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离子电容器用正极和使用该正极的锂离子电容器、以及它们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828189A

    公开(公告)日:2020-02-21

    申请号:CN201910705817.1

    申请日:2019-08-01

    Inventor: 小村慎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锂离子电容器的高容量化的锂离子电容器用正极、使用该正极的锂离子电容器以及它们的制造方法。在此公开的锂离子电容器用正极的制造方法包括:向正极集电体赋予正极合剂的工序,所述正极合剂含有活性炭、粘合剂和溶剂;对赋予了所述正极合剂的正极集电体进行干燥从而形成正极合剂层的工序;以及在惰性气体气氛下或减压下对形成了的所述正极合剂层进行热处理,以使存在于所述活性炭表面的含氧官能团从所述活性炭表面脱离的工序。

    蓄电模块的制造方法和蓄电模块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173851A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311652303.7

    申请日:2023-12-05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能够降低节拍时间及电力费用,并且能够安全地实施绝缘检查的蓄电模块的制造方法和蓄电模块。一种蓄电模块的制造方法,包含:将多个双极性电极、正极终端电极和负极终端电极层叠的层叠工序;在电极层叠体中的各电极的周缘部形成密封构件,以形成在保持注液构件的状态下将空间密封的密封构件的密封工序;通过在由注液构件将密封构件内减压的状态下向电极层叠体施加电压,来检查正极未涂敷部和负极未涂敷部之间的绝缘状态的绝缘检查工序;在绝缘检查工序后从注液构件向密封构件内供给电解液的注液工序;以及对电极层叠体充电的充电工序。

    电极和全固体电池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2786974B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011245703.2

    申请日:2020-11-10

    Inventor: 小村慎吾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极和全固体电池。电极活性物质层满足式(1)“2.2≤X0≤15.0”和式(2)“|(X5‑X1)/X1|≤25%”的关系。X0为电极活性物质层的剖面中的第一成分(Ni、Co、Mn、Al、Fe、Ti、Si)的质量浓度相对于第二成分(S、P)的质量浓度的比。X1为最靠近电极集电体的单位层内的区域中的、第一成分的质量浓度相对于第二成分的质量浓度的比。X5为最远离电极集电体的单位层内的区域中的、第一成分的质量浓度相对于第二成分的质量浓度的比。

    电极和全固体电池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786974A

    公开(公告)日:2021-05-11

    申请号:CN202011245703.2

    申请日:2020-11-10

    Inventor: 小村慎吾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极和全固体电池。电极活性物质层满足式(1)“2.2≤X0≤15.0”和式(2)“|(X5‑X1)/X1|≤25%”的关系。X0为电极活性物质层的剖面中的第一成分(Ni、Co、Mn、Al、Fe、Ti、Si)的质量浓度相对于第二成分(S、P)的质量浓度的比。X1为最靠近电极集电体的单位层内的区域中的、第一成分的质量浓度相对于第二成分的质量浓度的比。X5为最远离电极集电体的单位层内的区域中的、第一成分的质量浓度相对于第二成分的质量浓度的比。

    蓄电装置
    6.
    发明公开
    蓄电装置 审中-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20016106A

    公开(公告)日:2025-05-16

    申请号:CN202411613756.3

    申请日:2024-11-13

    Inventor: 小村慎吾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蓄电装置,具备互相层叠的多个蓄电模块。各蓄电模块具备电极层叠体和框体。框体具有一对第1框部和一对第2框部。一对第1框部包括形成有注液口的注液用框部。一对第2框部中的至少一方具有:第2框部主体、设置于第2框部主体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中的任意的一面的突起、以及设置于第2框部主体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中的另一面并具有与突起嵌合的形状的凹部。注液用框部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中的在上下方向上与注液口重叠的部位平坦地形成。

    蓄电模块
    7.
    发明公开
    蓄电模块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7855552A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311185378.9

    申请日:2023-09-14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蓄电模块。蓄电模块(1)具备多个双极性电极(100)、最外正极电极(200)、最外负极电极(300)、第1密封部(410)、第2密封部(420)、内侧密封部(430)、第1绝缘构件(500)、第2绝缘构件(600)及内侧绝缘构件(710)。在各正极集电箔(111)的周缘部形成有正极未涂布部(111a),在各负极集电箔(112)的周缘部形成有负极未涂布部(112a)。第1绝缘构件(500)包括第1外侧绝缘部(515),第2绝缘构件(600)包括第2外侧绝缘部(615),内侧绝缘构件(710)包括内侧绝缘部(712)。第1外侧绝缘部(515)的厚度及第2外侧绝缘部(615)的厚度比内侧绝缘部(712)的厚度大。

    电极构件的制造方法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391274A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180072071.0

    申请日:2021-10-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在提高电极构件的制造效率的同时稳定地提供电池电阻低的全固体电池。在此公开的制造方法制造构成全固体电池的电极体的电极构件。该制造方法包括:制备至少包含粘合剂、固体电解质粒子、和低极性非水溶剂的合材浆料的浆料制备工序S10;将合材浆料成型为所需形状的成型工序S20;和从成型后的合材浆料中除去低极性非水溶剂以得到成型体的干燥工序S30。而且,在此公开的制造方法控制合材浆料的温度以使得至少直至开始成型工序S20不发生在低极性非水溶剂溶解的粘合剂的再结晶化。由此,防止合材浆料的凝胶化,提高电极构件的制造效率,同时能够稳定地提供电池电阻低的全固体电池。

    锂离子电容器用正极、锂离子电容器以及它们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828189B

    公开(公告)日:2021-06-15

    申请号:CN201910705817.1

    申请日:2019-08-01

    Inventor: 小村慎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锂离子电容器的高容量化的锂离子电容器用正极、使用该正极的锂离子电容器以及它们的制造方法。在此公开的锂离子电容器用正极的制造方法包括:向正极集电体赋予正极合剂的工序,所述正极合剂含有活性炭、粘合剂和溶剂;对赋予了所述正极合剂的正极集电体进行干燥从而形成正极合剂层的工序;以及在惰性气体气氛下或减压下对形成了的所述正极合剂层进行热处理,以使存在于所述活性炭表面的含氧官能团从所述活性炭表面脱离的工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