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509287A
公开(公告)日:2020-08-07
申请号:CN201911362251.3
申请日:2019-12-26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濑上正晴
IPC: H01M10/0525 , H01M10/058 , H01M4/13 , H01M4/139 , H01M4/6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二次电池及其制造方法。对有一面、另一面及侧面且有从一面向另一面贯通的多个贯通孔的第1电极在该贯通孔的内部层叠间隔体层及第2电极构成二次电池的情况下,能够进行第2电极的稳定集电且使作为二次电池的循环特性良好。二次电池具备:第1电极,有一面、另一面及侧面且有从一面向另一面贯通的多个贯通孔;第1间隔体层,层叠于第1电极的贯通孔内壁;第2间隔体层,层叠于第1电极的一面及另一面中的至少一方;及第2电极,层叠于第1间隔体层及第2间隔体层的表面中和与第1电极接触的表面相反一侧的表面且从第1间隔体层的表面到第2间隔体层的表面连续存在,第2间隔体层的载流子离子传导率小于第1间隔体层的载流子离子传导率。
-
公开(公告)号:CN110416630A
公开(公告)日:2019-11-05
申请号:CN201910333307.6
申请日:2019-04-24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濑上正晴
IPC: H01M10/0585 , H01M2/16 , H01M2/18 , H01M4/72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全固体电池。此处公开的全固体电池的隔膜层具有比正极与负极的相对部的端部更向外侧伸出的伸出部,该伸出部的至少一部分由致密的致密结构部形成为阻止正极与负极的接触的程度。此处将从正极与负极的相对部的端部起至上述致密结构部为止的最短距离设为A,将从正极与负极的相对部的端部处的负极活性材料层的表面起至该相对部的端部处的正极集电器为止的最短距离设为B时,上述致密结构部形成在具备A<B的位置处。
-
公开(公告)号:CN109841894A
公开(公告)日:2019-06-04
申请号:CN201811283218.7
申请日:2018-10-31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濑上正晴
IPC: H01M10/0525 , H01M10/0562 , H01M4/62 , H01M4/1397 , H01M4/136
Abstract: 本申请的课题是在负极集电体表面设置含硅系活性物质、聚酰亚胺和硫化物固体电解质的负极混合材料层时,抑制由加热处理导致硫化物固体电解质分解以及由硫化物固体电解质与负极集电体的反应导致负极混合材料层与负极集电体的剥离强度恶化这些情况发生。解决手段提供一种硫化物固体电池的制造方法,在负极集电体表面层叠含聚酰胺酸和硅系活性物质并且不含硫化物固体电解质的负极混合材料(a),形成负极混合材料层(A1),加热负极混合材料层(A1)使聚酰胺酸酰亚胺化,形成负极混合材料层(A2),在负极混合材料层(A2)表面层叠硫化物固体电解质,进行压制使硫化物固体电解质插入负极混合材料层(A2)的空隙内,形成负极混合材料层(A3),然后在负极混合材料层(A3)表面层叠含碳系活性物质和粘合剂的负极混合材料(b),形成负极混合材料层(B)。
-
公开(公告)号:CN114628676B
公开(公告)日:2025-01-17
申请号:CN202111399833.6
申请日:2021-11-19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濑上正晴
IPC: H01M4/62 , H01M10/0525 , H01M10/05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直流电阻的蜂窝型锂离子电池和其制造方法。上述蜂窝型锂离子电池是具备负极、正极和隔离件层的蜂窝型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负极具有在单向延伸的多个贯通孔,隔离件层具有Li离子透过性,且至少配置于贯通孔的内壁,将负极与正极物理性隔离,正极至少介由隔离件层配置于贯通孔的内部,正极包含棒状导电助剂,棒状导电助剂在贯通孔的贯通方向取向。
-
公开(公告)号:CN118380533A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410058594.5
申请日:2024-01-16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濑上正晴
IPC: H01M4/13 , H01M4/139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二次电池用负极、锂离子二次电池用负极的制造方法和锂离子二次电池。本发明公开能够提高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循环特性的负极。锂离子二次电池用负极具有以下的截面构成。截面构成包含负极集电体、多个第一层、和第二层。各个第一层包含第一负极活性物质、和第一导电材料。第一负极活性物质包含单质硅、硅合金和硅氧化物中的至少一种。第二层包含第二负极活性物质。第二负极活性物质包含石墨。第二层不含硅。在截面构成中,负极集电体的一侧的表面具有多个第一区域、和第一区域之间的第二区域。在截面构成中,各个第一层与各个第一区域接触。在截面构成中,第二层与第二区域和第一层的一侧的表面这两者接触。
-
公开(公告)号:CN114628676A
公开(公告)日:2022-06-14
申请号:CN202111399833.6
申请日:2021-11-19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濑上正晴
IPC: H01M4/62 , H01M10/0525 , H01M10/05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直流电阻的蜂窝型锂离子电池和其制造方法。上述蜂窝型锂离子电池是具备负极、正极和隔离件层的蜂窝型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负极具有在单向延伸的多个贯通孔,隔离件层具有Li离子透过性,且至少配置于贯通孔的内壁,将负极与正极物理性隔离,正极至少介由隔离件层配置于贯通孔的内部,正极包含棒状导电助剂,棒状导电助剂在贯通孔的贯通方向取向。
-
公开(公告)号:CN113903922B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110755430.4
申请日:2021-07-05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濑上正晴
IPC: H01M4/75 , H01M4/80 , H01M4/13 , H01M10/052 , H01M10/058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池。负极形成蜂窝芯。蜂窝芯包括第一面、第二面、隔壁及外周壁。第二面与第一面相对。隔壁形成在第一面与第二面之间。在与第一面平行的截面中,隔壁将多个中空单元隔开。分隔件包括第一层。第一层覆盖隔壁的至少一部分。与第一面平行的截面包括中央部和内周部。中央部被内周部包围。在中央部中,中空单元具有第一平均填充率。在内周部中,中空单元具有第二平均填充率。第二平均填充率为第一平均填充率的2.1倍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09841894B
公开(公告)日:2021-08-31
申请号:CN201811283218.7
申请日:2018-10-31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濑上正晴
IPC: H01M10/0525 , H01M10/0562 , H01M4/62 , H01M4/1397 , H01M4/136
Abstract: 本申请的课题是在负极集电体表面设置含硅系活性物质、聚酰亚胺和硫化物固体电解质的负极混合材料层时,抑制由加热处理导致硫化物固体电解质分解以及由硫化物固体电解质与负极集电体的反应导致负极混合材料层与负极集电体的剥离强度恶化这些情况发生。解决手段提供一种硫化物固体电池的制造方法,在负极集电体表面层叠含聚酰胺酸和硅系活性物质并且不含硫化物固体电解质的负极混合材料(a),形成负极混合材料层(A1),加热负极混合材料层(A1)使聚酰胺酸酰亚胺化,形成负极混合材料层(A2),在负极混合材料层(A2)表面层叠硫化物固体电解质,进行压制使硫化物固体电解质插入负极混合材料层(A2)的空隙内,形成负极混合材料层(A3),然后在负极混合材料层(A3)表面层叠含碳系活性物质和粘合剂的负极混合材料(b),形成负极混合材料层(B)。
-
公开(公告)号:CN117747738A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310896645.7
申请日:2023-07-20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濑上正晴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电池及其制造方法。本发明的电池包括负极复合材料、隔离层、正极复合材料、导电层以及正极集电体。负极复合材料的蜂窝构造体包括第1端面、第2端面以及侧壁。侧壁将第1端面与第2端面连接。形成有多个从第1端面延伸至第2端面的贯通孔。隔离层包覆贯通孔的内壁的至少一部分,并将正极复合材料与负极复合材料分离。正极复合材料配置于贯通孔的内部。包含导电材料的导电层具有与正极复合材料不同的组成,并将正极复合材料与正极集电体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11509287B
公开(公告)日:2023-11-21
申请号:CN201911362251.3
申请日:2019-12-26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濑上正晴
IPC: H01M10/0525 , H01M10/058 , H01M4/13 , H01M4/139 , H01M4/66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