021-11-09
申请号:CN201910144659.7
申请日:2019-02-27
Applicant: 株式会社利富高 ,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安装结构以及夹具。该安装结构具备:第一部件,其上形成有第一贯穿孔;第二部件,其上形成有第二贯穿孔且安装有所述第一部件;夹具,其具有被插入于所述第一贯穿孔中的第一轴部、被设置于所述第一轴部的一端部侧且与所述第一贯穿孔的边缘部卡止的第一卡止部、被设置于所述第一轴部的另一端部侧且被插入于所述第二贯穿孔中且轴心相对于所述第一轴部的轴心而偏心的第二轴部、被设置于所述第二轴部上且与所述第二贯穿孔的边缘部卡止的第二卡止部,所述第一轴部的被配置于所述第一贯穿孔的内侧的部分的截面形状为多边形,所述多边形的沿着最长的对角线的长度或者所述多边形的最长的边的长度与所述第一贯穿孔的最小开口长度相比而较长。
-
公开(公告)号:CN107021027B
公开(公告)日:2019-06-18
申请号:CN201611013589.4
申请日:2016-11-17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N3/002 , B60N2/20 , B60N2/36 , B60N2/6009 , B60N2/64 , B60N2/793 , B60N3/101 , B60N2002/363 , B60N2205/35 , B60R7/04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车辆。车辆(100)具备后座,该后座具有靠背部(21)、以及相对于靠背部(21)在车辆前侧相邻地设置的小物箱(31)。小物箱(31)包括:主体部(32),以与靠背部(21)之间设有间隙(51)的方式配置,并沿车辆前后方向设置;延伸部(36),从主体部(32)向靠背部(21)的正下方延伸;以及具有托盘形状的接纳部(37),位于相比间隙(51)靠下方的位置且设置于延伸部(36)。通过这种结构,提供一种能够容易地回收落下至后座的下部的物体的车辆。
-
公开(公告)号:CN107021027A
公开(公告)日:2017-08-08
申请号:CN201611013589.4
申请日:2016-11-17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N3/002 , B60N2/20 , B60N2/36 , B60N2/6009 , B60N2/64 , B60N2/793 , B60N3/101 , B60N2002/363 , B60N2205/35 , B60R7/043 , B60N2/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车辆。车辆(100)具备后座,该后座具有靠背部(21)、以及相对于靠背部(21)在车辆前侧相邻地设置的小物箱(31)。小物箱(31)包括:主体部(32),以与靠背部(21)之间设有间隙(51)的方式配置,并沿车辆前后方向设置;延伸部(36),从主体部(32)向靠背部(21)的正下方延伸;以及具有托盘形状的接纳部(37),位于相比间隙(51)靠下方的位置且设置于延伸部(36)。通过这种结构,提供一种能够容易地回收落下至后座的下部的物体的车辆。
-
公开(公告)号:CN107054038A
公开(公告)日:2017-08-18
申请号:CN201710060768.1
申请日:2017-01-25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16/04 , B60K1/04 , B60K2001/0427 , B60R7/04 , B60R11/00 , B60R2011/0007 , B60R2011/005 , B60K2001/04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车辆具备:车身(21),其构成车厢内的地板部;控制台箱(41),其设置于车身(21)上、且设置于车厢内;电池(31),其设置于控制台箱(41)的下方;电池箱(36),其对电池(31)进行收容;以及紧固连结部件(51)和紧固连结部件(52),它们将控制台箱(41)分别紧固连结于车身(21)侧以及电池箱(36)侧。通过这样构成而提供能够在车厢内对控制台箱进行支承而不会导致重量增大、成本提升的车辆。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