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733013B
公开(公告)日:2016-03-09
申请号:CN201280035943.7
申请日:2012-07-1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M26/32 , F02M26/29 , F28D7/16 , F28D21/0003 , F28F9/182 , Y02T10/121
Abstract: 排气冷却设备,其通过排气和冷却液之间的热交换来冷却来自安装在车辆上的内燃机的所述排气,包括:所述排气所流过的多个管(52);管状壳体(51),其收纳所述多个管(52)并且构造为允许所述冷却液流经其中;以及集管板(53),其布置在所述壳体中的端部(51)以防止所述冷却液流出所述壳体(51)。所述集管板(53)包括支撑孔,所述多个管(52)的端部被装配入并且支撑在所述支撑孔中,并且所述多个管(52)的每个轴向端面在如下位置处被位于对应的支撑孔中:所述集管板(53)的在所述集管板(53)的厚度方向上的两端之间的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03733013A
公开(公告)日:2014-04-16
申请号:CN201280035943.7
申请日:2012-07-1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M26/32 , F02M26/29 , F28D7/16 , F28D21/0003 , F28F9/182 , Y02T10/121
Abstract: 排气冷却设备,其通过排气和冷却液之间的热交换来冷却来自安装在车辆上的内燃机的所述排气,包括:所述排气所流过的多个管(52);管状壳体(51),其收纳所述多个管(52)并且构造为允许所述冷却液流经其中;以及集管板(53),其布置在所述壳体中的端部(51)以防止所述冷却液流出所述壳体(51)。所述集管板(53)包括支撑孔,所述多个管(52)的端部被装配入并且支撑在所述支撑孔中,并且所述多个管(52)的每个轴向端面在如下位置处被位于对应的支撑孔中:所述集管板(53)的在所述集管板(53)的厚度方向上的两端之间的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06233088A
公开(公告)日:2016-12-14
申请号:CN201580020857.2
申请日:2015-04-20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N5/02 , F28D7/1684 , F28D9/0031 , F28F1/02 , F28F1/04 , F28F1/40 , F28F3/027 , F28F13/12
Abstract: 排气热交换器具备翅片(120),该翅片(120)设置在供排气从上游侧朝向下游侧沿流动方向流通的排气流路(111)内,并具有多个板部交的方向上排列地设置;在流动方向上相邻的多个板部沿着与流动方向正交的方向偏移配置;多个板部具有从多个板部向与流动方向正交的方向突出的突起部(224);在排气流路中,若将与流动方向以及正交于流动方向的方向这两个方向都正交的方向设为翅片高度方向,则突起部的相比于第1部位(A)位于流动方向下游侧的第2部位(B)处的突出量比第1部位(A)处的突出量的大,突起部的第3部位(C)处的突出量,比相比于第3部位(C)位于在翅片高度方向上远离突起部的中央部的一侧的第4部位(D)处的突出量大。(221);多个板部在流动方向以及与流动方向正
-
公开(公告)号:CN111868363A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1980018842.0
申请日:2019-02-21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Abstract: 贮水箱装置(1)具备第一贮水箱(10)、第二贮水箱(20)、流路切换部(40)及气液分离部(30)。第一贮水箱10)贮存在发动机冷却回路(110)中循环的冷却水。第二贮水箱(20)贮存在辅机冷却回路(120)中循环的冷却水。流路切换部(40)对禁止冷却水在发动机冷却回路(110)与辅机冷却回路(120)之间流动的状态和允许冷却水在发动机冷却回路(110)与辅机冷却回路(120)之间流动的状态进行切换。气液分离部(30)设置于第一贮水箱(10),从在第一贮水箱(10)内流动的冷却水分离气泡。
-
公开(公告)号:CN101846418A
公开(公告)日:2010-09-29
申请号:CN201010134266.7
申请日:2010-03-10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IPC: F25B39/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D2021/0071 , Y02E60/14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蓄冷型热交换器。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有效的冷却能储存性能和稳定的冷却能辐射性能并且实现高生产率。蒸发器(40)具有多个制冷剂管(45),所述多个制冷剂管等间隔布置以在所述多个制冷剂管之间形成容纳空间。多个蓄冷容器(47)布置在一些容纳空间中,而散热片(46)布置在剩余的容纳空间中。蓄冷单元由一个蓄冷容器(47)和布置在蓄冷容器(47)两侧的两个制冷剂管(45)形成。蓄冷容器(47)中的每一个都具有突起部(47b),所述突起部从一个壁部(47a)到另一个壁部(47a)以形成热交换部分。蓄冷容器通过焊接材料(47)连接到制冷剂管(45)。
-
公开(公告)号:CN104089436A
公开(公告)日:2014-10-08
申请号:CN201410272921.3
申请日:2010-03-10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IPC: F25B39/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D2021/0071 , Y02E60/14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蓄冷型热交换器。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有效的冷却能储存性能和稳定的冷却能辐射性能并且实现高生产率。蒸发器(40)具有多个制冷剂管(45),所述多个制冷剂管等间隔布置以在所述多个制冷剂管之间形成容纳空间。多个蓄冷容器(47)布置在一些容纳空间中,而散热片(46)布置在剩余的容纳空间中。蓄冷单元由一个蓄冷容器(47)和布置在蓄冷容器(47)两侧的两个制冷剂管(45)形成。蓄冷容器(47)中的每一个都具有突起部(47b),所述突起部从一个壁部(47a)到另一个壁部(47a)以形成热交换部分。蓄冷容器通过焊接材料(47)连接到制冷剂管(45)。
-
公开(公告)号:CN100410095C
公开(公告)日:2008-08-13
申请号:CN200510076105.6
申请日:2005-06-08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IPC: B60K11/04
Abstract: 用于电动部分的散热器(9)冷却换流器和其它与电动机的控制相关的部件,所述用于电动部分的散热器(9)和用于冷凝制冷剂的冷凝器(12)相对用于引擎的散热器(8)的空气流的上游侧上的空气流的方向彼此平行安置。由于上述布置,当用于电动部分的散热器(8)和冷凝器(12)的入口上的空气温度较低时,空气和冷却水之间的温度差异以及空气和制冷剂之间的温度差异被增加,并且这就可能提高用于电动部件的散热器(8)和冷凝器(12)的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1017062A
公开(公告)日:2007-08-15
申请号:CN200710004798.7
申请日:2004-08-10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Inventor: 真田良一
IPC: F28D1/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D1/0443 , B60K11/04 , F01P2003/182 , F01P2060/04 , F01P2060/14 , F25B39/04 , F25B40/02 , F25B2339/044 , F25B2500/01 , F28F2009/0287
Abstract: 一种热交换器模块,包括:用于冷却和冷凝制冷剂的冷凝器(2);气液分离器(4),所述气液分离器(4)将来自冷凝器的制冷剂分离成气体制冷剂和液体制冷剂;子冷却器(3),用于冷却从气液分离器流出的被分离液体制冷剂;以及热交换器(5),用于冷却与制冷剂不同的流体,其中:冷凝器、子冷却器和热交换器沿相对于通过冷凝器、子冷却器和热交换器的空气的流动方向的排列方向被安置;以及冷凝器沿排列方向位于子冷却器和热交换器之间。
-
公开(公告)号:CN104089436B
公开(公告)日:2016-07-20
申请号:CN201410272921.3
申请日:2010-03-10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IPC: F25B39/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D2021/0071 , Y02E60/14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蓄冷型热交换器。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有效的冷却能储存性能和稳定的冷却能辐射性能并且实现高生产率。蒸发器(40)具有多个制冷剂管(45),所述多个制冷剂管等间隔布置以在所述多个制冷剂管之间形成容纳空间。多个蓄冷容器(47)布置在一些容纳空间中,而散热片(46)布置在剩余的容纳空间中。蓄冷单元由一个蓄冷容器(47)和布置在蓄冷容器(47)两侧的两个制冷剂管(45)形成。蓄冷容器(47)中的每一个都具有突起部(47b),所述突起部从一个壁部(47a)到另一个壁部(47a)以形成热交换部分。蓄冷容器通过焊接材料(47)连接到制冷剂管(45)。
-
公开(公告)号:CN100337084C
公开(公告)日:2007-09-12
申请号:CN200410056054.6
申请日:2004-08-10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Inventor: 真田良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D1/0443 , B60K11/04 , F01P2003/182 , F01P2060/04 , F01P2060/14 , F25B39/04 , F25B40/02 , F25B2339/044 , F25B2500/01 , F28F2009/0287
Abstract: 一种热交换器模块,包括:用于冷凝制冷剂的冷凝器(2);调节器(4);用于冷却自调节器供给的液体制冷剂的子冷却器(3);和热交换器(5),所述热交换器用于冷却与制冷剂不同的流体。冷凝器、子冷却器和热交换器沿排列方向被安置,所述排列方向基本垂直于空气流动方向。此外,调节器被设置为沿排列方向延伸。在热交换器模块中,调节器的尺寸(Ho)大于排列方向上冷凝器的尺寸(H1)和子冷却器的尺寸(H2)之和,并且不大于排列方向上冷凝器的尺寸(H1)、子冷凝器的尺寸(H2)和热交换器的尺寸(H3)之和。相应地,调节器的容量可以在不增加热交换器模块的最大外侧的情况下被有效地增大。
-
-
-
-
-
-
-
-
-